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互联网医疗巨头京东健康正式在港股挂牌上市,上市后涨势可谓气势如虹,甚至一度冲到6000亿港元,超过阿里健康与平安好医生的市值总和,也成为蚂蚁暂缓上市后香港的最大型新股。
风头一时无两的京东健康,最近又在电梯间等线下广告场景刷屏,“首席健康管家”的品牌定位深入人心。在全球抗疫之战远未终结之时,京东健康的高调刷屏也让人们看到了其在医疗健康行业乘风破浪的底气和决心。
话说回来,广告战也是阵地战,电梯广告刷屏的背后隐隐浮现出京东攻城略地抢占平台入口的图谋。以下,我们将从三个问题出发,谈谈京东如何站稳这场巨头卡位战。
京东健康凭什么最早实现盈利?
尽管一些消息认为,疫情推高了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尤其健康产业,随着疫情消退,健康产业实际也会降温。
但事实是,市场似乎看不出它有多大的退潮迹象。其实,资本最能看清企业的价值,对于京东健康而言,除了其成长性之外,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用户价值也是资本青睐的原因之一,毕竟涉及到生命的健康行业从来不止是生意这么简单,实际上,京东健康有现在能为用户提供全面健康服务的能力。
京东健康早在2019年5月正式宣布独立运营前,便在筹划打造一款能够真正切入家庭健康场景的产品。京东健康希望将自己占优的互联网医疗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C端用户,帮助C端用户提升生活品质。
京东健康虽出道晚,但相比于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它却三家平台中最早盈利者。虽然京东健康在初期可以不计投入,但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京东健康就已经实现盈利,并且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业绩成长的关键在于京东健康在业界首创了线上“医+药”闭环,这一商业模式不难理解,从流量贡献上看,购买医药健康产品的用户为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了天然的流量,而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用户则为其医药零售业务提供了潜在流量来源。简单地说,流量在京东健康内部实现了互相转化。
这样的内部转化在金融板块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2018年京东金融升格为京东数科,随后便倚靠京东生态各方面的优势一路延伸能力,将服务范围从京东集团电商平台的客户扩展至金融机构、商户及企业、政府及其它等三类客户,形成了京东特色的金融服务和科技服务供应链。
相比单纯的流量优势,京东数科拥有护城河,其金融业务的品牌主张升级为“一个懂金融的朋友”后,更是在B端市场的基础优势之外,再次抢占C端的心智和入口,估值也被市场长期看好。
今年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就展示了京东未来的战略转变。京东将用数字智能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可以说,京东数科、京东健康的高歌猛进,是京东战略转型的两声礼炮。
京东硬刚其他巨头底气何在?
京东卡位各入口背后的强力子弹之一是庞大的流量和资金。坐拥海量流量和强大技术之后,京东健康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互利共生,就是京东生态最好的注脚。
京东、阿里和平安之间的巨头卡位战,已经抵挡了相关垂直行业里其他后来者。但巨头之间谁也不差钱和流量,比就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那么,战略转型中的京东,和其他巨头硬刚的底气何来?
首先,线下药房对消费者来说痛点严重。而京东大药房依托流量、资源、技术、供应链能力,已经建立起B2C等多种模式,覆盖重、急、慢不同时效场景的销售模式和能力,不仅拥有不同零售药房场景的全渠道布局,亦具备端到端的供应链能力。
其次,借助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建立起近250座药品储藏仓库,为全国200座城市提供药品及医疗器材配送;京东电商向其导流,数据显示,健康业务在京东电商业务的用户渗透率达到20%。遍布全国的高效物流配送,实现远超竞争对手的配送体验。
此外,在京东健康的广告将触角伸向了医疗问诊等服务上,服务覆盖日常咨询、专科问诊、疑难重症、健康管理等全场景,名医在线问诊的体验令人心动。在疫情常态化下,用户不见面就医的需求变成了用户习惯,至今京东健康每天服务的问诊患者都超过了10万人。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来,京东健康在互联网健康行业的巨头中仍占据一定优势,其上市后市值暴涨也是因为他在供应链上的硬实力和平台优势上的体现。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京东数科在金融方面的供应链积累也同样是京东的杀手锏。京东金融实名用户高达4亿,为更多政府,机构、企业,商家制造优秀的金融服务应用场景,既向更多B端赛道垂直赋能的同时,又向C端提供更多场景,两个端面的用户体验都将提升。京东卡的位子自然更稳。
京东如何盘活4亿流量池?
其实,在业务和商业模式上,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十分相似,不同的是,阿里健康因为有支付宝和天猫两条巨额流量的天然加持,在年活跃用户上更有优势。
所以说,进一步把握C端流量,占据用户心智,对于京东来说尤其关键。京东亟需在消费场景的建设和用户感知方面进一步扩大影响,进一步盘活4亿流量池,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稳固流量和品牌的认知。
京东健康本次在分众电梯媒体的高频露出,在低干扰的场景,反复强制触达,正是显示了其背后的战略卡位逻辑。疫情给很多线上医疗平台提供了足够的机会,但若产品、传播和服务出现拖沓,依然容易淹没在巨头卡位战的巨大声量中。
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争夺和唤醒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用户认知和用户情绪越来越难以调动和捉摸,互联网巨头们也不例外,必须通过更多的推广手段强化认知,品牌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持续的流量,同时为品牌和产品带来高转化率,这也是为什么京东等巨头将广告投放的重地选择在了电梯这样的线下场景的原因。
因为消费者的喜好和品牌认知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深谙流量玩法的平台霸主们也同样重视品牌的长期建设。以往依托此渠道成就行业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不在少数,也成为霸主们卡位之路的必经选择。
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整体还处于转型升级的起步阶段,未来十年,市场的数字化比例将大幅提升,而在C端消费者市场和B端市场上建立领先认知的京东健康,也将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