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11月22日举行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在闭幕主论坛上作了题为“新征程上,如何走得又好又快又稳”的主旨演讲。
邓国胜教授认为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新征程上中国的基金会如何走得又好又快又稳。
自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我国内地第一批基金会成立到现在,正好四十年。中国有句古语叫“四十不惑”,意思是经历了许多,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四十年,中国基金会行业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也到了应该有行业的集体意识、集体判断力的时候,知道基金会行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2021年,是中国基金会下一个四十年的起点,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的主题定位为“新征程”,他的理解是希望通过论坛的研讨形成行业共识,探讨在新形势下,我国基金会行业如何又好又快又稳地发展。他提示说这不是单个基金会的发展,而是基金会行业的整体发展。只有行业发展了,行业中的每一个个体基金会和在基金会工作的人员,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是行业?什么是基金会行业?行业通常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服务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我们判断行业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业有没有共同的行业属性和共同特征;第二,行业有没有集体意识和共同利益,并能够组织化表达行业的利益诉求;第三,行业是不是结构化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分工与合作,有捐赠方、资源的使用方,也有受益方等等,是有知识性的组织,也有一线的组织;第四,行业有没有标准与规范,有没有形成自律机制和公信力;第五,行业发挥的社会经济功能是否明显。只有符合这五个标准,我们才能说这个行业是健康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基金会行业作为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的历程。1980年代,中国的成立了第一批基金会。当时,全国性和地方性基金会数量只有几十家,不到100家,数量不是很多。但无论如何,我国开始有了一批具有模糊的共同行业属性和特征的组织类型,即一批名称中包含“基金会”字样的组织类型。但当时这些基金会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相互之间互不来往,也互不知道。1980年代,中国基金会行业还处于婴儿期,当时行业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清晰,尚缺乏行业的集体意识,更谈不上行业的集体行动。只是开始有了一个行业的雏形,谈不上行业的健康发展。
1990年8月31日至9月2日,第一次民间基金会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13家全国性基金会及部社团管理司、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管理司等机构的29位代表参会。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基金会有三个“婆婆”,既有登记主管,还有业务主管,还有人民银行,一共三个主管部门。这些代表们在一起,形成了《第一次民间基金会经验交流与研讨会资料汇编》。
1993年6月28日至30日,第二次中国民间基金会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北京香山举行。这次会议有20家全国性基金会的代表参加,同时,也有来自部社团管理司和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管理司的代表。这次代表们交流了各自基金会的发展经验、遇到的问题,并展望了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给基金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第二次会议上还提出了筹备成立“全国民间基金会联合会”的建议,为后续基金会之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之后,这些全国性基金会不定期聚会。当时,大家讨论最多的,除了登记注册问题,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基金会的建议;二是关于基金会之间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实现行业联合;三是可以向国外的基金会借鉴哪些发展经验。
1998年,以“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信息网”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基金会行业出现了第一家支持性的机构,行业由此出现了分工,真正开始形成了行业的生态。在这之前,基金会行业没有明确的分工合作的,也没有所谓的支持性机构。所以自1998年,行业开始出现了分工,真正能够称其为行业,行业出现了自己的结构化。2008年,“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成立,201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基金会行业开始有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行业生态更加丰富和完善。在这之后,慢慢有一些基金会又开始进一步分化,出现运作型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和混合型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行业在2008年以后,结构更加完善,生态更加丰富。
2001年12月27日,随着北京恩玖信息咨询中心成立并召开了“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主题论坛,提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九条自律守则”,行业已经在探讨自律的问题。2003年“公信力系列培训”全面铺开,在之前非营利行业自律准则的基础上,恩玖信息咨询中心负责起草了《中国非营利组织(NPO)公信力标准》,2010年成立基金会中心网,2012年开始推出中基透明指数FTI。总体而言,虽然行业自律叫口号叫得多,也起草了一些标准,但整个行业的自律机制到今天仍然还没有形成。行业遇到一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法、解决机制,整个基金会行业的公信力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尽管我们的透明度跟以前比会有明显的提升,但整个基金会行业在社会、在中的这种公信力仍然没有建立起来。
总体来说,我们基金会行业经过前四十年的发展,行业共识慢慢形成,行业的共同属性开始形成,行业生态开始形成,但是行业的自律机制,还有行业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未来下一个四十年,中国的基金会到底怎么办?怎么走得又好又快又稳?这成为我们这个行业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从1981年到2021年,中国基金会行业已经经过了四十年的历程。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基金会8432个,按照基金会中心网统计的数据,我国每家基金会平均净资产3253万元。据此估算,2020年我国所有基金会净资产规模共计约为2743亿元。跟过去比,有巨大进步,但跟国际基金会行业比,差距还非常大。我们基金会加起来的净资产规模,只相当于美国规模最大的一家基金会的资产规模,差距十分明显。与过去比,四十年来,中国基金会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基金会行业仍然还有很大差距。
2021年,是中国基金会行业“四十不惑”之年,中国基金会行业在下一个四十年怎么走?怎么走得又好又快又稳?
他认为,首先,最基础的是要进一步增强基金会行业的属性和共同特征。全行业可能需要反思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基金会?基金会的角色、功能到底是什么?基金会与其他慈善机构有什么本质区别?中国的基金会很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金会,虽然我们是叫做基金会行业,但这个行业里基金会的共同属性并不强,有一些机构按照国际上有关基金会的概念和定义,根本不能称其为基金会。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我们大量的基金会其实是社会服务机构。因为注册登记基金会比较容易,或者说为了能够具备公开筹款资格或获得免税资格,就注册成为基金会,但本质上它并不是。所以,未来要高质量发展、要走得好,仍然要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怎么提升我们基金会行业自身的共同属性、共同特征,这个行业里的基金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金会。
其次,基金会要走得好,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基金会行业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共同表达行业的共同利益诉求。一是需要行业有更多的平台机构、支持性机构,吸引更多的基金会参与行业建设;二是需要通过行业内的沟通交流,促进行业形成集体意识、凝聚共识;三是需要行业不仅有共同意识,而且有集体行动,而不是大家都习惯于搭便车,而是能够有效表达行业的利益诉求,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再次,高质量发展还要进一步完善基金会行业的结构与生态系统。基金会行业的结构与生态系统建设仍将是未来行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如何逐步增加中国资助型基金会的比例,培育潜在的捐赠资源,培养健康的慈善文化,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基金会的人才队伍等仍然任重道远。
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基金会要更好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基金会行业的社会经济功能。有为才有位,在新征程上,基金会行业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时代机遇,发挥基金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这也是让、让全社会认识到基金会价值的关键,也是未来下一个四十年基金会的同仁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怎么进一步凸显和放大我们基金会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仅要走得好,而且要走得快。基金会行业怎么样才能抓住机遇,走得更快?在这一背景下,慈善事业和基金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也是基金会同仁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下一个四十年中国基金会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需要加快发展,需要层面给基金会更宽松发展的环境。一是解决基金会的登记注册难题,促进数量增长。到目前为止中国才8000多家基金会,而美国3亿多人口,一共有12万家基金会,我们的基金会的数量太少了,而且规模太小了。数量又少,规模又小,就很难发挥作用,所以首先要解决数量问题、登记问题。
二是解决基金会支出比例和保值增值的难题,促进基金会规模的发展。我们在调研过程发现,很多基金会每年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基金会规模不断萎缩,因为保值增值很困难,投资又没有减免税优惠,其结果是基金会的规模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怎么去突破瓶颈,怎么能够给基金会的投资更大的税收优惠,怎么能够让基金会更好地去保值增值,做大基金会的规模,也是基金会行业加快发展的关键。
三是解决基金会吸引人才的难题。现在基金会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要增强基金会吸引人才的魅力,打破一些瓶颈。例如一些地方基金会的平均工资水平超过了当地平均工资的两倍,就不能够享受税收减免,这种瓶颈也极大不利于基金会去吸引人才。
其次,基金会行业的支持性机构也要抓住机会,积极引导行业的发展,搭建平台,促进跨界合作以及基金会之间的合作,形成集合影响力。最后,基金会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借助科技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是未来我们基金会能走得更快的重要支撑。
下一个四十年,中国基金会要又好又快发展,前提是走得稳。如果走得不稳,将难以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基金会的自律亟待从理念到行动。尽管基金会行业从1990年代就一直在倡导和推动行业自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口号多、理念多,实际的自律行为并不普遍,对行业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法、规范的举措还不多。其次,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基金会行业的规范发展,离不开他律。这既需要加大监管,也需要发挥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最后,未来也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促进基金会的自律行为和公信力提升。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没有微信这些数字技术之前,基金会要披露信息,成本是非常高的,难度也很大。有了微信、微博以后,我们很多基金会可以把项目信息通过微信、微博实时披露出来,成本非常低。所以,怎么利用信息科技的手段技术,促进基金会行业的自律和公信力的提升,也是下一个四十年基金会走得稳的关键。
总的来说,今年的基金会论坛年会,数十位嘉宾发言的主题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中国特色慈善事业与基金会行业发展,基金会的使命价值和新任务、新道路,包括中观层面的公益慈善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力投资、数字公益问题,也包括微观层面的筹资、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内容具有多元性和前瞻性,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这与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基金会行业的讨论有了很大不同,也体现了基金会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论坛的讨论有助于增进行业的共识,提升行业的判断力,对于基金会行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从今年年会讨论的议题也可以看出,大家在基金会内部面临的挑战、回应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展开了有益的讨论,但在表达行业利益诉求、推动行业自律方面,似乎关注的热度有所下降。例如,如何抓住《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定的契机,表达基金会对登记管理方面的关切?如何利用基金会论坛,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自律行为与公信力建设?这次年会回应得还不够。
当然,每次论坛的时间有限,可以讨论的议题有限,如何更好地设计论坛的讨论议题,抓住时代的脉搏,如何通过分论坛、专题论坛进行补充,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怎么使得我们设计的议题更具有前瞻性、时代性,更好地去推动行业共识的形成,推动行业建设,推动集体行动,真正实现行业共建共治共享,这都是未来四十年基金会行业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说,期待基金会论坛越办越好、越来越有成效!期待中国的基金会行业未来更好更快更稳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