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快评:让基层的“哨点”“探头”更灵敏

2021-05-24 12:01:30

来源:互联网

    近日来,安徽、辽宁出现多个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两地一个不容忽视的流调细节引发关注:个别基层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接诊了有疑似症状的病人,却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我省在对此次事件的问责通报中,也提到首诊责任不落实、监管履职不力等问题。

    这个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漏洞,再次向公众发出强烈警示:与疑似病例可能直接接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坚决夯实首诊负责制,发挥好发热筛查的“哨点”和“探头”作用,第一时间管控好风险,切不可有麻痹思想、松劲心态。

    基层医疗机构往往是百姓看病就医的第一接触点,也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哨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利用好“前哨”,就可以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由此,如何让“哨点”“探头”更灵敏,就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

    “哨点”更灵敏,最主要在责任心。作为疫情防控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基层医疗机构担负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强化“首诊负责”意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才能筑牢防控网底,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强化责任意识,也意味着明确定责、强化问责。这就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开展定期检查和随机暗访,督促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哨点”的敏感性,坚决防止因“哨兵”失效、“关口”失守而造成疫情扩散。

    其实又何止“哨点”,各战线、各单位都应绷紧疫情防控思想“弦”、行动“弦”,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筑牢城乡防控安全屏障。

关键词: 北国 基层 探头 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