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荣凯展示东高村种植的草莓。
近日,辽中区刘二堡镇东高村“首届草莓文化节”盛大启幕。免费采摘、红歌献党、儿童游乐、明星助阵……文化节上亮点多多,笑声不断。55栋现代化草莓大棚在五月艳阳的照射下发出璀璨的光芒。
“未来,我们要全力发展草莓小镇,让田园变公园、农田变课堂、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让东高村的草莓品牌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东高村党支部书记程荣凯向记者描绘着未来。
走过一间间“红果绿阁”,慢慢拼接出草莓小镇走过的发展轨迹。80后书记程荣凯的“三次选择”也许会给很多新农人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
●2019年
东高村正式启动草莓产业项目,头一年试水,流转100亩土地,建了9个草莓大棚,亩产达到2000公斤。草莓口感好,价位合理,上市之初就受到热捧,口碑收入双丰收。
●2020年
东高村迈开前进步伐。流转850亩土地,投资2500万元,盖起了55栋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让致富果住进了“大豪宅”。
第一道选择题
抓产业还是起高楼?
抓产业还是起高楼,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种选择。这个选择让程荣凯彷徨了很久。一个乡村的未来,将沿着选择后的车辙前行。压在肩头的,不仅是父老乡亲寄予的浓浓厚望,也是故乡焕发新生的重要机会。马虎不得,草率不得。
“现在把老百姓搬到楼里,腾挪空间发展是一个路子。可是在农民口袋还没富起来的时候,上楼的水电费、物业费,方方面面的开销大家能不能支付得起,这是一个问题,乡村发展不能简单按照一个路径出发……”辗转反侧,思虑长达半年之久,程荣凯做了一个慎重的决定——乡村振兴,先从产业发展。
第二道选择题
发展棚菜还是种植草莓?
乡村千千万,产业发展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以哪个产业作为突破,又成了程荣凯心头的一道难题。
看看身边的村——有以葡萄产业为龙头的名村皮家堡,有以西红柿闻名的木耳岗村,也有以稻米加工为特色的佑户坨子村。身处农业强兵包围圈里的东高村,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进行突围?一个偶然的机会,程荣凯接触到了一则信息——本溪有草莓育苗基地,品种是丹东九九的升级版,市场潜力巨大。
“当时我对比后,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草莓的收益要大于棚菜,而且将来可以注入文化元素走文旅经济,可以和很多乡村拉开差异。”基地探访、市场调查、专家研判……经过一番务实探索,程荣凯和一班人研究决定——走草莓产业发展之路。
第三道选择题
先长期规划还是先短线发展?
既然选择了草莓产业,那么是走短线还是走长线,这个对于程荣凯来说,几乎是三天就定下了基调:“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增长极一定在我们乡村、田野中,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就要从发展之初定下一个长久的目标和标准。”
程荣凯找到专业的规划团队为东高村量身打造了一份发展路线图——草莓小镇的布局井井有条,时间表维度清晰。“未来,我们将实现草莓种植全覆盖,培育形成草莓种植专业村。同时规划亲子类互动项目,拉动文旅产业发展。”
“说实话,规划出来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安心,走得慢不怕,走得步子要稳。”
东高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原料供应、技术指导、业务培训、产品购销等多种服务,通过“技术+创新”的模式,引领农户加入果蔬种植行业,使村民的种植方向逐步从水稻种植向经济作物种稙领域拓展。
节庆活动落幕前,辽中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程廷霜表示:“我们将大力推动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服务业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拓展行业跨度,提升产业关联度,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支持像东高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大胆闯新路的农业经济主体,并将不断加大政策帮扶、引导、支持力度,促进东高草莓产业实现增产增效、做大做强。”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徐娜
通讯员宋丽丽/文王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