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特型演员,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都与毛泽东同志相近,从2010年起就先后在《铁肩担道义》《毛泽东》《秋收起义》《伟大的转折》等多部电视剧中扮演毛泽东形象,被誉为“伟人专业户”;同时他的戏路不止于此,他曾是2008版《鹿鼎记》中光明磊落的杨溢之,《新神雕侠侣》中聪明机敏的冯默风,也曾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的不靠谱好丈夫南海,他就是“85后”青年演员侯京健。
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侯京健再次扮演青年毛泽东。
谈角色
“如何把握不屈服的精气神是挑战”
北青报:您在此前已经扮演过8次毛泽东了,您对于这个角色的驾驭是否已经驾轻就熟,可以轻松表演呢?
侯京健:我其实也演过毛泽东同志的很多阶段。这部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毛泽东同志出场的那场戏,我当时心里有个想法就是说,这个表演不能那么简单,跟以往的表演不太一样。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同志有一股求学的韧劲儿,这也造就了他独特的性格魅力。当面对一些困难时,主席身上那种不屈服的精气神如何去把握,这对我来讲其实也是一个挑战。
北青报:在这部剧中塑造的形象和以往差别在哪?
侯京健:这部剧的时间线是从1915年开始,毛泽东同志那时候还在湖南上学,到后来的去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认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接触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他的思想启蒙、转变全都体现在这一时期,所以尺度拿捏非常重要,需要诠释的情绪变化也非常丰富。毛泽东同志到北京以后与李大钊同志的交集是最多的,他们之间在一起探讨最多的就是中国的命运。我印象很深的一句台词是“我”问李大钊“先生,那您找到那个药方了吗”,大钊先生回答“还没有,不过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一句话毛泽东同志豁然开朗,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大钊先生也可以说是毛泽东同志的引路人。
谈出场
“路崎岖无比,踏开死水,迎接风雨”
北青报:拍摄时有没有什么让您难忘的事?
侯京健:说实话其实每一场戏都是难忘的。我举一个例子吧,就是“我”出场的那个场景。剧组调集了接近600人的场面,170米长的一个街道,组织了大量的摊点。毛泽东同志一出场是下雨天,所有的人群都是往这边去的,只有“我”一个人逆向行走。这么简单的一条街,首先看到了小商小贩,再往前走,就是有卖孩子的,再往前就有穷人要饭的,有军阀骑着马来冲击百姓的,整个这一条街,就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百态和不公。
北青报:拍摄时遇到什么困难吗?
侯京健:淋雨那场戏,从早上8点多钟起来,一直拍到没有天光,大概十多个小时就没有再换过衣服。因为我们讲究就是还原,讲究的是细节,如果我把这衣服脱下来把它晒干了,再次喷水再次洒水……每一场戏我们抠得都非常细致,每一个镜头都非常走心,所以在整个拍摄过程之中,还是比较辛苦的。
北青报:您怎样解读毛泽东出场的那组镜头?
侯京健:在剧情中,伴随着观众的热烈期盼,青年毛泽东正式登场。他迎雨奔跑,踏水而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泥泞污浊,但是,被青年毛泽东一脚踏开,不复存在。冒雨前行,象征着他不畏艰险、毅然无惧,同时也意味道路曲折、崎岖无比。不过,此时的毛泽东,显然已经找到了踏开这一沟死水、迎击这一场风雨的办法,那就是他的怀中夹着《新青年》。
谈拍摄
“实打实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剧组要求”
北青报:您对导演张永新是什么样的印象?
侯京健:虽然这是我和张永新导演的第一次合作,但是同为山东老乡,我们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感。在电视剧还未开拍前,导演就领着我们所有演员聚在一起通读剧本,分享对角色的理解。哪怕是没有台词的演员,他都会认真地去沟通、去感受,使每个人物都合理化。
北青报:您拍戏秉承着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呢?
侯京健:我觉得是实事求是吧。我和导演说过,他们可以给我提任何要求,我实打实地、不折不扣地贯彻和落实剧组的要求。当然整个剧组也非常敬业和专业,安源煤矿的那场戏大雨如注,其中有一部分的雨是真实的雨,就已经下得山坡上全是泥水了,而且演员全部要化成重妆,所谓的重妆就是,涂抹得除了眼白和牙齿是白的,其他全是黑的。在这么一个环境下,我们全组没有一句怨言,大家淋了接近4个小时,就为了拍这样的镜头。
尽管已经多次演过毛泽东,侯京健并不排斥被“标签化”。他表示所谓的“型”是观众给的,他并没有把自己框在某个形象中。“如果被贴上标签,说明演得很传神,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其实是一种肯定。”每一次演毛泽东同志,他都能从自己的表演中找到不足和可加强的地方,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另外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