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离开人间已近半个世纪,但她的艺术创造仍在开花、结果。
春雨绵绵中,晋剧“丁派”传人和众多戏迷26日相聚山西太原,追忆影像中的大师芳华,体味余音绕梁的韵律。
当天,“芳华永在——晋剧大师丁果仙历史影像展”在太原市南肖墙关帝庙开幕。春雨中,和繁华商业街一步之遥的关帝庙低调质朴,门口带着时代感的海报却显出独特气质。
当天展出的100多张图片中,既有丁果仙的定妆照,也有生活照、活动纪念照。驻足展厅,一张张散发着年代感的图片拉着观者重回过往:“画上油彩、穿上戏装的丁果仙英姿勃发”“脱下戏装、换上便服又是一副温和婉约的模样”“拜齐白石学画,和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名伶交往”。
山西是中国戏曲摇篮,晋剧是其中代表。成名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丁果仙因开创“丁派”艺术,成为晋剧绕不开的人物。从1972年离世至今,丁果仙已走了49年,但“丁派”艺术代有传人、余音绕梁。
当天,丁果仙徒弟、现年82岁的武忠登台献艺、缅怀恩师。
“我的恩师走得太早了,她要是能多活几年,我们还能把她宝贵的艺术多继承一些。”追忆恩师,武忠几度哽咽。
站在临时搭建的简陋舞台上,武忠颤巍巍喊出:“你的弟子来看望你了!”随即不能自已。
台下观众在安慰台上老者的同时,发出“唱一段”的请求,而武忠也并未让戏迷失望。稍稍稳定情绪后,武忠携手一位晋剧票友献上一段《五女拜寿》。
春雨下得细密,演出仍在继续。在“丁派”传人身上,“戏比天大”的古训依然在延续。此时,原本熙攘的商业街区人流稀少,或高亢或婉转的唱腔在雨中忽远忽近地传扬。
“丁果仙创造的‘丁派’艺术从唱腔、念白、表演等方面对晋剧大胆革新,将晋剧推向一个新高峰。”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谢涛说,半个世纪以来,晋剧艺术后继有人,一大批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