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6部门统筹协调50余家单位分工协作高效配合
提供优质基本公共服务 打造宜居宜业宜新环境
围绕包容合作、普惠利民和创新引领三个方面,大连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6部门分别牵头6个二级指标,统筹协调50余家单位,分工协作,高效配合,切实增强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扩大市场开放度,提供优质基本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宜新环境。
创新创业活跃度方面
下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审批权限,提高重点学科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力度和奖励比例,加强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2020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4.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左右。全市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5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292家,省级新型创新主体总量达752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专项184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25件,增长14%;全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61.6亿元,增长24.3%。全市6301个5G新基站开跑数据,完成千兆示范小区172个,城域网出口带宽保持全国领先。
人才流动便利度方面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培养引进人才。支持金普新区和高新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举办“网上海创周”吸引优秀海外人才智力,重点对接急需专业开展分层次招聘,开展“网上人才大篷车”招才引智工作。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研究出台集聚外国高层次人才政策,建立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推动党政人才跨国际、跨区域、跨所有制合理有序流动。人才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共投入人才发展资金17.4亿元,发放紧缺人才薪酬补贴和住房补贴3500万元,发放高层次人才安家费1.2亿元、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7400万元。2019年以来新晋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5人。
2020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204人、高校毕业生4.5万人,引进省内“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763人,在连高校毕业生留连创新创业25825人。海创周累计吸引3.5万余名海外各类人才参会,落地“海创工程”项目183个。中国华录集团公司成为我市首家入选国家级引才引智基地的单位。
市场开放度方面
出台疫情期间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措施,加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支持外贸企业内销,帮助水产加工类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打通出口信息渠道,组织企业“打包推销”“抱团出海”。引进睿驰电装、辉瑞制药科技等8家世界500强和行业百强项目。修订完善利用外资政策,帮扶复工困难外资企业。开展“不见面招商”,保证招商活动有序进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召开多次投资说明会及展会。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建设加速提质,“保税混矿监管模式”和“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创新经验;“大连冰山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连港集团探索国内集装箱码头股权整合的新路径”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39项制度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园区整合撤并改革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创新试点有序推进,大连在东北地区的开放龙头地位愈加彰显。
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方面
促进文化开放与包容。组织举办800余场主题活动;加强公益宣传,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积极扩展外事活动,扩大对外友好朋友圈;增进医疗保障,推进“互联网+医保”和智慧医保,实现医保服务“网上办”;整治涉保违法违规行为;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实施缓缴职工基本医保政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4人,位居全省前列。保障人才教育。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实施有线电视和网络线上教学,采购设备4285套,确保线上教育不落一人,累计上线新媒体教学资源6066项、总时长1731小时,全市63.71万中小学生在线学习、3.93万名教师在线教学辅导。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成10所拟新开办小区配套园接收任务。推动产教融合,支持在连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老年教育开展。做好全民养老服务。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连续3年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持续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推进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及医疗机构老年服务绿色通道建设,开展老年文化教育活动。发展公共体育。开展全民健身,举办5项品牌活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3平方米,建设安装城市健身路径169套、农民体育工程91套、便民足球场37个。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我市获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引进体育项目,建设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推动“体育+”等多业融合发展,提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方面
打赢蓝天保卫战,组织有关部门联合编制《大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指导手册》《大连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指南》,建立健全秸秆禁烧管理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与管理措施开展执法检查,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控。打好碧水保卫战,建立河流断面超标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的“治水”积极性。加强入海排污口整治,保护渤海生态环境。推进净土保卫战,建立建设用地准入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市建设用地收储交易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5次,规划选址项目共28项;召开大连市建设用地收储交易工作委员会会议4次,审议通过规划选址项目共15项。明确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实现污染地块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附属绿地比例要求,制定城市绿化专项规划。加强裸露绿地的治理,改善城市生态。加强绿化养护管理。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2天,同比增加30天,“大连蓝”再创新纪录。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99.1%。
综合立体交通指数方面
推动出台中欧班列支持政策,推进我市直发中欧班列恢复运行,畅通我市国际物流通道。推动“三跨两转多通道”项目纳入辽宁省交通强国多式联运重点试点项目,并获交通运输部建设试点批复。制定大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方案,推动我市成功入选22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名单。帮助支持港口企业优化和完善航线网络布局,2020年,我市新增8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目前运营航线近百条,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超过50家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建立了港航运输或经贸合作关系,航线基本覆盖全球主要航区。“中华富强”轮和亚洲最大的邮轮型客滚船“中华复兴”轮顺利通航,大连地区客运运力达到亚洲最高水平。推进港口规划落地,为大连港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恒力石化配套码头、中船燃大连公司储供油基地改造等工程完成竣工验收,航运中心建设与临港产业形成良好互动。《大连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颁布施行,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020年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264.8亿吨公里,完成水路运输总周转量1508.1亿吨公里,大连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3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11万标准箱。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793.61万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