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苔花计划正式起步,项目面向乡村中小学,通过奖学金提供、多媒体教室、音乐室和体育场建设、艺术团与素质教育营地活动开展等,提升乡村相对贫困乡村家庭发展的动能。
2020年8月20日,在宜信公益联合上海金融博物馆举办的“公益下午茶”活动中,云南省寻甸县常委、常务副县长李东华来到了上海,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寻甸县的基本情况及当地的教育需求。指旺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与寻甸县进行了签约,苔花计划-苔花校园项目正式起步,将对口捐赠三所位于寻甸县的苔花小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好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能够结合寻甸当地教育实地需求,助力乡村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2020年9月17-20日,指旺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苔花校园项目组来到了云南寻甸进行实地调研。
2020年9月17日,县委常委、寻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元升、寻甸县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寻甸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寻甸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马顺芬、寻甸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丁春燕及扶贫办班子成员在县政府与指旺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秀玲、苔花校园项目负责人刘静就寻甸县发展情况及苔花校园项目进行了座谈与交流。基于“未来乡村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望,苔花校园希望可以在寻甸通过教育精准帮扶,为未来的寻甸培养更多热爱家乡、乐观向上的建设者。
在经过座谈之后,项目组开始了校园的实地走访,与我们的设想不同的是,我们走到的每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十分完备,因为国家财政及地方的重视与支持,这里的孩子们不止享受着优越的硬件条件,还有机会参与兴趣社团学习音乐、美术、社团、彝族刺绣、甚至是摄影。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在保障义务教育。寻甸县目前已经实现了乡村学生的“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完成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也保证了每月度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动态归零。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之下,同行人的心中都不免冒出了一丝的怀疑:“这里的孩子真的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指旺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随行人员开始了逐个学校的深入走访与座谈。而下面两句截然不同的话,快速打破了我们的怀疑。
你不要让我去上学,你要是逼我去上学的话,我就拿这把刀自杀
学校图书角我最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我也喜欢读水浒传、中国名人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我们探访的第一所学校——塘子中心寄宿制完小。
塘子中心寄宿制完小建校于1956年,现任校长李校长是一位细腻温暖的女老师,对塘子中心寄宿制完小的第一印象是“虽然小巧,却处处精致”。
比如说在校园可利用的空间里,楼梯间、闲置小屋,处处都有图书角,孩子们可以在课间时间三三两两的结伴读书;比如说,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学校会组织多样的社团活动,合唱、书法、舞蹈、音乐、棋类、绘画、手工。即使没有专业的老师,校长也想尽办法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亲自教授舞蹈课,生活老师兼任手工课老师,数学老师教音乐等操作在这里一点都不新奇。虽然孩子们接触到的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也为这里的孩子打开了艺术、德育的大门。也是老师的用心,让我们看到了文章开头那个处处散发自信的喜欢读三国的女孩。
在塘子感受到的一切,也让我们对“苔花校园”项目产生了更多的信心。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会让孩子更热爱学校,更喜欢学习,也能在多彩的知识汲取中找到自信。我们在这里遇到的孩子大多热情又善良,热心的为我们带路,见面礼貌的问好。眼前的一切也向我们证明了,让孩子在快乐中全面成长会产生怎样不可思议的效果。
但是,即使是这样用心的校长,这样多彩的课程,依旧有抗拒上学到拿自杀威胁逃避的孩子。问到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所带来的“留守难”。
带着这样的震撼与背后的思考,第二天,指旺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走进了六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所在地六哨乡是一个集“高寒、民族、贫困”与一体的山区乡。整个乡镇只有这1所学校。由于高寒民族地区的特殊地域环境、自然条件、民俗生活习性以及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的教育教学难度很大。
六哨的孩子大多从1年级就开始住校,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难度,通常需要从吃饭睡觉开始入手教育孩子,慢慢的再引导孩子树立用学习改变命运的理念。我们抵达时,孩子们正在课间休息,因为高海拔的影响,这里的孩子大多有着黝黑的皮肤。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孩子们有的还穿着已经短了一寸的裤子,有的在初秋穿着拉链只能拉到一半的棉服。
在座谈交流的时候,老师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对于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中又及其特殊的家庭缺失的孩子的关照。因为当地地理环境、思想观念的制约,很多孩子都是单亲家庭,有些是父亲不在,母亲改嫁,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些是父母其中一方有精神障碍;有些因为父母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初中就订婚嫁人。这部分孩子努力向上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全面的教育机会;也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产生厌学、自卑等情绪。
而这些现实问题导致即使老师、学校、乡镇街道已经在生活上、经济上尽力帮扶,他们想要完成义务教育也困难重重。教育是托起贫困家庭脱贫和发展的希望。在六哨,还有很多的孩子需要通过教育去从思想上改变。
我们来到的第3所学校马街小学位于寻甸县倘甸镇,是倘甸镇的示范学校。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倘甸镇中心学校的校长杨开兵,并深深的被杨校长的办学理念所打动。马街小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而杨校长的办学理念与苔花校园的项目理念不谋而合,让每一个乡村孩子快乐全面的成长。
马街小学在学生的素质教育、科学教育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在就苔花校园项目在马街小学的落地建设进行讨论时,杨校长最大的诉求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优秀教育专家引进来,或者将骨干教师送出去,让教师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的社团发展也较为全面,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社团加入,以练就一项好才艺。
而马街小学也面临着留守儿童的问题,在马街小学,留守儿童占比一半,特殊家庭占比5%左右。孩子的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但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
通过寻甸3天的走访,指旺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对苔花校园项目的方向更加确信。虽然国家、地方都对教育有着足够的关注与支持,乡村儿童已经可以享受到更为全面的软硬件设施,学习权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思想落后导致的家庭问题、家校互动中家长一方的教育缺失都让乡村教育遇到了更多的阻碍,还有很多孩子的心智德育方面需要被关注。在乡村振兴的下一阶段,教育的全面及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只有教育发展好,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有担当的建设者。
寻甸只是中国万千县域教育的缩影,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亲自进行校园设计的校长、自费前往昆明学习心理知识的心理代课老师、兼职多学科的班主任,有这样一群对乡村教育有热忱、有思想的带路人,寻甸乡村教育的改变,正在发生。
苔花校园项目希望以项目共创共建、长期陪伴的理念链接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乡村教育,关注中国乡村的未来——乡村儿童。
通过定向捐赠和身体力行的方式,通过校园建设、苔花教学奖,苔花助学金、苔花夏令营、心智德育方面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持续一对一陪伴等软硬件支持,为乡村各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或事实孤儿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打造美好校园,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促进身心方面的全面成长,实现心中的梦想,并为乡村未来的发展赋能。希望有一天您也可以和我们走进乡村,走进校园,用爱成就乡村儿童的梦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