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会议,能聚集像钱理群、陈平原这样的文学大家?

2021-03-28 10:45:48

来源:互联网

什么样的会议,能聚集像钱理群、陈平原这样的文学大家?

答案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

26日的现场名家云集,一众著名学者在九十岁的乐黛云面前自称学生,她的学术人生更是予人诸多启示。

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剪影

“今年我九十岁了,在北大七十二年。我与北大血脉相连,这里有我的老师、我的亲人、我的学生们。我爱北大,爱她美丽的校园,爱她自由创新的精神。我深深感谢命运给予我的一切,光荣和卑屈、骄傲和耻辱、欢乐和痛苦、动荡和宁静……”在书中开篇《九十岁感言》中,乐黛云如是写道。

在发布会现场,轮椅上的她看到这么多老熟人,也是非常开心,“我写书的原则是,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真话一定要讲,可能讲得不好。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谎话一定给挑出来告诉我,就很希望听听大家的批评指正。”

乐黛云先生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鲶鱼”。

乐黛云先生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运本来很可能安排她去担任北京市领导人彭真的秘书,但她更喜欢学术;机缘也曾经使她可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她选择了留在学校。

50岁上路大器晚成

人生的关键是选择,乐黛云坚信,“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在学术人生分享会环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风趣地说道:“据说,乐老师的学生包括了好几代人。如果这样划分的话,那么,我应该算是第一代的老学生了。乐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思想的自由、开放和活跃,和我们读书时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是相当融合的。”

“50岁上路到今天,40年来,乐老师没有停下来,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如果说50岁才冒头那是时代的缘故,个人其实是很难把握大的时代风潮,细看履历完全可以清晰看到她是如何奔跑,包括50岁出国念书、50岁才开始真正的英语学习写作训练诸如此类的。“有时候学生说来不及了,我说没什么来不及,你看乐老师,从50岁才真正登上学术舞台,今天的孩子们二十岁、三十岁就说太慢了、太晚了,完全不是这样的。”

在陈平原看来,《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不仅是乐黛云一个人的自传,也是近代史的一个侧面。

九十年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乐黛云先生将自己一生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

关键词: 什么样 会议 聚集 钱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