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梅花路”背后故事多

2021-02-24 09:31:35

来源:互联网

最近,颐和园的蜡梅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其实,梅花和蜡梅一直是颐和园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颐和园还要进行“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今年春节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颐和园第十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改为了网上“云播”。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与北京青年报一起携手,将这份梅花大礼送给了全国观众。直播中,颐和园秦雷副园长、颐和园盆景技艺传承人刘伟、东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联瑛等多位专家带领大家线上赏两梅,了解梅花的文化与历史,共庆新春佳节。

聊梅 乾隆时期开始地种梅花

颐和园副园长秦雷说,“对于很多北京市民来说,来颐和园赏两梅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秦雷介绍,黄河以北的冬季太冷,地栽的梅花很难成活,古时文人雅士在北方赏梅,只能选择盆景的方式。直至清代乾隆时期颐和园(当时为清漪园)才开始地种梅花,乾隆三十多年的时候开始把梅花在北方试种,如今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即便在冬季寒冷的北京,地栽梅花也能成功成活,并在春天绽放与游客们见面。

不过,在冬日欣赏盆景依旧是一大乐趣。颐和园花卉园艺研究所所长刘伟向大家介绍了位于延庆区的花卉园艺研究所,往年这里所培养的植物会被搬到颐和园,供游客和市民欣赏。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游客们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云游览”。

相较北京冬季户外的天气,棚内的温度更加温暖,一进门就花香扑鼻。金黄色的蜡梅盆景,粉红深浅不一的梅花盆景,一株株生机勃勃。所内的每一盆盆景都经过技术人员科学精心的照顾,研究人员根据花的状态、特色、气质为每一盆盆景都起了名字。

“盆景是一种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刘伟所长讲解道,“每一株盆景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古人赏梅、爱梅,画梅、写梅,梅花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秦雷副园长介绍道,“中国服饰中会采用各式的梅花图样,我们取名时会用梅字代表美好寓意,同时梅花也被用在许多宫廷器物上。”

秦雷副园长带着记者来到了颐和园文物盆景的展厅中。古代的工匠、宫廷技师们想把梅花的形象长久地留存下来,于是创作了用玉石做成的梅花盆景。颐和园中展出的这一对梅花盆景题材选取了中国神话中耳熟能详的八仙过海为王母娘娘祝寿的题材,制作精美。骨雕做成八位仙人,银片做成坡道海水,金漆做的树干,宝石做的梅花,栩栩如生。

乐寿堂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寝宫,她有时也会在这办公,接见大臣等,院落门前摆着几个大型铜器,秦雷副园长介绍说,其中就有一对身上雕刻着五瓣梅花的货真价实的“梅花鹿”。

赏梅 以梅做插花传递文化表达

在云播过程中,颐和园的王爽博士为大家展示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表达形式——插花技艺。古时宫廷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绘画,包括乾隆皇帝本人也画过这种博物类型的绘画,画中将时令的花卉拼插在一起,不同的花卉组合在一起也代表了文化的追求和表达。

“柿子和如意象征事事胜意,佛手寓意福寿,梅花寓意不畏严寒生生不息,”老师们选择了传统的象征着平安团圆的器皿,结合水仙、蜡梅、兰花、梅花等有着美好寓意的冬季时令花卉,完成了“玉堂春富贵,两梅贺新春”的插花作品。瓶内花团锦簇,每一株花卉都有着美好的象征。这个作品通过网络继承和发扬民族情怀,也向所有人送去了美好的新春祝福。

在此次线上展览的讲解中,也特地请到了北京有名的文化专家、东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联瑛老师一同讲解介绍梅花。“中华民族也曾历经苦难,但却依然坚韧不拔,梅花也是如此。”许联瑛老师介绍道,“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人爱梅,爱的不仅是花形花香,更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爱梅种梅,为梅花写诗作画,将南方的花卉北种,种种行为中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扬,也饱含着国人的智慧与科技的进步。

弄梅 化梅花妆、包梅花饺子

此次迎春文化展也专门邀请了小朋友们参加。颐和园宣教科的黄璐琦为大家介绍了源于古代的寿阳公主的“点梅妆”,小朋友们在新春来临之际,眉心画上了漂亮精致的“梅花”,朵朵梅花形态各异,绽于眉间时喜庆吉祥。

颐和园设计室的胡春伟还教授小朋友们画梅花,墨色的枝干铺开,几朵红梅跃然于纸上。胡春伟老师耐心地教导小朋友们如何沾墨,如何运笔,小朋友们体验的不光是画梅花,更是一次对于中国传统国画的难得体验。

过年期间另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就是包饺子。不过,这次颐和园的何蕾带领小朋友们包的可不是普通的饺子,而是漂亮的“梅花饺”。用紫甘蓝的汁液加上柠檬汁,酸碱的变化使得汁液的颜色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粉色。用粉色的面团加上豆沙馅,捏出漂亮的五瓣梅花的形状。除了梅花之外,中国人关于吃食的智慧与艺术也在小朋友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 颐和 梅花 背后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