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称,“在乾陵博物馆看到这两件文物长毛了“。图片当中的两件陶俑四周长满了金色的小绒毛,有网友评论,在光线的照射下仿佛一只“金丝猴”,又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绒大衣。
陕西乾陵博物馆负责人回应称,目前文物已经撤展,正在文物修复室进行处理和养护。记者还了解到,陕西乾陵博物馆已经联系了相关文物专家,将对文物进行进一步检查。
有网友6月12日发帖称,在陕西咸阳乾陵博物馆参观时,发现两件“长毛”的陶俑。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一件陶俑从头顶到脚腕处,都长出了淡黄色的“绒毛”,由于被“绒毛”覆盖,陶俑的面部表情也被掩盖。
记者注意到,在另一张照片右下角,标明文物名称为“唐陶彩绘胡人俑”。又有网友晒出今年3月拍摄的同件文物的照片。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文物修复专家分析,由此可见在这3个月期间,盐析现象比较明显。彩绘陶器比较酥松,容易吸收地下水的可溶性盐。
据了解,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之地,乾陵博物馆保存了周边陪葬墓大量出土文物,出土三彩俑、器皿、金银饰品、彩绘陶器等珍贵文物4300多件。
陕西乾陵博物馆陈副馆长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友所称“文物”长毛现象确实存在,6月12日发现后已做处理。因为这两件文物此前受到天气、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出现盐析,呈现出网友拍摄下来的类似于文物长毛的情况。目前文物已经撤展,并在文物修复室进行处理和养护。
目前文物专家正在对两件文物进行怎样的处理?陕西乾陵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已联系相关文物专家对文物进行进一步检查,但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文物修复专家分析称,所谓的“长毛”其实是盐类矿物结晶。“文物长毛”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墓葬里已经形成,这种情况无需修复;另一种是博物馆保存前没有进行脱盐,造成析出,这种结晶可以去除。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分析,这与文物出土后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关系密切。“出土的时候,没有去除盐分,当空气湿度增大,就出现返盐现象。霉的问题也可能有,有的文物在地下埋藏的时候,埋藏的环境可能有各种霉菌,粘在陶器上之后,时间长了,出土以后有可能有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博物馆、考古队在出土文物时就是稍微清清土,没有考虑盐分的问题。”
贾文忠介绍,文物在展出过程中的湿度可能较大,导致文物在出土时附着的盐分膨胀,形成了类似“长毛”的现象。他说:“盐在干燥的时候会收缩。盐碱地出土,天气一潮湿,盐会膨胀,膨胀之后崩掉了文物表面的釉。”
出土文物如何去盐去霉?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修复专家文字回复记者,陶器由于孔隙较多,相对而言更容易发生盐析和发霉现象。彩绘陶器脱盐一般会采用纸浆吸附脱盐等方法。
贾文忠表示,此类现象在出土文物中较为常见,也给文物出土之后的保护提了醒。
贾文忠说:“一般我们保护是用防霉剂,应该喷上防霉剂。可能(文物保存的)温湿度过高,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凡是发过霉的东西,比如一张纸发过霉,放到明年梅雨季节又会继续发霉,你擦得再干净都没有用。所以出土文物要有一个杀菌的过程,杀菌之后就不会长这个。各个文物部门要重视出土文物的保护技术,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找文保人员去处理,很简单,不难。不是人为故意的,而是天气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