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饭店旧址用于建设多功能复合型文化艺术空间,晋江会馆将变身为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聚顺和栈南货老店将开设糖果主题阅读+糖果体验空间……4月14日,拥有丰富文物资源的北京市西城区首批6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招标结果落地。
据介绍,北京市西城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一般文物179处。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工作,共计启动52处,总投入45.27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52处2042户中的1876户腾退,总体腾退比例达92%,其中完全腾退项目32个,使得一批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解放出来。
文物腾退后如何合理利用?记者了解到,2019年,西城区率先进行尝试,出台《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在政策层面对文物的活化利用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腾退文物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据了解,西城区首批活化利用计划发布于2020年1月,共有34家机构提交了53个项目申请报告。西城区按照活化利用预审工作要求,最终确定了44个有效项目申请报告。通过对项目利用方案中申报单位综合实力、项目管理团队相关运营经验、文物建筑使用策划、实施规划等方面综合预审,确定了14个利用方案入围专家评审。经专家最终评审,共有6个文物建筑确定了利用单位及利用方向。
今天签约的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共有6处,包括歙县会馆用于建设中英金融与文化交流中心;晋江会馆用于建设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梨园公会用于建设京剧艺术交流传播及孵化中心;西单饭店旧址用于建设多功能复合型文化艺术空间;聚顺和栈南货老店用于建设糖果主题阅读+糖果体验空间;新市区泰安里用于建设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孙硕指出,此次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项目的整体推进,通过公开透明的探索方式,以开放的姿态广集社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文物利用。这种方式体现了政府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
“参与主体也更多元化。”他表示,本次参加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的34家机构类型多样,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混合所有制企业,还有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区属企业等。一批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西城区文物保护利用中来,更有利于实现让“文物活起来”。同时,强调了文物利用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项目策划方案不仅要充分展现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还要进行成本核算和风险评估,以确保项目运行的可持续性。
孙硕指出,西城区将让文物合理利用成为老城复兴的亮点,让文物建筑“活”起来,使其真正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将继续探索创新文物活化利用的实施路径和制度保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应用到更多文物空间的合理利用上;将注重文物活化利用的效果监管,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使文物利用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