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植案和解 小鹏汽车不背锅

2021-04-17 18:23:53

来源:财讯网

一场闹剧终于停歇。

2021年4月16日,特斯拉放弃了对其前员工、前小鹏汽车“感知负责人”曹光植的诉讼,双方的争议以和解收场。在这场对曹光植个人进行的诉讼中,特斯拉也在法院保护令下,对小鹏汽车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密集取证和调查,最终未发现任何实质证据来支撑它所形容的小鹏汽车的任何非法行为。

这些调查结果以及和解的结局显示,曹光植从来没向小鹏汽车提供过特斯拉的机密信息,而小鹏汽车更是从未接触或使用过任何特斯拉的代码。这场诉讼终于结束,而整件事情的商业闹剧本质也彰显无遗。

据品玩了解,此次和解是“dismissal with prejudice”——根据加州法律,这是实质和解而不是程序和解,它代表着法庭对这一案件的最终决定,意味着特斯拉以后无法以同一诉由再次起诉曹光植。

曹光植2017年4月正式加入特斯拉,在特斯拉担任“计算机视觉科学家”职务,供职特斯拉期间曹光植是能够访问特斯拉固件、自动驾驶和神经网络三大源代码数据库的40人之一。据此前相关文件的披露,曹光植在2018年12月26日收到小鹏汽车书面录用通知,随后断开了其个人iCloud账户和特斯拉发行账户的连接,2019年1月3日辞去特斯拉工作,此后从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受雇于小鹏汽车。但事实上,他在特斯拉起诉后就第一时间离开了日常工作岗位,在小鹏汽车真正的工作时间不到2个月。

2019年3月21日,特斯拉方面对曹光植提起诉讼,控诉其窃取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源代码,并将其带给了新任雇主小鹏汽车,特斯拉声称其盗用了商业秘密、违反合同和违反忠诚义务。

在加盟小鹏汽车后,曹光植担任汽车“感知技术负责人”,工作内容也主要为“开发生产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小鹏汽车当时对此事发表声明回应:在曹光植先生入职前后,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在特斯拉的起诉开始后,小鹏汽车也针对此事启动进一步调查

根据16日披露的和解协议,曹光植承认受雇于特斯拉期间,他把特斯拉的Autopilot源代码上传到他的个人、基于云的存储账户中,但也提到他在离开特斯拉之前试图删除源代码,他对源代码的任何保留都是无意的。曹光植将为此向特斯拉道歉并向特斯拉支付赔偿金。但他没有向小鹏汽车或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源代码或为其利益使用源代码。

律师声明中这样写道,“特斯拉终于取消了其主张,并停止对不存在的证据的查找。和解最终驱散了特斯拉提起诉讼时对他的怀疑。”随后曹光植也对特斯拉的诉讼给小鹏汽车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表示歉意,并对在这场诉讼中支持他的同事表示感谢。

也就是说,曹光植与特斯拉的所有纠纷和最终和解的依据,其实都是针对曹光植作为特斯拉雇员期间的行为。而无论是在此次的和解协议还是曹光植代理律师的声明中,都表示曹光植并没有提供给小鹏汽车任何自动驾驶代码。

但在长达两年的闹剧结束后,从这个结果来看,整件事再次提醒着人们:春秋无义战,商场也一样。很多时候,这种所谓的法律诉讼,只是硅谷公司玩的很溜的竞争手段而已。熟悉硅谷科技公司的人们都知道,这些公司往往在法务上设有大笔预算和人力投入,而频频发起的诉讼,除了合理保护自己技术之外,有时候其实会被用作竞争手段的一部分。这其中,特斯拉对此尤其擅长。

特斯拉起诉过多个离职员工“偷窃代码”,但不像著名的Waymo起诉Uber案子那样,最终Uber承认核心指控且陪上股权,特斯拉的诸多起诉最终都没有真正指向它当初起诉时指控的“偷窃”,而是往往在实现许多竞争目的后和解。比如,在2017年其快速起诉还在创业准备期的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和其创始人、前特斯拉员工安德森,但又在几个月后快速达成和解。整个过程没有发现任何核心证据,却最终让Aurora付出了承担巨额诉讼费用,且允许特斯拉继续对它进行调查的成本。而由于特斯拉起诉的频繁,甚至有被起诉的员工自己都是等到报纸来采访,才知道自己被起诉了。

但在这些过往以及进行中的起诉中,特斯拉往往是直接将对手公司同时列为正式起诉对象。但在曹光植的案子里,一个醒目的事实是,特斯拉起诉对象一直是曹光植个人。然而,整个过程里,特斯拉依然在事实上不停骚扰小鹏公司。

在起诉立案后,小鹏汽车配合提供了包括技术代码在内的诸多技术信息给特斯拉,但找不到证据的特斯拉并不满足,去年甚至要求法院让自己检索小鹏的全部自动驾驶核心代码库。小鹏汽车当时形容此为过界要求,为的是“对一家年轻公司进行霸凌”。而且,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一方面不选择将小鹏列为起诉对象,另一方面却在推特上直接对小鹏公司进行影射。2020年11月,他在推特上指责小鹏汽车“拥有特斯拉老版本的软件系统但没有神经网络计算机”,在回应一位用户问题“你是说它复制了特斯拉的数据?”时,干脆直接说:“小鹏也偷了苹果的代码。”这些都是藏在诉讼之下的盘外招。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人条件反射般从诉讼一开始就抨击着小鹏汽车,坚定地和特斯拉一起先给小鹏扣了顶帽子。就像随着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竞争的加剧,特斯拉这类基于诉讼的竞争手段是不会停止的一样,那些持有技术“舶来论”的人们也不会停止他们的非议。然而,这些“老派思想”真的应该翻篇了。

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告别“硅谷崇拜”,无论是从业者在许多相似产品上走出与硅谷截然不同的路线,还是在许多新兴的技术领域实现从中国市场出发的创新,以及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下美国公司及机构显现出的更加直白的对中国公司的“扼制”战略,都说明一个事实,硅谷崇拜已经不合时宜了。这在如今群雄并起的智能汽车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

要彻底打消这些依然认为美国公司都是白莲花、硅谷公司都很讲规则的人的盲目崇拜,只能从技术的自强做起。而今天小鹏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已经和特斯拉完全不同。

小鹏目前的自动驾驶功能是依靠全栈自研实现的,且早已更加明显地自成一派。其中,于今年1月推出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NGP 公测版已经历了10多次大版本迭代,经历了百万级道路里程测试,覆盖了自动超车、自动限速调节、最优车道选择等多种使用场景,并加入了交通锥(桩桶)识别与避让、大货车规避、夜间超车提醒、故障车辆避让、拥堵道路超级跟车等中国道路场景上常用功能。这些都是特斯拉不可能大力度重点研发的。

小鹏当前的NGP Beta版自动驾驶技术,在硬件上由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分米级高精度地图、RTK+IMU厘米级定位加英伟达Xavier计算台组成,算是目前最复杂的自动驾驶感知融合系统之一。在传感器感知层面,小鹏汽车采用雷达和视觉感觉的双冗余,特斯拉在360度感知上则偏向保守。而在最新推出的智能车型小鹏P5里,小鹏汽车已经转向了激光雷达方案,而马斯克依然在批评着激光雷达路线。

特斯拉对曹光植的诉讼以和解告终,也意味着特斯拉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在小鹏汽车身上达到的目的,一场荒诞的商业闹剧最终收场,诉讼过程反而证明了小鹏的主张,这样的结果也让人们意识到,今天真的应该,也完全有理由对自己的技术路线和我们自己的产品更加自信一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