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4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置身于敌人预先布下的天罗地网。张艺谋首次执导的谍战片《悬崖之上》的故事由此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有约2000万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仅有196万名,其余绝大部分英雄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这一次,张艺谋没有选择革命战争年代家喻户晓的历史英雄人物,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用120分钟跌宕起伏的故事告诉观众: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将生还的希望留给同伴,是中国英雄的生命选择。对于中华民族的众多无名英雄而言,比活着更重要的是为何死去。
立足人民史观的“群像化”英雄
对于战争来说,情报就是“眼睛”和“耳朵”,是殊死较量的隐秘战场。在这条隐蔽战线上,华夏儿女英雄辈出:“寂静战场”上走出来的特工之王李克农,与魔鬼打交道的红色特工潘汉年,情报战线传奇人物钱壮飞,“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的熊向晖,“摁住敌人脉搏”的红色特工沈安娜,截取日军偷袭珍珠港情报的战略情报专家阎宝航……
电影《悬崖之上》书写的是4位无名英雄。电影打破了以往谍战戏的表现手法,没有以过多镜头刻意展现当时特工使用的技术,或应用电报密码等传统谍战元素,而是依靠人物塑造及其情感推动后续情节的发生。
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刻画的“革命英雄”“神性英雄”、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武侠英雄”,《悬崖之上》立足人民史观,以群像化方式塑造了性格各异的共产党特工形象。片中的每一位特工都有属于自己的叙事线和感情线,同时又通过亲情、爱情、战友情等复杂的情感关系实现角色之间的串联。
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商业类型,谍战片应具备怎样的要素?悬念、人性、理想、信仰,这几乎是所有同类型题材影视剧的成功要素。然而,站在建党百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悬崖之上》更动人心魄的,莫过于其对中国新英雄观的塑造。
与近些年国产新主流电影中的英雄塑造相比,它的主角不是一位战无不胜的超级英雄,而是一群有着血肉之躯、有着人之常情的凡者面孔,却依然能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群体英雄。影片虽未贯穿着高密度的实战打斗,却更彰显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英雄品格——侠义、忠诚、不屈不挠。
“英雄”的赋魅与祛魅
古今中外,英雄是经久不衰的主题。我国古代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在西方,从古希腊神话诸神到中世纪骑士精神,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敬,几乎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始终为本民族的“英雄”,寻找和制作与时俱进的符号文本。
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创作宝藏里,英雄的形象塑造贯穿始终。《山海经》中,许多中华民族的英雄神话流传至今。明清时期的传奇和小说中也不乏英雄主义的文本。《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具有的品格和精神一直鼓舞着华夏子孙。
历史推进到近现代的电影艺术。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把老黄忠的英雄气概刻进胶片,到新中国拍摄的《英雄儿女》《董存瑞》《英雄虎胆》《小兵张嘎》等影视作品中凸显的革命英雄的形象,以及香港武侠电影里的李小龙等功夫巨星塑造的侠胆英雄,人们对英雄的定义和注解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雄的赋魅是多数影片的创作选择。20世纪50年代初确立了电影纪实风格的传统,打破了40年代以蒙太奇为主的电影语言模式。当时的电影局长陈波尔说:“提倡在纪录片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这一时期银幕上出现的大多是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题材的革命影片,纪实性强,塑造出许多传奇的英雄人物形象,如董存瑞、刘胡兰、张嘎、李玉梅等。
“为了新中国,前进!”银幕上,当董存瑞手举炸药包高呼时,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如“神”一般高大、威猛、无畏,面对死亡毫无惧色的英雄形象,而人物性格的其他层面瞬时淹没在这种神性的光辉中。这体现了当时的英雄观:思想高尚、大智大勇、无私奉献、无所不能,总是在危急关头作出正确的判断,果敢救民于水火之中,最终赢得斗争胜利。一部分英雄人物的形象脸谱化、浅表化,缺乏足够的世俗性和人伦常情,更多呈现为一种“革命化”的“符号英雄”。
“超人”英雄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得到扭转。至80年代,在电影中人性开始复归,英雄观出现变化。这一时期的影片以塑造“人”为前提来塑造英雄:英雄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英雄。
例如,电影《小花》(1979年)开创了以“人”的标准塑造英雄的先河。虽然沿用的还是主流意识形态叙述,但突出了赵永生、赵小花和何翠姑的兄妹亲情,阐释了“英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此后的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将这一特色再度深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统的一元化英雄观逐渐瓦解,对于“什么是英雄”,不同人给出不同答案。深埋在人性深处的善良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性。
英雄的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上。“草根英雄”就诞生在这五彩的绚丽中。《可可西里》(2004)、《天狗》(2006)、《落叶归根》(2007)等影片展现的就是生活在世俗欲望中的普通人不普通的事,他们因对自己理想的坚持和执着得到了认同和赞誉。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不断重新反思历史,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有了再定位和再解读。这些新的看法对曾经固化在人们意识中的英雄形象给予了新的注解。影片《英雄》(2002年)中,观众看到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义士不惜舍弃个人性命主动放弃刺秦,促成秦始皇统一大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英雄的含义:为了天下一统和苍生幸福,放下私怨。以《集结号》(2007年)为代表的战争片,对过去的战争做了新的解读,对历史和英雄的关系做了再探讨。
黑格尔在分析荷马史诗的英雄人物时曾谈道:“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这里的“完满的有生气的人”并非是指完美的人,而是人性丰富性的呈现。
在中国影视艺术不断向前的发展中,英雄形象从高高的神坛一步步回归到真实的生命,返璞于现实的人生。与此同时,影视剧也出现了片面怀疑英雄、任性解构英雄甚至污蔑英雄的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