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再看《阿凡达》,少了些震撼,更多是感动!”近日,电影《阿凡达》重映不仅引发广大影迷关注,也唤起了不少观众第一次体验3D电影的感受,“身临其境”“弥补了当年家乡县城没有3D影院的遗憾”……《阿凡达》此次重映,市场表现与当年席卷全球、万人空巷的局面已不可同日而语。
“十年前《阿凡达》登陆中国,是在它成为世界电影技术标杆的情况下引进来的。这十年,中国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侯光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十年是中国电影从规模到质量发展最迅速、引进技术最便捷、效益最高涨的时期。这十年我们完成了电影大国的构建使命,开启了电影强国新征程。”
厚积薄发、丰沛高质、全面发展
今年春节,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表现可谓“牛气冲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电影票房同比下降近70%。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大幅回升,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十年前《阿凡达》创造了全球票房新纪录,也是在同一年,中国电影市场首次进入百亿市场行列。”侯光明表示,这样的票房景象对中国电影人是有触动的,也是有吸引力的,“我们看到了世界电影最顶尖的技术,看到了单部影片的票房潜能。我们开始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以及研究自身应该有的技术,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
“中国电影票房总体量从2010年百亿元到2019年600多亿元,十年来增长了6倍,这在人类电影史上是空前的。”当年《阿凡达》的上映开启了全球3D电影的热潮,也带动了电影技术流。侯光明表示,在电影技术创新方面,十年来中国电影由跟跑到并跑,甚至在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经全面进入了世界电影第一阵营。”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16年春节档,《美人鱼》将中国电影市场单片票房带到了30亿元量级。不到一年,“奇迹”再度上演。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战狼2》最终票房冲高至56.91亿元,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单片最好成绩。此后,《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国》《唐人街探案》系列等优质国产影片,纷纷挤进内地票房影史前十,彻底打破了与进口影片分庭抗礼的局面。更振奋人心的是,从2016年到2019年,国产影片票房占比呈现出整体增长的趋势。
“国产影片的质量和号召力已经超过进口影片了。从票房排名来看,前十部有九部是国产影片,这和观众的需求反馈是一致的。”UME影院管理集团运营副总监、华北区区域总经理蔡晓雪表示,优秀的国产影片或凭借高工业规格的制作赢得市场,或依靠扎实的故事与人物赢得观众的掌声。“尤其是近两年涌现出的高口碑现实题材影片,既和观众形成情感共鸣,又讲述了新时代下平凡人的社会百态,格外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市场的青睐。”
十年来,中国电影人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之路,新主流电影花开不断,观影条件和环境的飞速发展也体现了中国气派。“2009年,中国的银幕数量只有4723块,且当时全国3D银幕不过700块。2016年,中国就已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国家。2020年,全国银幕数量仍保持增长趋势,高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影院建设中,这都为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侯光明表示。
在蔡晓雪看来,这十年中国观众也在不断“升级”,“过去看电影首选交通便利的商圈,现在观影效果好才是硬道理。中国巨幕、CINITY、IMAX、杜比全景声、高帧影院等,国内影院建设的差异化给了观众更优质丰富的视听体验,所以观众自然要选择观影条件更好的影院。”
技术精湛、激发活力、勇攀高峰
2021年春节档,《刺杀小说家》用动作捕捉和虚拟拍摄等技术完成了一部“不一般”的视效电影。相比较前几年中国电影的特效而言,二者已经是云泥之别了。从《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到中国首部IMAX 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电影人一路追赶世界先进电影技术。
谈到中国电影为何要努力推进电影工业化时,侯光明表示,10年来面对世界先进电影技术的冲击,中国电影产业整体上完成了电影大国的建构,并正在向电影强国迈进。“这10年间取得的标志性进步,便是我们初步建立了一套中国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而电影的工业化体系,其最大特征就是生产的规模化,流程的标准化,制作的智能化,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合作的国际化。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在国际电影产业中真正进入第一梯队。“
“当然,电影工业化也是不断提出新标准的过程。”侯光明表示,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展望未来,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我们要清楚,电影艺术是伴随技术发展而前进,电影技术又依靠创新来推动电影工业化。实现中国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电影工业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十年间,中国电影在产业和市场层面的高速发展令国人惊喜、世界羡慕。“取得这一成绩,靠的是电影界团结一心、齐心合力,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观众对电影的热爱,以及打造出了中国特色的新型电影发展模式。”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