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噪声越来越多。对于一家公司,你往往能看到无数的新闻报道,我们总是误以为,只有掌握大量信息才能做出好的决策,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实际情况中,大量的噪音往往伴随着偏见,而偏见恰恰是投资最大的敌人。
关于这点,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是腾讯。2018年,在互联网圈影响力最大的一篇文章,可能当属《腾讯没有梦想》了。正是在那一年,腾讯出现了近几年最好的买点。
回到当下,市场对联想研发的诸多诟病,又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且不说,无论投入的绝对值,还是与同行业公司对比,联想在研发上的力度并不算小。单单是拿联想的研发费用率去和科创板上那些处于发展早期的公司相比,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公司发展趋势。
既然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好好给大家说说联想的研发能力。毕竟,当市场充满同一种声音的时候,微小的信号变化或许也意味着机会。
01联想的研发投入真的很少吗?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科技属性成为越来越多投资人关注的重心。就拿联想集团上科创板这件事情来说,很多人说联想的研发费用率低,就对联想的研发能力产生了很多质疑。
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多少有失偏颇。原因很简单,受行业成熟度以及公司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公司之间的研发费用率对比并不能体现公司的研发重视程度。
比如,科创板企业普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还未迎来规模化收入,业务重点是技术攻关,自然呈现出研发费用率高的特点,而联想发展已经成熟,收入稳定,研发费用率自然不及尚未取得规模化收入的初创企业。
举个例子,当我们纵观科创板二级子行业2019年平均研发费用率时,能够明显发现研发费用率最高的行业分别是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产业以及生物医药产业,三者均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产业均处于早期,产业公司商业化大都也在探索阶段。
以人工智能芯片龙头寒武纪为例,过去三年其收入分别为1.17亿元、4.44亿元和4.59亿元,同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4亿元、5.43亿元和7.68亿元。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拿寒武纪的研发费用率去比联想的研发费用率,多少有失偏颇。
事实上,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在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以及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国家监审部门都会对不同阶段的企业做出不同的规定。
比如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对于申请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做出明确要求: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而在《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中,除了研发占比外,也纳入了研发费用绝对值的考量口径:“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达到这个标准就能达到科创板体现高研发的创新发展战略。
而从绝对值来看,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绝对算不上少。2019财年-2021财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以及120.38亿元。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水平呢?我们说一组数据就你们知道了。Wind数据显示,2020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全年合计研发支出约为384.79亿元,较上年增加72.11亿元,同比增长23.06%。换言之,目前联想集团一家研发费用接近科创板所有公司研发总投入的三分之一,这还要啥自行车呢?
当然,由于行业的不同,不同企业直接对比研发总额也并未很客观。但我想至少可以说明一点: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外界相传的那般少,反而恰恰相反。那么,除了研发投入总额,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认识联想真实的研发能力呢?
02探究联想研发的“真面目”
对于联想的研发能力,我把其大致总结为“三有”状态:有强度、有结果、有空间。
何为有强度?研发的本质是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因此研发人员薪酬也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司的科研力度。数据显示,联想研发人员薪酬领先A股大部分软件公司。
根据招股书数据,2020至2021财年,联想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薪酬分别为59.75亿元、120.52亿元和110.97亿元。按截至今年3月31日联想研发人数10216人来说,联想集团研发人员人均年薪大约为58万元。
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科创板所有341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研发人员人均年薪,其中有35家未披露数据,科创板剩余的约300家上市公司中,研发人员人均年薪超过50万的只有3家,分别为澜起科技、聚辰股份、中芯国际,分别为64万、56万和50万。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集团研发人员的人均年薪与这些芯片公司基本相当,放在信息技术行业,这样的薪酬可以说极具有吸引力,能够帮助联想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
再从结果看,研发的结果大都体现在专利的数量。因此,专利数量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研发能力。
根据专利数据库提供商IFI Claims最新发布的全球250个最大专利持有者显示,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陆共有8家企业和机构上榜,其中,华为、京东方、联想位列国内企业前三。联想在全球共设有17处研发基地聚焦于人工智能、5G、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数量1万人以上,积累专利及专利申请近3万件。
最后我再说下,为什么说联想有空间。如果把联想作为一家硬件厂商,联想的研发费用占比其实处于行业正常水平。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以个人业务占大头的惠普,2020财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为2.6%。同样以硬件销售为主的传音控股,2020年的研发费用占比为3.06%。
当然,这是静态来看的。如果从动态来看,考虑到联想正在全面发力数字化转型,联想的研发费用率将大概率出现明显提升。
在这方面,戴尔过去的转型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从戴尔的发展历史看,当其从一家硬件厂商向企业级服务业务发力,其研发费用率逐渐水涨船高。在收购EMC前,也就是2014年戴尔的研发费用率为2.33%。到2020年,当戴尔手握EMC(易安信)、VMware、Pivotal、SecureWorks等七大产品线,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和“超融合”基础设施公司时,其研发费用率已经提升至5.6%。
不出意外,随着联想在数字化业务上的发力,其研发费用提升也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一判断也在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公开讲话中得到了印证。按杨元庆的说法,"联想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三年里内,将研发投入翻番"。在2021财年 的第一个财季,联想集团的研发费用已经大幅增长40%。
站在当下,无论是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已有的研发成果,还是研发投入的发展趋势,联想集团的研发能力都算得上其一大亮点。回归到业务层面,联想研发投入的价值已经充分在业务层面得到显现。
03研发、业务的飞轮开始转动
得益于联想在研发上的长期大手笔投入,联想各项业务可以说是全面开花。
先说基本盘PC业务,随着居家办公、线上学习以及消费需求的复苏,加上全球生产力升级的大趋势,PC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联想作为行业龙头最为受益。根据IDC数据,2020年联想市占率持续提升,较2019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继2019年、2020年蝉联全球PC市场份额冠军后,联想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领跑全球PC行业,市占率全面提升。今年2月份,IDC发布报告称联想首次在欧非中东地区超越惠普,以620万台的出货量及25.7%的市场份额夺得PC冠军宝座。
毫无夸张地说,在后疫情时代,联想成为了居家办公趋势的最大收益者之一。除了销售数据表现不俗,联想的毛利率和运营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过去几个季度,联想毛利率一直在稳步提升。2017财年,联想集团毛利率为14.19%。在过去几个季度的持续提升后,到了2021财年联想集团的毛利率已经提升至16.08%。众所周知,毛利率是往往是反映企业研发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通常技术实力越强的企业,毛利率越高。联想毛利率的变化,也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研发投入的价值显现。
另一方面,依托技术赋能,联想运营效率也不断提升。以销售费用为例,2021财年联想的销售费用占比为5.01%,较2020财年的5.86%有明显下降。这从侧面表明,研发端的优势已经逐渐延伸到产品端,进而消费者遇到购买PC需求时,首先想到的是联想。
除此之外,在新兴业务开拓方面,研发也更好的助推了新兴技术的商业落地,为联想开拓了更多的增长曲线。概括来说,联想集团当下的业务由三大板块组成:智能设备业务、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和方案服务业务。其中,方案服务业务中的数据智能板块更是已经走过产品化阶段,具备LeapIOT、LeapHD和LeapAI三种数据智能平台级产品。
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联想集团早已不是传统的硬件厂商,而是迈上了和IBM相同的道路,即以硬件为基础,构建起一个涵盖硬件、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完整科技生态。业务端的积极变化,对联想集团意义很大。这意味着,联想彻底打通了从研发到业务的正向飞轮:即研发越多,业务越好;业务越好,也会反哺研发投入的增加。
至此,联想研发的真实轮廓已经大致清晰。无论是对原有业务的效率提升,还是对新兴业务的积极开拓,联想集团研发的价值无疑都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