木心笔名从何而来?他与茅盾啥关系?答案在这里

2021-08-03 18:17:06

来源:互联网

多年以前我去乌镇游玩,对木心还一无所知,然而当走进那座设计十分素洁的木心美术馆,走近这位业已故去的先生的波折一生,我的内心经历着强烈的触动。这是一位在生前低调到极致的人,他坚信福楼拜的信条:“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首次简体版文集问世,他已79岁。即便晚年被人“捧红”,木心也刻意回避读者,极少露面。但愈是这样,木心这个名字及其背后的故事愈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首《从前慢》的传唱,让木心在身后名声更为远播,人们对木心的怀念,不仅在于他的人和文,还是对某种属于往昔的人生态度与人文品格的怀念。仰慕他的人不吝啬于溢美之词,敬仰他的人往往掺杂了更多复杂的情感,反倒让木心的真实面貌变得模糊起来。当我们谈论木心,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今年是木心逝世十周年。因为他平素不事张扬,生前除了在一些零散的谈话中涉及自己的往事外,没有为自己撰写回忆录,那本备受文艺青年喜爱的《文学回忆录》实际上是木心的文学讲座笔记。十年来,读者面前也一直缺少一本木心的传记,尽管这十年木心的热度持续不减,但我们对他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甚至非常浅表。

好在,近日出版的《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为我们打开了阅读木心的新文本。年谱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独特体例,看似它只是将传主的一生用纪年的形式一一罗列,文学性较弱,但其背后十分考验作者的功力。除了对传主生平材料的收集、整理、汇编,还需要作者对传主的作品与思想有相当深入的理解与研究,其难度不亚于创作一本人物传记。学者谢泳说:“年谱最见学术训练功力……年谱的学术生命力要高于专著,专著如非名著,很难打败年谱。”

关键词: 木心 笔名 从何 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