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在百年前的上海街头飞奔,蒙太奇手法将观众带入他的美好憧憬;阳台上,黄轩饰演的李达放声呐喊,彼时的阳光象征着前途与希望;红船上,天空正下着雨,倪妮饰演的王会悟在船头撑起了油纸伞……当影片《1921》放映结束时,掌声骤然响起,经久不息。
“这是2021年的《1921》。”电影《1921》导演黄建新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感慨,距离其执导的《建党伟业》上映已过去10年,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变得非常详实,又有不少新的资料出现,“我们必须改变视角,把‘新意’表达出来。《1921》一定是我们当下心境的一种反应,才能与当今观众、年轻一代产生联系。”
为此,黄建新带领主创团队打开了《1921》的“国际背景”。“日本合作方帮我们在日本警视厅档案馆找到了一份电报,记录了1921年6月30日共产国际代表将在上海开一次会。日本其实已经掌握了当时开会的情况,他们担心共产党的成立会阻挠‘满蒙政策’。”这份资料,成为了支持《1921》情节推进的重要依据,于是才有了影片中代表们化险为夷的过程。
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的“编年史”结构,《1921》以“横截面”视角切入,形式上同样颇具“新意”。在黄建新看来,一旦把目光聚焦于1921年,聚焦于那个年代的上海,一段细节丰富的历史顷刻展现在眼前。“比如公共秩序,在法租界时,汽车是靠右行的,结果跟踪李达去工厂到了一个路口,一边是法租界、一边是公共租界,汽车在这里转弯要变道左行,这些我们都表现了出来,但是没有强调。观众如果仔细看了,深究其中的原因,就会发现影片对当时上海的呈现特别真实。”
历史学家止步之处,往往是电影戏剧性想象开始的地方。在高度尊重史实、回到历史现场的基础上,《1921》在人物和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夫。如影片中,李达在阳台上整理思绪,回想起当年“烧日货”时,发现用来点燃那批日货的火柴竟也是日本制造的。“这样一个细节,观众立刻就能感受到李达当时悲哀的心情,感觉到他身上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国家担当。”黄建新指出,细节能够证实日常生活的自然,还能够影响人物情感、左右情节发展;细节最大的功能就是支撑观众想象的空间,产生超越表达之外的联想,这是电影的魅力。
与光影为伴已逾40载,黄建新仍不禁感慨,《1921》的创作对自己而言实属一次巨大的挑战,能够与那么多优秀的创作者共同完成这部作品,也让自己感到十分欣慰。“我做了一辈子的电影,每次接到新的任务,常常觉得自己是站在了大雾之中,寻找那盏灯在哪里。我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摸索,终于找到了那盏灯,于是就跟着大家一起朝着灯光奔跑。今后还是会这样,在跑得动的情况下,继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