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PRESIDENT》杂志网站10月30日文章,原题:日本企业应学习中国而不是美国的五个理由 毫不夸张地说,关注中国商业已成为全球营销人员的常识。这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习日本企业的情况类似。当时,日本汽车和家电制造商成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而如今,中国的IT企业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早已不是只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世界工厂”,而是电子支付、远程医疗、人脸识别等数字创新技术领先的大国。然而,很多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实际上,对日本来说,中国企业不仅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应携手合作的伙伴。理由有五点。
第一,优势互补。日本企业在硬件制造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制造出世界顶尖的汽车、家电、设备器材等。但日本在数字领域处于劣势。相反,中国在数字领域走到了世界前沿,但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依然有很多上升空间。因此,日中企业联手能克服彼此的不足,实现双赢。
第二,经营理念。日中两国尽管地理位置、文化相近,但在商业上的思考方式和战略有很多差异。比如,日本父母通常会教育子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下属理应服从上司。相反,中国父母会教育子女“不要被人骗”“虽然别人这么说,但自己应该怎么想”“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也就是说,轻信别人的话很危险,要注重个人判断。
第三,知足与不知足。在日本,“知足”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人们很容易满足现状。而在中国,“不知足”的竞争意识更受重视。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许许多多成功人士。
第四,经营方式。日本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经验主义的积累。也就是说,创意、决策、研发和推广都是基于从前的经验,一点点堆积而成。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日本企业不会轻易跳出经验,也不会采取冒险行动。相比之下,中国的经营方式是尝试新的方法,虽然风险高,但成功后的回报也多。
第五,创新意识。奉行经验主义的日企的创新往往是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不断地改良。中国企业则是创造新产品。在新产品发布之初,中国企业会强调它们有待完善,但“新颖有趣”,然后根据市场反馈,迅速提升产品性能。(作者永井龙之介,陈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