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里遇见了众生

2021-05-08 02:00:44

来源:互联网

80后女孩丛平平在她的作品《你好,有故事的人》的自序中写道:“一个身无所长的大龄女青年对自己现状很不满,她在闲得无聊的时候迫切想知道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她觉得有人应该也像她一样,好奇除了自己以及自己认识的人以外,那些陌生人是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因此,她于2012年在淘宝开了一家卖故事的网店。九年来,店里总共寄存了2000多个故事,获得了30多万的粉丝,成为了许多人的树洞与现实版的解忧杂货店,这让丛平平感觉这里始终“被需要”。

初衷

为了寻找写作的素材与灵感

与大多数女孩的经历一样,丛平平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留在南京工作。最初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策划,但工作压力很大,七年后,丛平平便跳槽去了一家服装公司,做起了企划工作。或许她的领导与同事都不知道,在除了本职工作以外,丛平平日常爱好写作,她的文笔也很好,常常会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

某天,丛平平与常常跟她约稿的编辑水果聊天时,忽然灵光乍现,但这个“灵光乍现”一点也不高大上:为了寻找写作的素材与灵感,也为了满足八卦的好奇心,丛平平居然想要开一个有偿陪聊的网店。编辑水果问她:“你确定别人会愿意付钱找你聊天吗?”这句话让丛平平的“灵光乍现”掉了个头,她从想得到别人的故事,变成了先把自己从四处听来的故事写下来,编辑整理后,再分享给别人,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卖故事的网店。

这些故事被上架出售后,标价为1元,但这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付费阅读,因为不付费,也能看到故事的完整版。付费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即使看完了不付费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假如看完故事后,买家被这个故事触动,那就自己花1元拍下,为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任何一种感觉买单。

卖故事的网店,这听起来就创意无限。小店开了一年以后,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很多人对这样一个平台产生了无条件信任,开始与丛平平倾诉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故事,或是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

这个起初是分享故事的网店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寄存故事,但丛平平并没有设立网店的客服,而是让想寄存故事的人通过留在店铺的邮箱地址来发送故事。在七天内,被选中的文章会收到邮件的回复。每到年底的时候,店铺会返还80%的销售额给该篇作者,仅留下20%作为店铺佣金。被上架销售的故事,还会配有一张原创的图片作为“宝贝封面”,让故事变得更精致,这足可见丛平平对每一个故事的珍视。而给这些故事拍照的摄影师就是丛平平唯一的合伙人,丛平平笑着说道:“一开始C、Y是我们两人的姓氏首字母,现在我们也把它看作是‘创意’‘诚意’的意思。”

当这些故事上架后,渐渐地引起一些报纸杂志的注意,有的编辑会向丛平平申请授权以转载刊登。丛平平一般会先征询作者的意见,然后再将作者的联系方式提供给平台,让他们自己去接洽接下来的各种事宜。同时,丛平平也会用自己手中的写作资源去帮助一些好的故事获得发表的机会,让好故事被更多的人读到。

看似简单的一个网店,运营起来并不容易,它不仅需要付出精力,也得有运营的成本。别的网店店主是通过网店养活自己,而丛平平却要通过工作去养活这个低盈利性的店铺,她说:“我要去工作养活这个店”,“这个故事店可能是淘宝上最穷的双皇冠店铺了吧!”丛平平称她每天大概要投入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对故事进行筛选、配图、上传,一直把CY故事做到了皇冠级,而这背后却是丛平平和摄影师最炽热的诚意。

互动 

每个故事都是有力量的

“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这句话出自于CY故事网店里销量最高的《第191个故事: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的开头。这个故事目前月销量1000+,有635条评论,在评论里还有不少买家在分享倾诉类似的经历,也有买家在评论里询问如何可以帮到作者。

故事里的女孩有一个吸毒上瘾的父亲,他败光了所有的家产后,还把她和母亲赶出了家门,从此这个女孩的生活里少不了要听母亲那边亲人对父亲的指责。她的内心很是煎熬,一边痛恨父亲不争气,另一边又会在除夕夜挂念负债累累的父亲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有一年,她在外地,不慎被偷了钱包,她丢失了所有的身份证件、银行卡以及现金,但当时她的母亲在国外,走投无路的她拨打了那个电话,她恳求父亲借给她500元。父亲没有马上答应,踌躇再三后,他只拿出了200元。女孩的内心很绝望,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在深夜里,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女儿,对不起,是爸爸无能。”

在那个深夜,宿舍里的室友们都睡着了,只有女孩在看完短信后,她咬着被子、憋得胸腔疼得要命,依然不敢大声哭出来。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女孩明白了:父亲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女儿,而是真的没有能力。对于父亲来说,那200元或许是他能给的全部。“他是爱我的,他只是没有能力给予我任何东西,如果他有,他一定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这个故事让丛平平真正意识到,其实每一个故事里,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所反映的不只是一段情绪,更是社会不同角落的状况。而故事的评论区,更是令人动容:

“看完这个故事,想我爸爸了,2013年去世的,好想好想他。”

“中国家庭各有各的苦,小时候爸爸赌博,妈妈也总是遣我去叫他,赌场里烟雾缭绕,那些男人总要调侃我这个小孩。我就像个小大人,像个泼妇,都是横眉冷对。过年聚餐,我妈声泪俱下谴责我爸爸,这导致我很讨厌聚餐,也很自卑。我恨我爸爸,可同时我也讨厌我妈妈那嘴脸。不过,现在都好了,都好了。”

“希望有一天,那个憨憨能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冰释前嫌。”

“把心事放在这里挺好的,有些事没必要说给身边熟悉的人。好多人不是真心希望你比他过得好,只有父母,不管他是否有能力,心里应该还是爱子女的吧?”

……

很多人看完这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后,会情不自禁地给父亲打一个电话,另一个名为《159号表白墙:我的英雄,下辈子还做你的新娘》的故事,却是一封收件人永远都看不到的信。这封信是一个女孩写给她未婚夫的,女孩的未婚夫是一个军人,女孩在信中回忆了他们的恋爱经过,但是在故事的结尾,女孩说就在他们约定好要结婚的时候,她的未婚夫为了救即将被大卡车碾压的孩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一晃三年过去了,女孩始终对未婚夫念念不忘,一直单身,但她也表示,以后的她会勇敢去爱。

有买家在评论中写道:后面的路无论什么选择,都在于你,但是我相信当年那善良的一个男孩,即使在天堂,也一定会希望你过得很幸福,想他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天空,那个善良的男孩也一定在看你。他肯定想对你说:小傻瓜,谢谢你放我在心里这么久!所以你一定要幸福哦!

除了在故事网店里温馨的互动以外,有很多寄存故事、看故事的人会像回家一样地再次互动,有个买家在评论区说:“第一次看故事店的时候,还在上初中,现在已经大学毕业,结婚了,偶尔还会来故事店看看。”也有一些人会过了很多年来看自己寄存过的故事,会感觉自己是真的放下了,感觉当初的自己很傻很可爱。

质疑 

开网店也会保持平常心,接受差评

在开故事网店的这些年里,几乎每个寄存故事的人都会叮嘱丛平平千万不要在微博上@自己,也会叮嘱丛平平不要标注出城市,因为很容易在微博上发现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很容易就猜出对方的真实身份。对此,丛平平也都尊重了寄存故事人的想法。

然而文字的表述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有的人有故事,却不善于将故事写出来。在开故事网店的这九年间,丛平平遇到过一个特殊的网友。这个网友曾经吸毒上瘾,他花了12年的时间用来戒毒,其中经历的种种心路历程,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个网友却不擅长文字的表述,他向丛平平倾诉了自己的这段经历,让丛平平将这段漫长的戒毒经历给记述下来。

也有一些网友会用特别的方式去寄存故事,比如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她开始向孙辈倾诉自己年轻时的故事,然后她的孙辈就将这些故事发朋友圈,一点点记录奶奶曾经走过的人生。也有一些想寄存故事的人,会要求丛平平加微信,甚至要打语音电话,对此,丛平平是有选择的。对一些真正需要排解的人,比如一些抑郁症患者会给她发邮件,倾诉自己的种种经历,她都会小心翼翼地倾听,做一个安静的树洞。

网店里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很多人在这些故事中汲取了力量与安慰,那么有没有人会对故事的作者产生好奇,或者说想与这些作者交朋友呢?在运营故事网店的这些年里,有许多寄存故事的人与丛平平成为了朋友,但大家都保持着一定的分寸感,也就是心理上的安全距离。想要相互认识的,她也会做个中间人,询问一下双方意见,如果同意,她会牵线搭桥。有时,丛平平也会在微博上与粉丝们进行互动,比如她去一个城市旅游,会在微博上让粉丝私信自己地址,她会给粉丝们寄明信片,或者送个小小的纪念品之类的。

如此用心经营的故事网店,每过个一两年,网店就会“火”一下。也因此,会有一些导演、编剧向丛平平伸出橄榄枝,提出合作需求,对此丛平平表示:“我不排斥这些,但希望有一个较为理想的转化过程。”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这样一个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网店,也会引发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在“问大家”这一区里,就有一些网友质疑销量最高的《第191个故事: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

“感觉这个故事太理想,现实中真的有人可以原谅这样的父亲吗?”

“这是原创吗?很早以前我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

“我也想问,这是原创吗?我高中的时候看过这篇文章,作者是谁啊?”

在这些质疑下,也有网友或者买家进行回复,对此丛平平表示:“我在寄存规则上有写,除了1000-1500字的篇幅以外,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真实。”至于那些差评,丛平平说那也是网店的一部分,平常心,接受差评。

未来

从线上到线下 期待更多的可能

随着CY故事网店这些年来的用心运营,它的受众群体与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甚至淘宝造物节也邀请了CY故事网店去线下的会场。

活动现场,CY故事网店开设了一面可以自由投放文字卡片的创意墙,所有的来访者都可以在这些卡片上写上自己的故事,或是他们的愿望与秘密。展位的三面墙上还有许多小抽屉,每个小抽屉里都有故事。

当白天的活动结束以后,丛平平就会与摊位的工作人员一起留下来收集卡片。看着这些卡片上的文字,丛平平感觉与线上收到的寄存故事略有差别,这也是CY故事网店第一次在线下与粉丝们见面。也正是这一次活动,让丛平平有了一个想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将CY故事网店实体化。

而在台北的造物节上,CY故事网店的展现形式更是特别,展位上是一本巨大的书,由店里的故事集结而成,访客们可以站在这本书前,戴上耳机听故事。北京的创意集市上,仍然可以看到CY故事网店的展位,它像个小森林一样,里面有个小帐篷,上面挂着故事。

这几次线下的展会,让丛平平更想将故事网店实体化。为此,丛平平在微博上还与网友们发动了互动,她想知道,在了解CY故事的这些粉丝里,他们希望实体店是怎样的。粉丝们提出了咖啡厅、书籍这些想法,其实早在与网友互动前,这些想法也在丛平平的脑海里闪现过。

除此之外,丛平平还想过开设树洞、设立告白墙、制作故事卡片等等,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不同情况的人,尤其是给一些不擅长讲述故事的人,给他们制造一个直接倾诉的机会。而目前,网店已经发挥了她所能想到的最大创意,所以对于网店的实体化,丛平平认为需要有更广阔的思路,因为这个故事网店承载了她九年以来的精心付出,也寄存了无数人的情感,所以丛平平不愿意将就。

在CY故事网店自身的热度与流量下,吸引了一些投资者的注意,有向丛平平提出开分店的,也有提出商业化合作的,甚至有让丛平平直播带货的,对此她都选择了拒绝。

在她看来,这个原本安静而又隐秘的事情被发现了,太多的流量,让故事网店受到了很多关注,而她希望的是这个网店里的所有故事都能被温柔地妥善保管。因为来自于陌生人的信任是支撑她坚定走下去的动力,她说:“对方把自己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寄存在我的店里,我就要负责。”她不想让别人有那种“回来时,你却不在”的失落感。假如有一天,她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她也会把这些故事交给一个值得托付的人,让这一个个人生故事,继续影响和温暖着世界。

关键词: 他们 这里 遇见 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