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生活的乐趣 老北京夏日的鸟与虫

2021-05-17 15:46:15

来源:互联网

每逢夏天雨水勤的季节,到了雨过天睛的天空中的蜻蜓就现身飞翔了,人们现在都住楼了,虽说蜻蜓数量远比不了以往老胡同里那么多,但也足够让人欣喜的了。

记得60年前的暑假,哥哥做了个逮“蚂螂”(北京人管蜻蜓叫蚂螂)的网子。它就是用藤条做成网架、头上揻成个圆圈,再用小线编织成带兜兜的房网袋,用它可以捕捉空中飞来飞去的“蚂螂”。

每年暑假,天气热、雨水多,往往一场雨过后蜻蜓满天飞。蜻蜓有扎堆的习惯,十几只、几十只一块从这头向那头飞行,然后再掉过头来飞,循环往复,并在行进中捕捉蚊蝇吃。胡同里的男孩们身着短裤、光着脊梁,忍着太阳的“炙烤”,聚精会神地盯着飞来飞去的“蚂螂”,看准时机,瞬间将手中的网子抄起又落下,“蚂螂”便落网了。

最有趣的是,哥哥有一次一网子抄住了一对正在“驾排”(交配)的“老刚”(公)和“老籽”(母),它们是蜻蜓中体形最大的那一类,我们捏在手里都能感觉出它的劲头。那时孩子们除了用网子抄,还用胶皮和松香熬胶粘蜻蜓收获也不少。那时,小孩子捉住蜻蜓玩是有“质量标准”的,虫体有伤的不要、爪子缺少的不要、翅膀折了或残了的不要,因此捉到手的成虫,我们格外保护。我们这对“兄弟组合”在捕蜻蜓时,也是分工明确,哥哥执网,我就负责把蜻蜓的翅膀捋顺了,夹在手指缝中,当我的两只手指缝里都夹满了蜻蜓才满意而归。

过去老人都说小动物要过”童子关”,说的是小猫、小狗乃至蜻蜓都保不齐毁在未谙世事的孩童之手。所以每逢夏天孩子们就都出来捉蜻蜓。

北京的蜻蜓有好几种:老刚、老籽、老黄、红秦椒、灰儿、膏药、黑老婆。其实蜻蜓是益虫它的幼虫水趸在水中时就吃蚊子的幼虫孑孓,两种昆虫从水中掐到陆地,蚊子祸害人类蜻蜓专吃蚊子。蜻蜓始终吃蚊子是它们的天性。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美丽的蜻蜓。

早些年的北京还是平房的天下,这样就给了小动物生存的空间,那时候学校、工厂、庙宇的房檐下随处可见雨燕的巢,每当晨昏天上成群的雨燕翱翔吱吱吱的鸣叫成了一道风景线,令人稀罕的是我最近在管庄菜市场内看到了燕巢里嗷嗷待哺的幼燕在等着成燕喂食。只可惜这些年来难觅成群燕子的踪迹,也只有正阳门上还栖息着一百多只匆匆来客。雨燕也成了北京人的稀罕客。

今天在北京城里的那些古建筑都搭建了防鸟网,阻止雨燕等鸟类进入,用粪便污染,正阳门为保护鸟类是少有的未设网的一家。因为雨燕每年4月到7月来到正阳门产卵,小燕出生后,就会和成年燕一起飞行1万公里,去往温暖的南非,等到来年4月,再飞回北京。

前年6月我来到葡萄牙旅游,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我竟看到了北京的益鸟雨燕的身影。在罗卡角大峡谷成群结队的雨燕盘旋飞行,嘁嘁喳喳叫声响亮。在这里看到它们显的格外的亲切。听导游说雨燕重量只有30几克,可飞翔能力极强时速超过100公里。它们还要飞越太平洋、大西洋到达南非目的地,万里迢迢的路程对这么小的一个小生灵多不容易呀!

关键词: 胡同 生活 乐趣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