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表演《吃鸡》的中国哑剧开创者走了

2021-05-11 05:30:43

来源:互联网

5月3日,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景愚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上世纪50年代,他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创作演出过多部优秀作品。他一生酷爱戏剧,对探索钻研哑剧艺术特别痴迷,他创作或演出的《枫叶红了的时候》《威尼斯商人》《可口可笑》等作品,都成为舞台上的经典。

1983年,央视举办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王景愚和刘晓庆、姜昆、马季等共同主持了首届春晚。他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明星。王景愚生动的表演,使哑剧艺术走进广大观众心中,留下宝贵记忆。

5月7日、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原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邹友开、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于黛琴、雷瑞琴以及默剧演员王梓。他们动情的讲述,还原出艺术家王景愚热爱表演,热爱艺术,热爱写作,痴迷哑剧,认真追求的一生。

斯人已去,音容犹在,愿王景愚先生一路走好。

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雷瑞琴:当年他在我们喜剧队是灵魂人物

雷瑞琴和王景愚当年都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喜剧队工作,作为老同事老朋友,近几年她一直关心关注着王景愚,得知他去世的消息,雷瑞琴感到太突然,“3月份通话时他还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到竟成了最后一次。”

那次给王景愚打电话的情景仍不时出现在雷瑞琴眼前,“他情绪激昂,还把免提打开,他和同是演员的老伴我们仨一块儿聊。关于治国方针、疫情治理,他一聊起来根本我都插不上话。他脑子非常清晰,思维敏捷,特别是老党员对党的那种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回忆起过去在喜剧队共度的难忘时光,那种互相很了解也很理解的亲近感让雷瑞琴有些动容,“我和王景愚还是比较有共鸣的,见面一聊起来话很多。他不趋炎附势,不争权夺利,他就热爱表演,热爱艺术,热爱写作。他这人这一辈子没有丑闻。”

直到现在,雷瑞琴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第一次看王景愚的戏就被震撼的感受。那部戏叫《枫树湾》,是描写农民起义的故事。王景愚在里面并不是主演,他饰演的反派“匪兵甲”给雷瑞琴留下深刻印象,“不夸张地说,这个戏看得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哭的是主演把农民的悲苦展现得非常真实、准确。笑的就是王景愚——他这个‘匪兵甲’一上来,就敲着锣‘铛铛铛’地满场吆喝‘乡亲们都集合了’,真是活灵活现,非常生动,非常鲜明,非常不一般。”

1977年雷瑞琴中戏毕业后,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她进院时恰好亲身经历了王景愚与人合作创作的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最火的巅峰时期,“那时候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的影响非常大,这个戏演了好多场,有很多剧团都排演了这个戏,真的是火到全国。在后来对越反击战的时候,这个戏还被派到老山前线去慰问演出。”

那时雷瑞琴才知道《枫叶红了的时候》的作者王景愚就是当年上学时看的那个“匪兵甲”。这也使她当时就意识到,一个演员的艺术造诣要达到很高水准,是要全面发展的,“王景愚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他还是个编剧,是个作家。还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逐渐开始普及,社会上的年轻人也兴起读夜大的风潮。此时的话剧势头有点降温,原来买一张话剧票,要早晨起来排队才能买到,渐渐地变成看话剧似乎就不用排队了,再然后每场还有剩余票。出现这样的现象对话剧人来说简直难以接受。大家就想法改革,想要把观众吸引到剧场来。基于这样的背景,彼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带着试验的成分成立了一个喜剧队,雷瑞琴自那时起和王景愚一起在喜剧队里共事,成了几十年的老同事,关系处得也不错。

喜剧队成立初期,演什么大家都没有把握,但队里有王景愚在,“我们就有种特别踏实的心理——他又能演又能写,有他我们就可以有日子过了”。事实也证明了这点——1982年,王景愚创作的讽刺喜剧《可口可笑》一问世便得到观众的认可,演了很多场,大受欢迎。

现在看来,雷瑞琴认为《可口可笑》还展示出王景愚具有超前的戏剧意识的一面——他写这个戏有反腐之意。《可口可笑》讲的是一个食品公司的领导要给局长送礼,想来想去想到送一大筐梨。王景愚扮演的公司小职员觉察到领导的小动作,就跑去仓库里查看。到了仓库,没想到正好负责送梨的人开门进来,小职员急忙藏进一个空的大柳条筐里。送梨的人左搬搬,右看看,偏偏把藏着小职员的大筐抬到了局长家。局长夫人看到送来的一筐梨突然自己滚动起来,冒出来一个大活人,随后引发一系列喜剧效果。

雷瑞琴尤为感佩的是,“王景愚非常聪明,他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很多喜剧点子,有的是喜剧人物,有的是喜剧性格,有的是喜剧情节,他用各种各样的喜剧手法把一场喜剧支撑起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王景愚在我们喜剧队是灵魂人物,没有他,这个喜剧队就不存在了。”

后来喜剧队十多个演员在王景愚的带领下,创造了一台哑剧,虽然没有形成纸本,却孕育出来经典之作。当时活泼紧张的创作过程,雷瑞琴至今记忆犹新:先出一个提议,然后怎么去表现大家伙再出主意,往里边填。“王景愚是主演,也是打头的”。那台哑剧经过集思广益,各展所长,总共创作出八九个段子。

鲜为人知的是,1983年春晚王景愚的成名作《吃鸡》,以及1984年春晚王景愚和李辉表演的小品《电视纠纷》,都是脱胎于喜剧队集思广益的那台哑剧,“只不过《吃鸡》是王景愚独自创作的”。

王景愚晚年在家写字画画,还出书,雷瑞琴对此有很深感触,“他能够取得这么多成绩,离不开他的才华,也离不开夫人对他的支持。但更在于他对事业的认真追求,他的喜剧是从生活的角度夸张呈现的,很真实。”

同是剧院退休的老同事,近几年雷瑞琴跟王景愚多有接触。2019年七一前,她和几名党支部委员一起买了巧克力送到王景愚家门口,“我说党的生日我们来看看您,您吃一块巧克力,甜甜蜜蜜的就知道支部在想着您呢。他特别高兴,直说哎呀,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因为住得近,雷瑞琴以前每天都能碰见王景愚的老伴出去买菜,“在街上看见我都会问她王老师好吗?她说哎呀眼睛不行了,画不了画了……”每当听到什么新状况,她都会打电话过去问候一下。

雷瑞琴没想到,今年春节过后接到王景愚的电话,“一开口他就痛哭,我说您怎么了,别哭别哭,您有什么难处跟我好好说说。他说你看这个疫情我闺女也回不来,春节我们老两口过得很孤单。我们俩都八十多了,现在也都出不去了,家里只能找个保姆买菜。一旦发生问题,谁来救我们,谁来管我们。他说着哭得很厉害。”雷瑞琴赶忙劝慰,“您别着急,您把我的电话号码记住,有什么事赶紧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过去。他说你一定要到我家里来认一认门。我说您千万别再难过了,我知道去家里怎么走,不会没有人管您的。”

这件事情过去以后,过上十天半个月雷瑞琴就给王景愚打一次电话,一打电话就40分钟不止,她老得劝着点,“不能再说了,您太累了,他说哎呀我高兴,我愿意跟你聊。”

雷瑞琴坦言,4月份没打电话是考虑到老人对清明节有点忌讳。“他这一走,我心里很难受,就觉得他最后的嘱托落空了。”透过电话,她几度哽咽,令人闻之心伤。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于黛琴:能写能演能画画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今年91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家于黛琴,与王景愚曾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时期共事多年。在5月8日接受采访时,她先回忆了一件小事:“大家初识王景愚时,他讲了一件他经历的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同一个故事别人讲听来一般,景愚讲就逗人发笑。”内秀、聪明、有才华,是她对王景愚的总体印象。提到王景愚对舞台艺术的追求,于黛琴则认为他“能写能演能画,是一位艺德双馨的艺术家”。

直到现在,于黛琴还清晰记得王景愚外表清瘦、儒雅的样貌,有一个生活小事似乎能与之相对应,“他常年服用中药,直到去世前一直吃中药”。似乎因为身体弱的原因,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同事的印象中,王景愚几乎从不参与剧院内的小团体活动,“他就是一个人在那儿钻研自己的业务,钻得很深,不太关心身边的其他事。”

上世纪80年代,在张奇虹导演的著名戏剧《威尼斯商人》中,于黛琴演鲍西娅,王景愚演夏洛克,他们二人作为主演,有过一次难忘的舞台经历。

“同台演出,演员之间本该设法互相适应或双方商榷,可有人就只要求对方适应自己,这样就很难合作融洽。但我和景愚的合作就非常顺畅,互相搭配得当,戏越演越深刻。”

于黛琴记得其间还发生过一件小事:当时导演在海报、剧目单上写主演名字时,把鲍西娅写在了第一个,有人为此跑去找导演提意见。在于黛琴看来,“王景愚也是主演,但他从没有找导演说过这类的事情”,她觉得从这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王景愚的艺术道德和艺术修养。

1980年,《威尼斯商人》一经演出,便从全国上百个剧团的汇演中脱颖而出,大获成功。王景愚也因扮演夏洛克而荣获文化部表演一等奖。

此后不久,于黛琴赴日本留学。在这期间她的导师石沢秀二访华时取得《可口可笑》的剧本,觉得内容很好,拿来问她能不能给翻译成日文。于黛琴翻译完成后,被专家公认为上乘之作。后来日文版《可口可笑》由日本剧团上演,受到日本观众的欢迎,“台下也是笑成一片”。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日本剧团出资邀请王景愚到日本交流观剧。于黛琴记得王景愚特别高兴,“他非常重视那次戏剧交流,也很注重对外交往的礼节,特意买了西服。我记得他的温和、儒雅受到日本人的称赞。”

前几年,于黛琴将自己写的《中日现当代戏剧交流史》一书赠送给王景愚时,用心在扉页上题写了清代画家郑燮的名句共勉——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实在于黛琴心里,这句话也是她对王景愚一生的真实总结。

原央视文艺中心主任邹友开:在电视文艺的舞台上他是中国哑剧的开创者

1983年春晚过后,邹友开调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之前坐在台下看王景愚表演的小品《吃鸡》,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从1986年开始,作为文艺中心的主任,邹友开真正接管春晚,做了十几年的春晚。在此期间他与王景愚从内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跟景愚从认识到感情深厚,都是伴着春晚走过来的。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他真的具备老艺术家所应该具有的艺术品格。”

在邹友开的记忆中,初识王景愚时,他在“青艺”的表演就已经很有名了,特别是在小品《吃鸡》的表演完成后,他的表演风格深入观众内心,观众很崇拜他,“那年代电视是很厉害的,当时在台里,一个是电话,一个是写信,都像雪片一样刮来。但景愚始终是默默无声、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他没有什么架子,而且很谦虚,我们合作得也非常好。”

直到现在,邹友开依然清晰记得,1990年赵本山首次上春晚表演小品《相亲》的经过。当年春晚建组时除了本台人员,还考虑要吸收一些社会精英,基于此,王景愚也是春晚的主创人员之一,“他主要在剧组里负责写语言类的节目”。恰恰在那一年剧组收到新人赵本山投送的小品,邹友开记得,“作品送来得比较晚,再加上东北小品好多都是脱胎于二人转的表演,那种表演风格拿到电视舞台上就很危险,第一次审节目台领导就给毙了。”

在分秒必争的倒计时阶段,赵本山的小品被连续毙了两次,当时邹友开觉得,虽然《相亲》的表演形式不适合电视舞台,但这个小品的“梁子”很好,他主张把赵本山、王晓娟几个新面孔保留下来。邹友开左思右想,想到王景愚是搞舞台艺术的,而且在1990年之前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春晚,“他自己表演过节目,也参加过春晚剧组的主创团队,非常清楚电视文艺舞台的要求”。于是邹友开找到王景愚商量,能不能帮赵本山的小品改一下,把那种不适合电视的表演去掉,“争取第三次能留下来”。

一番讨论,王景愚也认为这个小品“梁子”不错,而且两人都认为赵本山有表演天赋。既然看法一致,邹友开直言不讳地说,“能不能发挥一下你搞表演的长项,扶持下新面孔。”当时有些人觉得反正赵本山的表演也不合要求,马上要直播了时间又紧张,放弃他算了。没想到王景愚很热心地挑起这个担子——“他不仅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小品的具体修改任务,还尽力帮助年轻演员完成表演。”要知道那个时代的春晚万人空巷,全国人民都守在电视机前。1990年的春晚过后,新面孔赵本山一夜走红。

在邹友开看来,王景愚的表演功力真是没得说,“他演哑剧小品是把语言抽掉后,所有的主题、内在情绪都通过形体、表情、动作把整个小品表达出来。光靠演就让你哈哈大笑,做到这个非常难。”此外他觉得更难得的是,王景愚能够站在电视台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保证思想性又要保证艺术性”。

邹友开有个体会,演好哑剧小品,一是得有生活的基础,“没有生活根本就提炼不出来这种哑剧的动作”。二是得有表演的天赋。“我个人觉得景愚他都具备了,可以说在电视文艺的舞台上,他是中国哑剧的开创者。”

默剧演员王梓:摘星星的老爷爷

王景愚在书里讲过一个经历,50岁时他就对舞台演出有过力不从心之感。有一次他演完《足球守门员》之后,心脏在激烈跳动,猛然又是一阵疼痛,从左胸直穿背部,“我觉得幕布和灯光在我眼前旋转。我只好重新拿起笔来,把我要写出来的东西落在纸上。”

由此,王景愚把探索哑剧的心得体会和几个哑剧小品用文字记录下来,“奉献给有志于从事艺术的青年朋友”。在王景愚看来,哑剧艺术之花应毫无愧色地在艺苑中绽蕾怒放,争芳斗艳。他把提高和发展民族哑剧的希望,寄托于年轻的、富有才华的后来者,也盼望着有更多的青年通过艰苦努力,使民族哑剧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年轻的默剧演员王梓,十多年来以一己之力让拿大顶剧社闪闪发光,从乌镇走向世界,也使默剧走进新时代年轻人的心里。王梓告诉北青报记者,很多年前他就是看着《王景愚与哑剧艺术》一路走到现在,“中国默剧的开创者,一定是他了。”王梓感叹,在他心里,艺术大师如王景愚像是“摘星星的老爷爷”,心里清楚“人是摘不到星星的”,但还是会不自觉地想,“手再长点就好啦!”他觉得这真是美好的一生。

王梓直言他曾担心过,喜欢的演员在这个时代如此默默无闻,外界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报道,“那,如果他突然去世怎么办?我会收到消息吗?今天,还是收到了。演默剧的老爷爷去世了。可恶,还是有些难过……”

关键词: 那个 表演 中国 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