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舍得》看现实题材创作的“舍与得”

2021-05-04 09:30:41

来源:互联网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有舍才有得”……近日,现实题材电视剧《小舍得》热播,围绕基础教育、代际关系等问题,在网络上引发多轮探讨。“这部剧着重强化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达成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副主任闫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观众从虚构的镜像中看到了现实的自我,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舍与得”的辩证思考。

现实题材凸显“存在感”

继讨论中考、高考的《小别离》《小欢喜》后,“小”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小舍得》,选取了“小升初”阶段为故事背景,同样聚焦子女教育这条主线索,以三个不同家庭为缩影,探讨着差异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同时,延伸出原生家庭、代际关系、职业发展等社会问题。

在《小舍得》中,探讨的两大话题包括基础教育的方式与意义,以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产生的影响,使其迅速引起大众关注。“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演出,突然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当剧中台词引用“剧场效应”来描述核心探讨的教育现象时,更是引发大众的热烈讨论。

教育作为基本民生话题,是每个家庭都绕不过的问题。近些年来,聚焦教育领域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不断涌现,除了“小”系列三部曲,聚焦“幼升小”的《陪你一起长大》,关注高中生成长的《少年派》等作品都广受关注。

这些作品聚焦升学教育、亲子关系,话题垂直但内容多元,关注点细分至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阶段,能够将这些社会痛点转换为戏剧冲突,迅速获得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凭借着话题先行、情感共鸣等优势,在影视市场里“存在感”十足。

映照生活展现“当下感”

因题材的特殊性,现实题材作品总是更容易受到创作者和观众的双重青睐。但仅仅有话题性还不够,能够成类型发展并取得普遍认可,还是在于这些作品作为烛照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所展现的独特“当下感”。

在“小”系列中,《小别离》重点探讨社会因素下出现的教育问题,《小欢喜》把关注点放在了家庭本身带来的成长影响,《小舍得》则是将教育和家庭伦理相结合,于内人物情感更为复杂,于外通过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及不同老师教育理念之间的相互碰撞,对教育本身进行了一个多方比较下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 小舍 现实 题材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