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科技试图重启IPO,计划最快在年底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据知情人士透露,辅助上市的投行从10月份起已经开始准备工作。不过,京东科技的上市集资规模未定,或低于之前20亿美元的目标,因全球对新股发行的需求仍然疲弱。对此,新经济观察团咨询了京东集团,但对方并未回应。
根据证监会官网,京东科技在今年1月24日递交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1月28日材料显示“补正通知”。截至目前,暂未有新进展。
【资料图】
2020年9月,京东数科(京东科技前身)曾向上交所申请科创板上市并已经获受理,计划募集203.67亿元,估值高达2000亿元。2021年3月,京东数科向科创板申请撤回材料。同年4月2日,上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原京东数科在科创板的审核状态变为“终止”。4月中旬,上交所修订发布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规则,明确科创板优先支持方向,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以及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而新经济观察团认为,对于京东科技来说,除了监管问题,想要上市还需要厘清两大问题:第一,金融业务究竟占比多少;第二,与京东集团的关联交易影响几何?
首先从金融业务来看:
京东科技创立于京东内部,2013年前身京东金融开始独立运营,2018年9月更名京东数科。2021年1月,京东集团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目前,京东科技业务涵盖金融科技、资管科技、智能城市、数字农牧、云、AI等等,知名产品有京东白条、京东金条、京东支付等等。
但在招股书中,京东数科并未直接向外界展示金融业务的占比,而是选择将其弱化,嵌入所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
根据此前的招股书,京东数科2017年-2020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0.70亿元、136.16亿元、182.03亿元和103.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0亿元、1.30亿元、7.90亿元以及-6.70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京东数科的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47.89亿元,母公司报表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6.29亿元。
根据招股书,京东数科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四部分,分别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等。2020年上半年,四大板块贡献的营收分别为42.84亿元、54.09亿元、5.75亿元和0.5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1.48%、52.37%、5.57%和0.57%。
但从各大版块的具体到产品来看,其营收来源主要靠京东白条、京东金条、小微信贷、支付等金融产品。
其中,知名消费信贷产品“京东白条”被归于最大的营收来源“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之中。报告期内,该业务板块贡献了73.03亿元、100.19亿元、109.18亿元及 54.0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52%、73.58%、59.98%及52.37%,虽然逐年下滑,但仍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招股书显示,2014年 2月,京东数科推出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京东白条”,累计为商户推荐了过亿的优质消费者。报告期各期,京东白条产品科技服务收入分别为14.73 亿元、27.34亿元、32.10亿元和 17.94亿元,占同期“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分别为20.2%、27.3%、29.4%和33.2%,逐年上升。
而“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发展波动也与白条密切相关。招股书提到的2018年较2017年增加 27.16亿元,增长 37.19%,以及2019年较 2018 年增加8.98 亿元,增长8.97%,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白条业务规模扩大。
而“京东金条”是一款数字化无抵押的短期消费信贷产品,被归纳到了“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信贷科技业务”。
报告期内,“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5.46 亿元、32.98亿元、62.17亿元及 42.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05%、24.22%、34.15%及41.48%,逐年升高。
同期,京东金条实现的科技服务收入分别为9.20 亿元、20.88亿元、36.60亿元和 26.36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99.41%。占“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59.5%、63.3%、58.9%和61.5%。
报告期各期,京东金条的年度活跃用户数分别为302.08 万户、677.31万户、1520.57万户和1424.17万户,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24.36%;同期,京东金条的促成的贷款规模分别为1036.85 亿元、2554.92亿元、4589.15亿元和 2612.1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10.38%。截至2020年 6月末,金条产品余额中,由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6%。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7-2019 年底,京东数科的消费信贷资产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0.88%、0.82%和0.82%。2020年上半年,90天以上逾期率飙升至1.65%。中小微信贷方面,截至2017-2019年底,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0.83%、2.10%、1.33%。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数科将大部分京东白条的资产打包成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实现循环和出表。
招股书显示,应收账款中的信用消费产品为京东白条资产支持计划的基础资产。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中信用消费产品余额分别为179.16 亿元、218.19亿元、71.24亿元及 28.98亿元,整体呈下降趋势。京东数科称,原因是公司轻资产化战略落地,信用消费产品余额自2018 年末起大幅减少。
简单来说,即京东数科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大部分白条贷款出表,剩下的则是自营贷款余额。
中小微信贷产品,主要为公司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保理服务产生的应收保理款。2017年末及 2018年末,中小微信贷产品余额分别为145.32 亿元及170.47亿元。
那么问题是,再加入云和AI业务之后的京东科技,未来的招股书将会如何描述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
第二,是与刘强东和京东集团的关联问题。
股权上看,尽管刘强东近期密集退出京东旗下子公司的股份,但截至2022年3月31日,京东持有约22.1%的投票权,刘强东和其间接实控的宿迁领航方圆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所持有的股份每股有10票投票权,合计持有京东科技52.4%的投票权。
除此之外,京东数科与京东集团还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前者对京东集团的依赖度不低。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为京东集团提供营销推广、技术服务、综合风险管理服务、支付服务、保理服务和融资服务等六大项服务。2017年度~2020年上半年期间,京东数科向京东集团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分别为26.75亿元、39.60亿元、53.12亿元及30.86亿元,占同期京东数科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50%、29.08%、29.18%及29.89%,京东集团在报告期各期均为京东数科第一大客户。
京东数科风险提示称,一方面,关联交易可能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如果未来公司治理不够规范,或不能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等仍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公司与京东集团知识产权、数据及流量合作不能稳定持续的风险;此外,公司与京东集团可能产生利益冲突的风险,目前公司与京东集团业务定位存在差异,若未来公司业务扩张涉足的领域被视为京东集团从事的业务或其合理拓展,则公司的业务扩张将受到影响。
而目前,京东集团自身表现也并不佳,营收增速已经在下滑。2017年-2021年,京东集团营收增速分别为39.3%、27.5%、24.9%、29.3%和27.6%。但进入2022年,前三季度各期,京东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8.0%、5.4%和11.4%。
面对母公司的增速下滑,港股表现不佳,金融业务占比较大的现状,京东科技仍不断传出上市消息,这种选择的原因和后续的表现,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京东科技欲年底赴港IPO两大问题需注意 京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