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与前两年保持一致。
“保持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十分坚实,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全年CPI的预期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3月6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测预警以及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
“今年3%的CPI涨幅目标和去年是一致的,但面临的压力可能还会大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说,当前我国物价水平具备保持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但上涨压力仍需关注,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然比较高,可能会带来输入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进一步回升以及内需的恢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国内市场的价格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在全球通胀创多年新高、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背景下,我国以粮食和能源为重点,有力有效开展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国内物价持续平稳运行,CPI单月涨幅始终没超过3%,全年涨幅只有2%,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李春临表示,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物价运行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但要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十九连丰”,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商品供应充足,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工作。1月份,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CPI同比上涨2.1%,大幅低于美国6.4%、英国10.1%的涨幅,继续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产供应,加强产销衔接,开展储备调节,保障市场供应。
粮食丰收是保障物价平稳的“压舱石”。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的数字指标——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完善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支持政策;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围绕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接续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进一步强化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也是稳物价工作的重点。李春临表示,将稳定煤炭生产,加强储备能力建设,持续抓好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国内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增储上产,增强供给保障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胜利表示,作为我国最大的一次能源供应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将加强资源接续、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巩固煤炭月产5000万吨良好态势。同时,深入推进“两个联营”,择优推进“宁电入湘”、舟山三期等一批项目,更好地发挥煤电基础保障支撑性调节性作用。
围绕油气增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总经理聂晓炜建议,深化油气矿业权管理改革,筑牢油气行业资源基础,同时灵活运用国家储备,推进储备的及时建设和高效运营。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保供稳价举措接续发力之下,今年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