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0.65㎡”“52.9%的人在书房里苦逼加班”“50.9%的人在书房独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北京三里屯街头,一间“厕所”引发路人驻足打卡。
“厕所”所处的地帖上,印有许多关于书房面积等数据以及与阅读现状相关的各类观点;“厕所”内部还带有马桶,还悬挂各式各样图书,“厕所”外侧挂满印着作家金句和趣味书单的卷纸。
这间有文化味儿的“厕所”,其实是在世界读书日期间设计的创意装置。当天,“易观分析”与图书电商当当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报告显示,中国72.8%的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65㎡。
大城市为何“书房难求”
从这份报告数据看,城市规模越大,书房面积越小。一线城市近9成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26㎡;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人均书房面积依次为0.53㎡、0.62㎡、0.80㎡、0.93㎡;只有五线城市达到1.01㎡。
不仅如此,在有书房人群的书房面积调研数据上,低线级城市平均书房面积也要明显比一线、新一线城市更大。报告显示,有书房家庭的平均书房面积为8.6㎡,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家庭书房平均面积在8㎡以下,二三线城市在8至9㎡之间,而四五线城市则接近10㎡。
大城市“书房难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是全国人均书房面积排名垫底的五大城市:上海人均书房面积最低,仅0.23㎡;而沈阳、西安等城市的人均书房面积达到了上海近三倍,分别为0.68㎡和0.64㎡。
房价高启的当下,书房的诗意难抵现实。有书房的家庭中,6成以上的房屋面积都在120平米以上,从户型上来看,有书房的家庭住房都是3居室及以上的户型。报告调研了各地书房的花费成本,全国实现“书房自由”的平均成本为29万元。而在具体城市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的书房成本位列前三甲,分别高达近110万元、78万元、75万元。
在书房加班、独处,还是“避难”?
如今,书房的功能和价值也愈发多样化。这里究竟是内卷之地,还是世外桃源?调研显示,在书房用途功能上,除了阅读,书房也被人们用于工作加班、独处、看影视、会客聊天、和健身锻炼等。高达52.9%的人把书房作为加班工作的场所,50.9%的人更愿意在书房独处“静静”。在书房陪孩子阅读、玩耍的比例倒数第一,多数人把书房作为暂避小憩的场所。
然而,书房正在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从调研用户阅读的书籍类型看,人文社科类图书是书房中收藏占比最高的图书,高达53.9%;经管/考试/工具/教辅/专业书籍/亲子教育类等实用性书籍却是阅读量最高的图书,合计占比为68%。
此外,从书房存书量对比有无书房的两类家庭,有书房的人不仅存得多,而且还读得多。从数量看,大多数居民家庭存书量为50至200本,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是无书房134本的2倍多。
“第二书房”正在兴起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碎片化,阅读空间和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报告显示,通勤、马桶、睡前、午休、早起和就餐时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二书房”。其中,63.6%的人在通勤路上看书,39.5%的人在马桶上看书,35.4%的人在睡前看书。此外,午睡时、早起时、就餐时也成为比较常见的碎片化阅读场景。
数据显示,书房与卧室仍是人们在家中看书的首选阅读空间,阅读率分别达到了82.5%、38.5%,卫生间则以32%的比率紧随其后。在外面,咖啡厅与书店则成为人们最心仪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了41.8%和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