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热爱鲜花到了何种程度?
荷兰人又怎么把这种“热爱”做成国际大买卖,并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鲜花生意“长开不败”,荷兰人做了哪些制度创新?如知识产权保护、荷兰式拍卖。
荷兰人如何应对疫情对本国鲜花贸易的强烈冲击?
“爱美之心”人我皆有,荷兰鲜花文化背后的“求道之心”又能给我们哪些启发?
疫后重启
限时重张 众人争相预约打卡库肯霍夫
2021年,第72届荷兰库肯霍夫鲜花节于千呼万唤之后,终于再度重启。在荷兰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库肯霍夫公园试验性地选择在4月下旬开放了6天,2.7万人有幸入园参观。较以往不同的是,入园人流量控制在每日5000人次,且预约游客必须持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阴性结果方可入园。另外,库肯霍夫公园还策划了线上虚拟展览,有2000万人次先后通过网络平台参观公园。
作为全球最大的郁金香公园,库肯霍夫闻名遐迩,每年春天,1600多个品种的鲜花在这里依次怒放,颜色和形状各异,吸引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超过150万人次的游客聚集观赏,热度从未减退。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新冠疫情原因,2020年库肯霍夫公园完全关闭,未对公众开放。
4月13日,笔者有幸在媒体日被库肯霍夫公园邀请入园采访并参观。由于疫情,我们入园时,除了陪同参观的公园运营经理Henk De Mooij和推广负责人Debbie外,只能偶尔见到几个园丁。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笔者既感到荣幸,内心也充满惋惜。荣幸的是可以漫步在全球闻名的郁金香公园,没有拥挤的人群,只有鲜花的芬芳和鸟的鸣叫相伴,能够轻松安静地享受百花争艳的美景,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但是,当我们在这个占地32公顷、享有“欧洲最美丽的春季花园”美称的库肯霍夫公园驻足流连时,却发现花事再盛,无人欣赏,也只能徒增寂寥。
库肯霍夫公园运营部经理Henk De Mooij告诉我们,“每天5000个预约参观指标在投放到市场的当天就会被一抢而空,真正是一票难求,园方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深感遗憾。一向敞开大门欢迎四方宾客的库肯霍夫,在特殊时期为了保证公共卫生安全,不得不遵守疫情防控政策。”
Corinne是众多抢票者中幸运的一位,他在今年开放日带着两个孩子入园参观后,在库肯霍夫公园的社交平台上留言赞叹:“我和孩子们一起在这里度过了完美的一天,今年的鲜花如往常一样绚烂。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去库肯霍夫公园好几次,每年公园都会策划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色彩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色彩的力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肆虐这样的艰难时刻里,鲜花确实能让人心情舒畅。”
世界各地的鲜花爱好者们都希望来年能一切恢复正常,届时可以来荷兰“打卡”春日的库肯霍夫公园。
历史溯源
轮作种植 每年更换设计主题
位于荷兰利瑟的库肯霍夫公园是世界最大的球根花园之一,早在15世纪时,库肯霍夫原本是一位女伯爵的狩猎领地,当时她在后院种植了各种蔬果和草药等烹调食用的植物,因此将此处命名为Keukenhof(荷兰语原意是“厨房花园”)。1949年,一些球根花卉种植者希望建立一个开放空间式的花卉展览中心,于是和出口商们共同创办了可供游人参观的库肯霍夫公园,以便长期发展球根花卉事业。
自1949年以来,参展的100多个育种公司或机构每年9月都会挑选各自最新最好的球根花卉品种,然后库肯霍夫公园的园艺设计师会根据当下的潮流并融入育种者的意愿进行主题设计。从每年9月开始,40名左右的园丁会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根据设计方案手工种植700多万颗球根。为了保证最好的观赏效果,园丁们往往将不同品种结合在一起,分层种植,最大程度上保持鲜花造型完美的八周观赏期。在这之后,所有的球根都要在春季结束时收起来,直到秋天再次来临,新的种植周期再度开始,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已经有72年的历史。
当然,每年也会有培育出来的部分新品种在展览上亮相。对于花卉交易者来说,一年一度的库肯霍夫鲜花展更是球根鲜花培育技术交流与寻求市场合作的好时机。为了保持公园土壤的健康,库肯霍夫采用轮作的方式,由此也发展出每年更换一次主题进行设计和种植的传统。
据库肯霍夫公园推广负责人Debbie介绍,荷兰郁金香育种领域每年都会有新的突破,因此每年的郁金香新品展示中心是很大的一个看点。从花瓣到叶片,培育出较以往不同观赏性的新品种一直是育种专家不断追求的发展方向。这个培育的过程漫长且复杂。在真正进入交易市场前会在这里展示。而后仍然有几年的育种期,最后在球根达到一定量级后才能正式进入交易市场。同时为了保护育种者的积极性和权利,荷兰政府严格执行有关的知识产权规定,要求花卉种植者必须向某一花卉育种者付费并得到特许,才能生产、销售这种花卉。这种机制保证了荷兰花卉的持续发展。
2021年的设计主题是“色彩的力量”。事实上,这原本是为2020年设计的主题,可惜整个花期并未能向世人展示。而库肯霍夫是荷兰花卉业发展的一面镜子,透过这个展览,不仅可以窥见荷兰花卉业的技术动向,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每年鲜花种植与出口贸易的风向。
鲜花拍卖
分工明确 荷兰花卉贸易霸主地位常青
纵观全球国际贸易,花卉可能是其中最不易保存的东西,且从实用功能性来说也不算刚需。鲜花贸易是如何被荷兰人成就为一项影响全球贸易的产业呢?
首先,聪明会算计的荷兰人知道,资金才是发展一切的根本。众所周知,荷兰面积小、地势低、人口稠密、自然资源比较贫乏。20世纪50年代,荷兰成功开发了沿海地区蕴藏的天然气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天然气卖出一部分,利润用来扶持国内温室种植。留下的天然气用来加热温室,而50%以上的温室都用来种植花卉。
资金运转起来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是荷兰人的又一创举。荷兰的花卉、蔬果等生产大多在温室进行,广泛采用计算机监控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用水和病虫害防治。不要小瞧这些从外部看似很简单的温室大棚,其设备水平可谓全世界一流,高度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监控着生产的各个环节。大棚里所有的蔬菜、花卉都配有可扫描的编码,工人在电脑上可以全方位数字监控并完成所有的生产工作,包括最后环节里蔬菜的采摘和花朵的收割与装盆。
花卉生产过程中的高科技固然让人惊叹,然而这还不足以让荷兰花卉产业屹立于世界花卉市场。现代花卉国际贸易,更需要销售与物流协同发展,打造出环环相扣却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其中拍卖这个环节既重要又独具特色。
根据荷兰花卉苗圃产品批发商协会发布的信息,荷兰鲜花大概有80%是通过拍卖的形式卖出,而荷兰鲜花拍卖售出的鲜花占全球鲜花交易的40%。位于阿姆斯特丹西南部Aalsmeer的荷兰皇家拍卖公司是荷兰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占地260平方米,相当于220个足球场,这里平均每天交易约4800万束花卉和绿植,价值1600万欧元。
荷兰的鲜花拍卖市场和一般的拍卖市场完全不同,你会看到荷兰人发明的独特交易模式——从高价到低价拍卖,国际上把它叫做荷兰式拍卖。这种拍卖采取表盘式无声拍卖,涨价、降价是交替进行的,没有人喊价,也没有人落槌,参与拍卖的人会专注于大屏幕上的电子表盘。拍卖师首先当众报出最高价格,用电子拍卖钟上的相应刻度显示出来,然后再由竞买人按动电钮逐一应价,凡无人应价时,拍卖钟指针逆时旋转,表示递减降价,直到有人按动电钮使其停转表示购买。电子屏幕上拍卖钟旁边显示着花的编号、数量、品级以及种植者的相关信息,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价人同时应价时,拍卖系统就会自动转入增价拍卖形式。这种减价式拍卖主要是针对不同品质的鲜花,第一个出价最高的人可以买走全部,但往往他们只会买走这些花里最好的一部分,剩余的部分,价格下降,再次进入拍卖系统。
这样的拍卖方式,如果你按得太早,很可能就买贵了;相反,如果你按慢了,你中意的那批花就很可能被别人抢拍了。整个拍卖过程大家都沉默不语,但实际上在电子化的拍卖系统里,竞买者之间竞争相当激烈,成交特别迅速,平均3秒钟就完成一次交易。
荷兰皇家鲜花拍卖公司的首席商务官Ruud Knorr解释说:“利用计价钟拍卖是这个行业一种独特的工具,我们拍卖市场和3000多位种植者签订了协议,他们的花只能通过我们拍卖市场进行拍卖。这种内部收购、集中销售的模式既保证了种植者的销售渠道,也保证了我们市场供货量充足。93%的种植者参与使用计价钟,而买家也认为拍卖钟实现了快速的最优定价。这种形式的拍卖方式,我们已成功使用了近百年,它创造了一个透明的市场环境,将供求关系简单、快速地联系在一起。”
荷兰郁金香种植协会的主席Arjan Smit告诉笔者:“每天下午5点,我们将鲜花送进库房,晚上8点开始装车运输,10点会抵达拍卖市场,晚上10点半的时候鲜花已经安全进入冷库。第二天凌晨4点拍卖中心开始质量检测,5点开始进行拍卖准备。早上7点工人会把卖出的鲜花进行分装处理,上午11点鲜花就已经被送到港口和机场。售出的鲜花大部分是通过船或者是飞机送往全球,整个物流过程十分严谨细致,运输方式复杂多样。”
鲜花不易保存的特殊性使得它对储运条件要求极高,物流成为这个产业链条上相当重要的一环,也催生了有针对性的特殊服务流程以及成熟的管理体系。简单说来,运输工具方面,除了冷藏保鲜货车、轮船、飞机,还包括一些拍卖中心的电子运输推车,这些推车上都装有射频识别芯片,可以在每个拍卖地点被使用。物流环节还包括可持续运输的包装和可靠的保鲜技术,以便很好地保护鲜花产品,使其到达目的地时保持最佳状态。
从荷兰花卉行业的整个运作流程不难看出,资金、技术、销售与物流都协同创新发展,这样的运营模式环环相扣,最终成就了荷兰花卉行业的全球霸主地位。
疫情冲击
政府救市 花卉出口额不降反升
2020年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遭受大规模打击,荷兰花卉贸易也没有幸免,2020年3月花卉出口额同比2019年3月下降了20亿欧元,大量库存被销毁,许多种植者被迫单日销毁数百万支鲜花。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切却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来自瓦赫宁根大学和荷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荷兰花卉出口额甚至增至95亿欧元,占荷兰农业总出口的10%。
荷兰皇家鲜花拍卖公司在接受荷兰《人民报》采访时表示,与他们签订合同的3000个种植客户里,没有任何一个公司破产,部分花卉种植者获得了政府6亿欧元的紧急资金支持,以保证市场回暖时,仍有鲜花产品可以销售。
瓦赫宁根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市场真正改变是在2020年夏季,6月到8月的销售额甚至高于2019年同期。当然,众多花卉行业经营者中也有损失不小的,其中兰花的种植者目前仍在苦苦挣扎,原因是他们的产品主要用于酒店和大型活动,由于产品价格暴跌,受冲击比较大。
但是,荷兰郁金香种植协会主席Arjan Smit预估2022年荷兰郁金香的价格将会上涨两到三倍。他告诉笔者,种植协会的郁金香规划种植总面积为12000公顷,其中60%是通过合同出售的,也就是在郁金香产出之前就与各大鲜花拍卖市场已签订过销售合同;其余40%的花卉可自由买卖,称之为自由贸易。通常合同之内的郁金香销售价格为0.14欧元一支,自由贸易价格为0.23欧元,而目前超市里的郁金香价格相较疫情前没有太大变动,是因为价格在去年冬天就已确定。但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使今年郁金香播种面积减少了400公顷,总量减少了约20亿株,而郁金香的需求量较往年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可以自由贸易的郁金香价格会更加昂贵。另外,2020年潮湿的冬天对郁金香的生长和采收造成了很大影响,让今年郁金香产量下降,这也会导致第二年郁金香价格上涨。
鲜花文化
荷兰人不仅热爱郁金香 也钟情所有鲜花
荷兰人爱花的历史很久远,不管男女老少,用鲜花装点房间已成为全民生活习惯,家家户户都会精心设计自家花园,种上喜爱的花卉。除了自己种花,荷兰人也把鲜花当作祝福、慰问、表达爱意的最好礼物。在荷兰,如果你不知道送别人什么礼物,那么鲜花一定是错不了的选择。也许在别的国家,人们会觉得鲜花不实用,可是荷兰人认为鲜花可以美化环境,让人心情愉快,就如同每日需要消耗的食物一样重要。荷兰人并不认为鲜花是送给女性的专有礼物,很多独身的男性也有每周购买鲜花装饰房间的习惯,他们把它当作与打扫家庭卫生同样重要的事情。笔者的朋友Edwin Van Schie说,从他很小的时候,家里每天一定会有一瓶鲜花放在客厅。他的母亲总是保持这个习惯,从未间断。所以,尽管他现在独居,也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
荷兰每个超市都有鲜花售卖,每一个农夫集市也一定会有花农摆摊售卖鲜花,当然线上销售鲜花的模式方兴未艾。不过,很多鲜花店可谓“老字号”,通常世代经营,客户多是周围住户。最令人感动的是,花店老板与客户往往是代代传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这么熟络的关系,老板多半了解客户的喜好,围绕着鲜花而产生的联结,总是很温暖人心。
笔者家隔壁是一个经营了七十多年的花店,第一代老板夫妻二人已经退休,如今花店转交给了他们的女儿经营。在我搬来他们隔壁时,老两口和他们的女儿送了我几支橘色的郁金香,作为邻里互识的小礼物。当然,后来我也成了时常光顾他们家花店的老客户。
在荷兰的每一个小学生,都非常了解郁金香在荷兰的历史。笔者小学七年级的儿子就能随口说出历史上那段著名的“郁金香泡沫”事件。据说在1635年时,10万个荷兰盾能买两车小麦、4车黑麦、8只肥猪、12只羊、两桶葡萄酒、4桶啤酒、两吨黄油、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一张床、一个银杯子、一些衣服和一艘船,而10万荷兰盾当时只能买40个质量上乘的郁金香球根。学校老师还告诉学生们,当时几公斤的郁金香球根甚至可以换一幢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三层楼房。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都会有崩溃的时候。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在转移财富的时候,价格崩溃了——当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倾家荡产,“郁金香泡沫”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最终导致荷兰黄金时期的结束。当然,这段历史是荷兰人的痛,但他们对郁金香的热爱分毫未减。
荷兰人不仅仅热爱郁金香,还钟情所有的鲜花。在荷兰南部小镇Zundert,一年一度的花车游行闻名全球。游行传统始于1936年,当地的老百姓每年都会用成千上万朵大丽花制作出20个巨大的花车在小镇巡游,因此又被称为“大丽花的狂欢节”。每年的花车设计精美、构思巧妙,制作工艺也相当繁杂。但是你想不到的是,这些大丽花均是当地百姓种植在自家花田的花。每年7月底、8月初,大丽花开得正旺时,各家的妇女儿童们就会全部出动,将各自家中花田的花朵采摘起来送往社区的花车制作中心。摘花季节,花田里甚是热闹。大家有说有笑,互相帮助。而参与花车制作的人基本来自于本社区的男性居民,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最后的游行,一般要持续一到两个月,所有的工作都是义务劳动。Zundert人民对大丽花以及花车游行的热爱之情,让这一传统得以一年一年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