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式褂子,手托一把紫砂壶,脚踩一双黑色布鞋,眼前的陈佩斯,和观众深刻印象中那个吃面条的“陈小二”,已经有了快30年的“代沟”,除了发型没变。
观众最近看到久未谋面的陈佩斯,是在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上。海报上的三位导师——陈佩斯、英达、郭德纲,他站C位,胡子已经花白,歪着脑袋笑着伸手指着你,依稀还是那个“陈小二”。
陈佩斯说:“我其实还是演员,只是一个老演员,在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演员。”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喜剧竞演类综艺比较多,你觉得这类综艺能真正发掘出适合喜剧舞台的演员吗?
陈佩斯:人类的“笑”这个行为本身有一定被动性,有一个刻意的目标——为了达到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假如我是“笑”的实施方,观众是接受方,那么我的实施就必须在观众接受的前提下才能运作。所以,接受方特别重要。
而屏幕前的观众都是未来的接受方,他们的成长特别重要。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节目。节目是为他们准备的,这个逻辑要摆正了。说我要通过《金牌喜剧班》多培养几个喜剧继承人,对,也不对。演员的进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众媒体把正确的喜剧观念传下去。大家都明白了喜剧是怎么回事,这事儿就好办了。
中青报·中青网:那大众媒体向广大观众传达的应该是怎样的喜剧观念呢?
陈佩斯:不是喜剧有多重要,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特别重要,所以喜剧的“笑”很重要。我们经常谈什么样的笑是高级的或者低级的,我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人群必须有效。
中青报·中青网:你认为当下喜剧创作存在什么问题吗?
陈佩斯:喜剧,第一目的是让观众笑,但它不是绝对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得完成创造的方法、讲的故事……等等这些创造笑声的东西。如果你不能让观众笑,那么思想性就更提不上了,高度也是攀不上去的。
但是,现在有时候会过度强调思想性,用“高度”来指导创作,这就坏了,顺序给颠倒了。因为有的思想性很强的东西,未必适合舞台的表现、戏剧的表现和艺术的表达。所以我还是建议,创作和思想性一定要统一,千万不要把目的当成方法。
但同时,我觉得现在的喜剧创作,不太注重结构,不太注重讲故事,更多的是想着抓包袱,把创造笑声放在了一个太高和绝对的位置,这个也是问题。
创造笑声是我们一个出发点,但不是创作的手段。因此,我希望年轻人能更多关注一些喜剧的方法论,在方法之前还要研究喜剧的本质、戏剧的本质,从这些东西出发,再去思考怎么创作。
中青报·中青网:你认为高级的喜剧表演应该是什么样的?
陈佩斯:我不认为“高级”二字只适合表演,因为好的喜剧表演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好的喜剧作品之上的。没有好作品,好的喜剧表演不可能出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喜剧艺人要更多关注喜剧的文学创作,然后再谈表演二字。
我个人认为,高级的喜剧首先是故事的结构,第二是方法的应用,第三是有思想的高度,这三者统一,就能成为好的、所谓的高级喜剧。为什么叫“所谓的高级喜剧”呢?因为其实没有什么高级和低级之分,只有好的、不太好的、不好的这个区别。
中青报·中青网:《金牌喜剧班》引入了“师承”的概念,除了传统的小品、相声,还涵盖戏曲小品、音乐剧、木偶戏、魔术戏剧……你发现好的喜剧演员有什么共性吗?
陈佩斯:人群是多样的,没有对错高低,喜剧也是,不能因为下里巴人忽略阳春白雪,也不能因为阳春白雪而否定下里巴人的存在,我觉得应该是多样性的。但多样性是多,不能错,不能是低端的东西。
中青报·中青网:在舞台上和在镜头前表演,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陈佩斯: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在综艺节目里,是不准确的观演关系,真正的观演关系一定是在同一空间的,而且大家愿意来开心,不是为了其他某种目的。所以,综艺的观众是虚拟的,花钱走进剧场的观众是真实的,演员和观众的交流也是真实的。
中青报·中青网:那你会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吗?
陈佩斯:没有,我还是一样,目前我在不真实的环境里表演得仍然很少。此前的那些小品,也都是经过和观众上百场真实的切磋打磨后,才去镜头前表演,我是按照面对真实的观众去表演的。
现在虚拟的观众越来越“专业”了,这对演员也是个挑战。在一些综艺节目中,演员的表演还在铺垫的过程中,还没有进入喜剧的情境,还没有到达高潮,观众就开始鼓掌尖叫。这种场景,让我觉得非常奇怪——台下比台上还“专业”。演员如果在这种场子里演多了,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了。当时我和朱时茂在台上演出,就对副导演说,你不要“领掌”,这对我来说就像骂人一样,哄我呢?!
中青报·中青网:你现在有各种身份,但你说自己仍然是一个老演员,那你接下来会做什么?
陈佩斯:只要演得动,还是在舞台上,还是会给观众带去直接的东西;演不动了,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