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春节 展一展庚子眉梢 扬一扬辛丑微笑

2021-02-09 16:46:23

来源:互联网

来源标题:人物 | 展一展庚子眉梢 扬一扬辛丑微笑

新春佳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北京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活动。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一直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长,必然活动内容就十分丰富。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俗活动接踵而至,这不仅是老北京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民风民俗的集中释放和展示。

这些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最终形成了较稳定的习俗,体现在礼仪形式中。而这礼仪形式,蕴藏的是我们民族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孔子说“礼养德”,意思就是礼仪形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春节是红火的、热烈的,饱含着对平安、团圆、幸福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很多礼仪习俗逐渐淡化,新的民风民俗形成。虽然外在形式可能不一样,但传统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是不被动摇的,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脉,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我写下《北京的春节》这些文字并画出这些画作的原因。

庙会上的大糖葫芦

和小糖葫芦可不一样

以前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北京南城琉璃厂会有厂甸庙会,一年仅一次。卖的东西很有特色,很多是平日里买不到的。

厂甸庙会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尤其是孩子。孩子们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到十五必定会缠着大人,择日去逛厂甸。厂甸可吃可玩儿可看的东西多了去了,但又好吃又好玩儿又好看的,就得数大糖葫芦了。

说起糖葫芦,现在的孩子大概只知道冰糖葫芦,大糖葫芦与冰糖葫芦不同,首先特别长,最长的六尺,最短的也有三尺。选大个的山里红去核,用长长的荆条串起来,表面刷上熬化的白饴糖。白饴糖是用麦芽和小米为原料制成的糖,和关东糖是同一类。制作时用刷子蘸上饴糖,刷在串好的山里红上,最后还要在顶端粘上粉红色或绿色的三角形小旗子。小贩在大箩筐上支起上面钻好圆形孔洞的木架,把大糖葫芦插在孔洞里,小旗高高地迎风摇摆,十分耀眼,也是厂甸的一大标志。

大糖葫芦是孩子们的最爱,选一串最长的扛回家,心里那份快乐就别提了,我现在一想起来,那场面那心情仿佛就在眼前。

厂甸大糖葫芦的观赏和娱乐价值超出了它的食用价值,为什么要把它做得那么长呢?主要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以烘托节日气氛。为什么不蘸冰糖而是刷上白色的饴糖呢?因为这么长的葫芦是没法儿蘸冰糖的,只能用刷子刷上饴糖。

大糖葫芦让孩子高兴了,但它吃起来很不方便,那么长,得用手一个一个撸下来放在盘里才能吃。春节期间,鸡鸭鱼肉吃得比平时多,作息又不规律,很容易上火,闹消化不良,吃这大糖葫芦,是助消化、宜健康的。

史书记载,南宋光宗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材,却不见效。皇帝无奈,只好贴榜招医,一位民间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将山里红与红糖煎熬,每餐饭前吃五到十枚,半个月后病就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皇帝大喜,命如法炮制,就做成了后来的大糖葫芦。它在厂甸庙会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孩子图的是玩、乐、吃,大人图的是有消食健胃作用,两拍合一,就成必买之物了。

茶汤

名为茶汤,其实和茶并没有关系

每到春节,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厂甸庙会,五行八作,各种娱乐、小吃都在此设摊搭棚。北京的小吃在这儿也大集合了,艾窝窝、豌豆黄、炒扒糕、灌肠、豆汁、驴打滚、果仁奶酪等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卖茶汤和油茶的。

卖茶汤的那个龙嘴大铜壶,通体金光锃亮,壶身铸有游龙,壶嘴是一个龙头造型,龙口张开,开水就从龙口中吐出。龙头上面系着两朵丝绒质地的红球,前后摇动,十分生动有趣。

这个大铜壶也是卖茶汤的招幌,它净重就有九公斤,可以盛四十公斤水。壶的中心是个烧煤的炉子,外面包着壶体,当壶心炭火把水烧到沸腾时,铜壶旁的小汽笛就“呜呜”地叫起来,像是在招揽着食客:“快来碗茶汤吧!”

茶汤的原料是糜子面。做时先将糜子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两个多小时,捞出控干水分,上碾子磨成面,再用细箩筛成糜子面。

茶汤摊上的大瓷盆盛着满满上尖儿的糜子面,小贩取一个瓷碗,用勺子舀两勺放在碗中,先倒入一点儿温水,用小铜勺快速搅成稀浆状,然后一手托碗,一手握住壶把,将壶推搬至倾斜,壶内的开水顺着龙头壶嘴儿快速冲到碗中,这时小贩马上又将碗向下拉到二尺多的距离,这是为加大水的冲力,使碗中的面浆冲翻上来,受热均匀。随后他又迅速把碗向上提拉接近壶嘴儿,右手将壶拉回,原位平放好。整个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真是一门技艺啊!

面糊在一瞬间被冲成杏黄色的茶汤,接着把碗倒过来朝下,茶汤下坠挂在碗边。小贩用手拍动,可使碗里茶汤松软,最后撒上一层红糖,中间撒上一点儿白糖,再加上点儿糖桂花、金糕丁、青梅丁,又好看,又提味儿。

制作茶汤和沏茶相似,所以名为茶汤,其实和茶并没有关系。

卖茶汤的都兼卖“油茶”。油茶是用牛的大棒骨中的骨髓炼成油,和白面粉一起炒制的。我小时候就曾到市场买回牛棒骨,回到家用锤子击碎,取出中间圆柱状的牛骨髓,先用铁锅加热炼成油,把渣滓捞出,再将面倒入油锅中不停翻炒,炒至微黄色即可。

冲制油茶的方法和茶汤相同,也要放红糖、白糖等调料,但油茶有一种牛油的香味。这是高油脂、高糖的甜食,尤其在冬季,喝下一碗油茶能使人浑身发热,并且很有饱腹感。

祭灶

灶王爷如何上天?二十三晚上来看祭灶仪式,就明白啦

腊月二十三祭灶,是迎接春节的序曲。所谓“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民间祭灶的风俗。旧时,差不多家家厨房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灶王龛一般设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神像,有的旁边还并排坐着“灶王奶奶”,两边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这表明灶王爷的地位,他的职责是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

在古代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从清朝始,帝王家于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也祭拜了。什么事儿都是上行下效,北方地区的百姓也就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祭灶是过小年儿的重要活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人,女人要回避。

祭灶王爷,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发展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自古以来,大家庭的厨房就是是非之地,婆媳、妯娌,说长论短,是最容易暴露人性的场所。

传说中玉皇大帝便派灶王爷守在厨房,观察一家人的表现。我小时候家里后院住着远房亲戚,我称为“七爷”的一家。七爷常说:“灶王爷看着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到年终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恶言行报告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将对这家人进行奖惩。”那时我也就五六岁,十分好奇灶王爷怎么上天?七爷说,二十三晚上来看祭灶仪式,你就明白啦。

好容易盼到了祭灶的日子,七爷上午就买回了关东糖和糖瓜。到了晚上,七爷郑重地把灶王的画像从佛龛上取下来,供在祭案上。祭案上的供品以关东糖和糖瓜为主。此外,还为灶王上天的坐骑准备了一碟草料和一碗清水。上香后,七爷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不好事少讲。”然后拿起关东糖,在灶口转几圈,待糖遇热融化的时候,马上往灶王画像的嘴上抹几下,又白又黏的糖饴就粘在了画像上。意思就是用糖粘住灶王的嘴,让他上天不能说坏话。我当时看了心里想:“粘住了不能说坏话,那好话怎么说出来啊?”但看着七爷庄严虔诚的面孔,和祭案上的灶王爷,没敢问,怕七爷和灶王爷不高兴。烧过香后,七爷把灶王画像连同一碟草料一块烧掉,烟灰腾空飞起,再把凉水泼在地上,灶王爷就这样升天了。剩下的关东糖和糖瓜,随后也让我们几个孩子分食了。

到了除夕夜,七爷又买来一张新的灶王画像,贴在佛龛上,意味着灶王爷又给请回来了,他将继续保佑并监督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除夕团圆饭

每道菜都有寓意

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除夕的年夜饭被称为“团圆饭”。老北京过去大多是大家庭,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四世同堂的。像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所描写的一样,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同吃、同住,当然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多了。

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员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除夕团圆饭,就是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因为每道菜都有寓意。

例如,必有一道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也喻示着“年年有余”;“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红烧五花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因为“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气,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那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与“祥”在古汉字中是一个字,“祥”就是祈福的意思;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意思是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

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选上好的白菜心,切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再倒上米醋、香油,既解油腻,颜色形状又像金元宝,图吉利。还要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糖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企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一大桌子的菜,每样都有说道儿,都是对生活的企盼,图的是吉利兴旺。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也寓意着新年发财。看这一桌子团圆饭,满满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记得那时候快过年,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除夕下午,全家动手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包饺子时,总是奶奶亲手和馅儿,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我们这些孩子兴奋地里出外进,把包好的饺子一屉一屉往厨房里运送。

待晚上餐桌上饭菜摆好,便要要按长幼就座,奶奶要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后是我们这些孩子。吃饭时也要奶奶先动筷子,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

饭后,我们打着灯笼在院儿里放鞭炮,要熬到初一凌晨,长辈给孩子发了压岁钱,我们也实在熬不住了,这才上床休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中入梦了。

初一拜年

“过年好”声不绝于耳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拜年一说,到唐代更加盛行,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到了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相互拜年。宋朝诗人郑刚中诗里就言道:“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可见这新春拜年,乃是开门第一件要事。

除夕守岁到交子时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后孩子们要换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齐、梳洗打扮。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

我小时候初一时要先给家中辈分儿最高的奶奶拜年,双膝跪地行叩头礼,祝奶奶健康长寿,然后依次给父母、叔叔、姑姑行礼。因家里长辈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长辈就都行作揖礼了。

作揖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诚、尊重,这不能错了,如换成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后上下摇动,上过头,下过膝,祝家中长辈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门,遇到街坊邻居,都要相互作揖道贺。“过年好”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

我家亲戚朋友多,去拜年时要在除夕前准备好礼物,在西四牌楼路西的“福兰斋”糕点,买好若干点心匣子。到每一家都不能空着手。除了点心匣子里的“细八件”,还要买一些茶叶、水果、酒等,提的东西因人而异。

初二就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了,那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见到外公外婆,先跪地叩头,口中还要说着祝二老长寿等吉祥话儿,外公外婆总是笑不拢嘴地夸奖一番。接着就给压岁钱。见到舅舅、小姨也要作揖行礼,大家其乐融融。到外婆家,是要留下吃午饭的。外婆家的年菜和我们家的可不一样,别有风味。我特别记得有一道素菜,是用豆腐丝和胡萝卜丝加上各种作料炒制的,晾凉了撒上熟芝麻,端上饭桌香味扑鼻,太好吃了。

老北京拜年礼数可多了,男人见面相互左手抱右拳作揖,女人见面要右手按在左手上放在右侧腰间摇动,腿还要半蹲下,这个礼节叫“拜拜”。到了重要的亲朋家,先要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然后才向屋内各长幼依次行礼。

通过拜年,把一年中很少见面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一遍,增强感情,融入亲情,相互关怀,相互祝福,是老北京人际交往的极好时机。

新春佳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北京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活动。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一直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长,必然活动内容就十分丰富。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俗活动接踵而至,这不仅是老北京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民风民俗的集中释放和展示。

这些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最终形成了较稳定的习俗,体现在礼仪形式中。而这礼仪形式,蕴藏的是我们民族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孔子说“礼养德”,意思就是礼仪形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春节是红火的、热烈的,饱含着对平安、团圆、幸福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很多礼仪习俗逐渐淡化,新的民风民俗形成。虽然外在形式可能不一样,但传统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是不被动摇的,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脉,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我写下《北京的春节》这些文字并画出这些画作的原因。

庙会上的大糖葫芦

和小糖葫芦可不一样

以前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北京南城琉璃厂会有厂甸庙会,一年仅一次。卖的东西很有特色,很多是平日里买不到的。

厂甸庙会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尤其是孩子。孩子们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到十五必定会缠着大人,择日去逛厂甸。厂甸可吃可玩儿可看的东西多了去了,但又好吃又好玩儿又好看的,就得数大糖葫芦了。

说起糖葫芦,现在的孩子大概只知道冰糖葫芦,大糖葫芦与冰糖葫芦不同,首先特别长,最长的六尺,最短的也有三尺。选大个的山里红去核,用长长的荆条串起来,表面刷上熬化的白饴糖。白饴糖是用麦芽和小米为原料制成的糖,和关东糖是同一类。制作时用刷子蘸上饴糖,刷在串好的山里红上,最后还要在顶端粘上粉红色或绿色的三角形小旗子。小贩在大箩筐上支起上面钻好圆形孔洞的木架,把大糖葫芦插在孔洞里,小旗高高地迎风摇摆,十分耀眼,也是厂甸的一大标志。

大糖葫芦是孩子们的最爱,选一串最长的扛回家,心里那份快乐就别提了,我现在一想起来,那场面那心情仿佛就在眼前。

厂甸大糖葫芦的观赏和娱乐价值超出了它的食用价值,为什么要把它做得那么长呢?主要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以烘托节日气氛。为什么不蘸冰糖而是刷上白色的饴糖呢?因为这么长的葫芦是没法儿蘸冰糖的,只能用刷子刷上饴糖。

大糖葫芦让孩子高兴了,但它吃起来很不方便,那么长,得用手一个一个撸下来放在盘里才能吃。春节期间,鸡鸭鱼肉吃得比平时多,作息又不规律,很容易上火,闹消化不良,吃这大糖葫芦,是助消化、宜健康的。

史书记载,南宋光宗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材,却不见效。皇帝无奈,只好贴榜招医,一位民间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将山里红与红糖煎熬,每餐饭前吃五到十枚,半个月后病就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皇帝大喜,命如法炮制,就做成了后来的大糖葫芦。它在厂甸庙会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孩子图的是玩、乐、吃,大人图的是有消食健胃作用,两拍合一,就成必买之物了。

茶汤

名为茶汤,其实和茶并没有关系

每到春节,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厂甸庙会,五行八作,各种娱乐、小吃都在此设摊搭棚。北京的小吃在这儿也大集合了,艾窝窝、豌豆黄、炒扒糕、灌肠、豆汁、驴打滚、果仁奶酪等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卖茶汤和油茶的。

卖茶汤的那个龙嘴大铜壶,通体金光锃亮,壶身铸有游龙,壶嘴是一个龙头造型,龙口张开,开水就从龙口中吐出。龙头上面系着两朵丝绒质地的红球,前后摇动,十分生动有趣。

这个大铜壶也是卖茶汤的招幌,它净重就有九公斤,可以盛四十公斤水。壶的中心是个烧煤的炉子,外面包着壶体,当壶心炭火把水烧到沸腾时,铜壶旁的小汽笛就“呜呜”地叫起来,像是在招揽着食客:“快来碗茶汤吧!”

茶汤的原料是糜子面。做时先将糜子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两个多小时,捞出控干水分,上碾子磨成面,再用细箩筛成糜子面。

茶汤摊上的大瓷盆盛着满满上尖儿的糜子面,小贩取一个瓷碗,用勺子舀两勺放在碗中,先倒入一点儿温水,用小铜勺快速搅成稀浆状,然后一手托碗,一手握住壶把,将壶推搬至倾斜,壶内的开水顺着龙头壶嘴儿快速冲到碗中,这时小贩马上又将碗向下拉到二尺多的距离,这是为加大水的冲力,使碗中的面浆冲翻上来,受热均匀。随后他又迅速把碗向上提拉接近壶嘴儿,右手将壶拉回,原位平放好。整个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真是一门技艺啊!

面糊在一瞬间被冲成杏黄色的茶汤,接着把碗倒过来朝下,茶汤下坠挂在碗边。小贩用手拍动,可使碗里茶汤松软,最后撒上一层红糖,中间撒上一点儿白糖,再加上点儿糖桂花、金糕丁、青梅丁,又好看,又提味儿。

制作茶汤和沏茶相似,所以名为茶汤,其实和茶并没有关系。

卖茶汤的都兼卖“油茶”。油茶是用牛的大棒骨中的骨髓炼成油,和白面粉一起炒制的。我小时候就曾到市场买回牛棒骨,回到家用锤子击碎,取出中间圆柱状的牛骨髓,先用铁锅加热炼成油,把渣滓捞出,再将面倒入油锅中不停翻炒,炒至微黄色即可。

冲制油茶的方法和茶汤相同,也要放红糖、白糖等调料,但油茶有一种牛油的香味。这是高油脂、高糖的甜食,尤其在冬季,喝下一碗油茶能使人浑身发热,并且很有饱腹感。

祭灶

灶王爷如何上天?二十三晚上来看祭灶仪式,就明白啦

腊月二十三祭灶,是迎接春节的序曲。所谓“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民间祭灶的风俗。旧时,差不多家家厨房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灶王龛一般设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神像,有的旁边还并排坐着“灶王奶奶”,两边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这表明灶王爷的地位,他的职责是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

在古代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从清朝始,帝王家于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也祭拜了。什么事儿都是上行下效,北方地区的百姓也就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祭灶是过小年儿的重要活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人,女人要回避。

祭灶王爷,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发展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自古以来,大家庭的厨房就是是非之地,婆媳、妯娌,说长论短,是最容易暴露人性的场所。

传说中玉皇大帝便派灶王爷守在厨房,观察一家人的表现。我小时候家里后院住着远房亲戚,我称为“七爷”的一家。七爷常说:“灶王爷看着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到年终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恶言行报告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将对这家人进行奖惩。”那时我也就五六岁,十分好奇灶王爷怎么上天?七爷说,二十三晚上来看祭灶仪式,你就明白啦。

好容易盼到了祭灶的日子,七爷上午就买回了关东糖和糖瓜。到了晚上,七爷郑重地把灶王的画像从佛龛上取下来,供在祭案上。祭案上的供品以关东糖和糖瓜为主。此外,还为灶王上天的坐骑准备了一碟草料和一碗清水。上香后,七爷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不好事少讲。”然后拿起关东糖,在灶口转几圈,待糖遇热融化的时候,马上往灶王画像的嘴上抹几下,又白又黏的糖饴就粘在了画像上。意思就是用糖粘住灶王的嘴,让他上天不能说坏话。我当时看了心里想:“粘住了不能说坏话,那好话怎么说出来啊?”但看着七爷庄严虔诚的面孔,和祭案上的灶王爷,没敢问,怕七爷和灶王爷不高兴。烧过香后,七爷把灶王画像连同一碟草料一块烧掉,烟灰腾空飞起,再把凉水泼在地上,灶王爷就这样升天了。剩下的关东糖和糖瓜,随后也让我们几个孩子分食了。

到了除夕夜,七爷又买来一张新的灶王画像,贴在佛龛上,意味着灶王爷又给请回来了,他将继续保佑并监督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除夕团圆饭

每道菜都有寓意

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除夕的年夜饭被称为“团圆饭”。老北京过去大多是大家庭,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四世同堂的。像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所描写的一样,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同吃、同住,当然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多了。

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员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除夕团圆饭,就是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因为每道菜都有寓意。

例如,必有一道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也喻示着“年年有余”;“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红烧五花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因为“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气,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那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与“祥”在古汉字中是一个字,“祥”就是祈福的意思;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意思是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

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选上好的白菜心,切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再倒上米醋、香油,既解油腻,颜色形状又像金元宝,图吉利。还要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糖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企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一大桌子的菜,每样都有说道儿,都是对生活的企盼,图的是吉利兴旺。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也寓意着新年发财。看这一桌子团圆饭,满满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记得那时候快过年,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除夕下午,全家动手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包饺子时,总是奶奶亲手和馅儿,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我们这些孩子兴奋地里出外进,把包好的饺子一屉一屉往厨房里运送。

待晚上餐桌上饭菜摆好,便要要按长幼就座,奶奶要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后是我们这些孩子。吃饭时也要奶奶先动筷子,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

饭后,我们打着灯笼在院儿里放鞭炮,要熬到初一凌晨,长辈给孩子发了压岁钱,我们也实在熬不住了,这才上床休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中入梦了。

初一拜年

“过年好”声不绝于耳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拜年一说,到唐代更加盛行,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到了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相互拜年。宋朝诗人郑刚中诗里就言道:“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可见这新春拜年,乃是开门第一件要事。

除夕守岁到交子时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后孩子们要换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齐、梳洗打扮。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

我小时候初一时要先给家中辈分儿最高的奶奶拜年,双膝跪地行叩头礼,祝奶奶健康长寿,然后依次给父母、叔叔、姑姑行礼。因家里长辈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长辈就都行作揖礼了。

作揖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诚、尊重,这不能错了,如换成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后上下摇动,上过头,下过膝,祝家中长辈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门,遇到街坊邻居,都要相互作揖道贺。“过年好”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

我家亲戚朋友多,去拜年时要在除夕前准备好礼物,在西四牌楼路西的“福兰斋”糕点,买好若干点心匣子。到每一家都不能空着手。除了点心匣子里的“细八件”,还要买一些茶叶、水果、酒等,提的东西因人而异。

初二就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了,那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见到外公外婆,先跪地叩头,口中还要说着祝二老长寿等吉祥话儿,外公外婆总是笑不拢嘴地夸奖一番。接着就给压岁钱。见到舅舅、小姨也要作揖行礼,大家其乐融融。到外婆家,是要留下吃午饭的。外婆家的年菜和我们家的可不一样,别有风味。我特别记得有一道素菜,是用豆腐丝和胡萝卜丝加上各种作料炒制的,晾凉了撒上熟芝麻,端上饭桌香味扑鼻,太好吃了。

老北京拜年礼数可多了,男人见面相互左手抱右拳作揖,女人见面要右手按在左手上放在右侧腰间摇动,腿还要半蹲下,这个礼节叫“拜拜”。到了重要的亲朋家,先要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然后才向屋内各长幼依次行礼。

通过拜年,把一年中很少见面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一遍,增强感情,融入亲情,相互关怀,相互祝福,是老北京人际交往的极好时机。

关键词: 北京 春节 一展 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