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盛行于风土人情尚未受到外来干扰的“纯朴”年代,勾连着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情感记忆和“乡愁”,也贯通着人们对“乡土”的审美认知。伴随日益兴盛的“乡村游”等民俗旅游活动的热潮,人们在传统村落驻足逗留后惊奇地发现,那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特色餐饮等,不仅保存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因子,也展现着乡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当代价值。
在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蜕变的今天,如何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原生形态?又如何不断从“人民的资料库”——民间文化遗产中汲取资源,更好地传承、保护乡土文化,并在与时偕行的活态传播中使之“新生”?
读懂乡土美学 留住“泥土味”
与主要以文献典籍的“言说”方式而传授的文人文化不同,乡土文化主要表现为“活态”生活方式的代代相传,因此在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中,“人”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基于此,保护原住民,也就是保护乡土民间文化。最直观的就是,传统村落不能“空心化”,一旦村民都迁出去了,长期存在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便可能很快消亡。
乡土文化往往有其本土适应性,通常还有一整套礼俗规约机制(如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等)来维系其机能,所以今天保护乡土文化时,要因地制宜,尊重当地固有的“乡风民俗”,而不能采用过多的“外力”,来改变这种千百年来自发形成的“秩序”。就乡土文化而言,它的生态观可以概括为:本土的就是适宜的,也就是最好的;它可以根据“民众自愿”“生活便利”“礼俗互动”原则来改良优化,但不可以推倒重来。所以对于乡土文化保护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原生态”而不是“进化论”的观念。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述的乡土民俗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乡土民俗文化,其根本价值在于它具有生活特征的“内价值”。例如,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梳理当地文脉,保护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农耕生活习俗、传统节庆和故事传说,展现原生态的百姓日常生活;而不能单纯看中它的“外价值”,仅仅保持外貌上的古风、古香、古色。
保护和传承传统乡土文化,当然也要兼顾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因为原住民也希望过上现代的生活,所以要处理好保留民俗传统与居民生活方式更新的矛盾。民俗文化学者在参与“乡村改造”时,不能仅凭“拯救乡村”的热情,或借“文化精英”的权力去粗暴“重构”,而应在读懂“乡土美学”的基础上,真正把握住原生态文化的机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嵌入,包括:依照历史的旧痕和人们的记忆,恢复村落的地脉、标识和故貌;为当地整理和挖掘佚失的历史知识、故事及历史口碑文化等。反之,过于大胆的现代化改造,可能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破坏。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纵向传播,即代际之间的传承。因此,我们要重视借助传媒教育和现场体验等方式,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植入乡土文化的“种子”。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重视“人”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作用。近几年,笔者带着所在高校的大学生长期深入乡村展开田野调查,本意是想通过这些年轻人对乡土民俗传统的体验、感知和品味,进行一项“都市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的社会实验。有位学生在观看了传统民歌演唱后写道:“歌手们尽情演唱的原汁原味的老歌,似乎把我们带到了久远的年代。它们是历史与传统的回声,带着泥土的质朴,野草的芬芳,没有功利,没有表演,只有自说自唱,透着劳动人民的率真和情趣。民歌是文学艺术的根系,也给我们这些现代人以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奇异感!”通过田野调查,我们认识到一个问题,年轻一代对于乡土文化既是隔膜的,也是可亲近的,关键是要找到返回历史现场、古今对话的代际传承通道。同时,对于在年轻人中的传承问题,还特别提醒人们要具备“沙里淘金,慧眼识宝”的鉴别力,把真正优秀的乡土民间文化发掘出来,传承下去。
把握时代脉搏 激活“时尚芯”
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须讲究有效性,实行“开放性保护”,也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深耕乡土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使之成为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青春版”时尚文化。
一是要用影像等可能的手段,抢救性记录在世的民歌手、故事手和各种技艺性人才的表演活动,挖掘整理现存的各种抄本、刻本,保护好那些非遗的活态载体,尽量让年轻下一代“看到”“听到”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乡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村落中的民居、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和传统民间文艺等。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鼓励传统乡土艺术的推陈出新,在原生态基础上进行适应时代的二度创作,其实也是一种传承。因为,一味固守传统,隔绝与时代的联系,放弃与年轻人的共鸣,这样更容易导致民歌、手艺等乡土艺术的失传。
二是要有当代传播意识,即根据今天人们的审美趣味,通过各种媒介“嵌入式”传播,尽量把“民俗精华”传承到下一代。例如,苏州阳澄(湖)半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对江南稻作文化进行传承时,就借鉴了“原生态+美学”的思路,发展稻田艺术,种植彩稻,在田间用不同颜色的稻谷“绘”出大闸蟹、大黄鸭等图案,发掘稻作文化的观赏价值,起到了“用美学加持乡村”的效应。
三是要重视数字化时代网络传播的“新乡土文化”现象。随着互联网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入,无论在西方或中国,网上散播着各种新型民俗文化。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网上祭祖、视频拜年、微信红包,以及各种小视频平台推出了大量民间“才艺达人”,同时也出现各种新奇的故事、传说、笑话等“民间文学”,这些都构成一道新的“乡土文化”风景。这些网络中兴起的“新乡土文化”“新民俗”,都值得我们作出理论的探讨,且无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作者:徐国源,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