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是世界读书日,书籍阅读新趋势受到出版商密切关注。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继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前些年比较小众的听书,现在越来越流行。出版行业也迎来巨变,衍生出有声读物制作产业链。
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电子书与有声书热度同步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听书大潮。一季度,我国人均听书数量达7.4本,同比增长超过32%。而在2020年,听书用户同比增长超过22%,有声阅读内容同比大增6成以上。作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一种,听书模式诞生较早,但一直比较小众,为什么近一两年突然火了起来?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分析,作为一种伴随性阅读,听书有庞大的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市场到了爆发的时间点。
刘兴亮认为:“随着我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而且我们确实也有很多场景没法用眼睛看,或者不适合长时间用眼睛盯着看。听书这种陪伴式阅读,我们可以一边做别的,一边听书。多种原因使得现在听书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
听书催生了新的产业链和职业。虽然一些平台的电子书同时会有人工智能语音版本,可以直接点击收听。但对于小说、儿童读物这样的书,为了增强表现力,更多平台还是选择真人配音,于是就有了配音、画本、后期等多个工种。以配音为例,一般是从线上接单,兼职或全职从事这个工作。一名从业者透露:“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对着麦克风将书的内容读一遍,对方就会按照合同给你相应的报酬。通常价格在70块钱到200块钱一个小时不等,要看是什么样的书,或者根据录音的水准而定,都是浮动的。”
听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兴起,也给传统出版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些出版商也开始推出有声读物等融合出版产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朱文秋认为,出版社涉足听书等业务,在编辑理念和方式上需要全方位转型,要有产品经理思维。“你如果要做一个融合出版产品,还得考虑配什么样的音频和视频,在哪里配,配多少量,这些音频应该有什么样的展现形式,跟原有的图书内容怎样结合起来。假如你这本书在App里面以某种形式呈现,那你还得考虑跟读者之间的交互。”
专家认为,影响听书模式后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版权。目前,大量书籍的版权集中在出版社手中,网络小说版权则集中在线上平台。刘兴亮预计,随着听书市场崛起,版权竞争将更加激烈,今后,版权合作、整合将更加频繁。他说:“过去版权都在出版社,所以都是出版社出面,或者跟出版社合作,但现在越来越越多的人重视有声读物的版权方式。比如我自己的书,我可能把电子书给了出版社,但是我的有声读物是放在自己手里,自己进行二次开发。所以未来我们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改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