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本野村证券后,有“小摩”之称的美国银行巨头摩根大通18日宣布,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成为第二家获准在华开业的外资控股券商,也是首家获准在华开业的美资控股券商。
早在2010年,摩根大通就以合资券商的形式在华布局证券业务,而从合资到控股,摩根大通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近年来,我国外资政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入华,今年10月证监会又宣布,将于明年全面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业内人士评论称,在“鲶鱼效应”下国内机构的经营效率可能提升,且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可能不断推出,有利于证券行业的长期发展。
12月18日,摩根大通宣布已获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这标志着由摩根大通控股并为实际控制人的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摩根大通证券)可正式对外开展业务。
图:摩根大通官方新闻公告
摩根大通证券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已获得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三项业务许可,将为中国以及国际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摩根大通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李一将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中国市场对已成为我们许多本地及全球客户的重要市场,我们将继续投资并全力支持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官方新闻稿中表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摩根大通证券第一大股东为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持股51%),其股东还包括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深圳市迈兰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4.3%)等。
摩根大通早前以合资券商一创摩根(成立于2010年12月)的形式在华布局证券业务,从合资到控股,从一创摩根到摩根大通证券,摩根大通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财联社18日报道指出,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外资券商进入国内金融市场会带来一定竞争,但更应乐观地看到,在“鲶鱼效应”下国内机构的经营效率可能提升,且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可能不断推出,有利于证券行业的长期发展。
分析师指出,相比合资券商,外资控股券商是更高层面的开放,几乎是全业务牌照,避免了合资券商的先天不足;同时,外资股东在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经验丰富,在衍生品不断丰富、财富管理渐成经纪业务转型方向预期下,外资控股券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不过,外资控股券商劣势亦明显:渠道不足,业务受限。
近年来,我国外资政策历经多轮松绑,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不断吸引外资保险、券商、银行等机构入华。而从允许外资参股券商,到可以独自设立外资券商,在经历近18年的政策宽松后,最终得以实现。
2002年证监会颁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允许境外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30%。2018年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将外商在合资证券业的持股比例由30%以内放宽到51%。
今年10月证监会又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今年11月表示,2020年证券基金行业将全方位对外开放。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外资控股券商在华设立的新进展,将引发券商行业的“鲇鱼效应”。
目前,外资实现控股的合资券商包括摩根大通、瑞银证券(国内首家通过增持股权实现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机构)、野村证券(首家获准在华开业的外资控股券商)。
而以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为代表的第二轮外资券商正在蓄势待发。今年8月19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已经接收了高盛高华《证券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且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审批》;12月3日,东方证券公告显示,近日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关于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股东变更的无异议函》。
关键词: 摩根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