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票友往事 热爱京剧的那些人

2021-04-14 16:31:08

来源:互联网

60年前,我小时候住在胡同里的人们要想接触文艺,无非是听话匣子里的评书和瞧身边的票友票票戏。

暑假里的夜晚,小学校操场上高灯明亮,一出彩唱“法门寺”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身高魁梧的“切糕杨”、杨开泰扮演的大花脸刘谨天生就有派头。尤其他的定场诗:“腰横玉带紫罗袍,赤胆忠心保皇朝”时的骄横、和霸气一览无余。扮演贾桂的小花脸是由胡同里头“坛子杨”杨二巴,在台下这二位可是叔侄。今天,七十多岁的杨二巴跪在尘埃开始念状:“据状民女宋氏巧娇,许配世袭指挥傅朋为妻,尚未合卺。忽闻氏夫遭飞祸,赶急查问事的情由,方知氏夫因丁忧未受职,现已服满.……”大段大段的贯口出于七旬人之口,惹得场上掌声雷动。更有意思的是台上主仆的现挂,刘谨说,念这么一大通不带打磕巴的,这是吃了多少好处费呀?贾桂说了,孩儿呀,孩儿呀别昧着良心说话了,你二伯就是一卖坛子卖碗的,谁往我这打钱呐。全场又一次响起掌声。

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清廷调徽班进京,这就是京剧的前身。开始时,京剧只在宫庭里流行,引得达官贵族的喜爱、摹仿,八旗子弟凭清庭发给的”龙票”到各地演唱,不取报酬。后来扩展到民间了,就把这些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200多年来,广泛发展在民间形成了有京剧就有票友的局面。这些人从心里喜爱京剧,不收取报酬,只要有机会票出戏,就跟喝了蜜似的甜。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住东城区南池子,偶尔去景山公园晨练,那里小上的亭子旁常围着一群戏迷。大伙都喜欢七十多岁的范先生唱的麒派戏:”我主爷起义在芒砀,拢剑斩蛇天下扬……”老人那做、那念和唱腔颇具麒麟童的风彩。

我在牛街住的街坊,名票杨永树先生(已故)就是学者型票友。第一次见他唱戏是1986年春天,在月坛公园的舞台上。那天他演的是《状元媒》里的柴郡主,俊美的扮相,飘逸的身段,甜美的唱腔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太棒了!这就是张君秋大师的风彩,真是太棒了!

在1986年的”首届京昆票友电视大赛”上,年届五旬的杨永树一鸣惊人,以一段《女起解》将张派美、脆、娇、甜的神韵发挥的淋漓致尽,一举夺得了青衣组的第一名。他还先后获得“北京国际京剧票友大赛”金龙奖,“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十大名票之首,中央电视台第一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金奖。杨永树在恩师张君秋的点拨后,演唱水平日益精进,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票友之一。

作为票友大都是从年轻时锤炼而成,本职工作是北京塑料厂职工的杨永树,在厂子里是业余京剧队的大梁。他们演出的《龙凤呈祥》《法门寺》《玉堂春》红遍了半拉北京城。

在京城另一位名票金福田也已去世了。我还是八十年代初在三里屯穆斯林餐厅见过金先生的。他那潇洒的台风和唯妙唯肖的”马连良”唱腔,令人一见如故。金福田8岁时入中华戏校学习了7年。进入晚年的金先生在历届票友大赛中屡获首房。广受戏迷和观众尊敬的马派名票。金福田生前执著”马派”几十年,他从小就热爱“马派”,老先生7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起五更,喊嗓子,练腰腿,到了晚年东城区文化馆支持下,为他专门举办了金福田马派艺术专场。请老先生上演了《十老安刘》《苏武牧羊》《清风亭》和《串龙珠》等马派名剧。没有想到这竟成了金先生的绝唱。

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把京城的戏迷憋的够呛,刚一放开线下演出就有业余剧团登台给观众送来好戏。北京国声京剧团团长杨秀丽便率队来到朝阳区乐成恭和老年公寓,为这里的老年人表演了京剧经典剧目《四郎探母》,并为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台上演员精彩的唱腔,优美的身段不断博得白发老者的掌声和叫好声,让他们欣赏了一出高水平的演出,过足了戏瘾。

这只是朝阳区敬老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据了解,北京国声京剧团成立于2009年11月,该团是在朝阳区人民政府扶持和区文委指导下的一个高水准的京剧艺术团体。北京国声京剧团的主要演员有的是京剧名家的亲传弟子,有的是京剧名家的学生,均具有多年京剧演唱、演出实践经验,在历次北京市以及全国性的京剧大赛中获得多重奖项。

北京国声京剧团建团至今,身影遍布朝阳区各个角落,为基层群众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同时随着国声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世纪剧院等进行了大型展演,其中既有若干整本大戏,也有众多折子戏,还有大型京剧交响音乐演唱会和红色经典专场演唱会,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国声京剧团高水平的演出,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 京城 票友 往事 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