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资讯】估值涨83倍,哈工大教授的项目要IPO了

2022-11-16 05:38:38

来源:腾讯网

文 | 鲁智高

来源 | 投中网


(资料图片)

近日,手术机器人公司思哲睿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这家由哈工大教授创立的公司,拥有多款手术机器人产品。由于产品均未正式上市,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42个月的时间里,已经亏了2.58亿元。

好消息是,该公司其中一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已经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意味着正式商业化已经不远了。此外,按思哲睿的说法,这款产品能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较高下,不过最终能否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地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创业团队技术非常过硬,自然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其中,博实股份和深创投扮演着关键角色。前者的股东包括哈工大,拿出2000万元让思哲睿在早期顺利起步。后者则至少出手3次,让该公司的估值一路飙升,半年时间就涨超170%,一跃成为独角兽。

此外,实控人为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晟汇投资也出手了2次,投入1亿元拿到了该公司上市前2.99%的股份。

现在产品准备上市,从生产到销售也需要不少钱,该公司便想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促进发展。按照思哲睿的规划,其希望能募到20.29亿元,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而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在2-3年。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产品未上市,42个月亏了2.58亿元

作为一家手术机器人公司,思哲睿拥有腔镜手术机器人、经尿道柔性手术机器人、经口腔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手术机器人、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等产品,能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等科室,从而辅助医生开展各类外科手术。

成立9年以来,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仍处于未正式上市的阶段。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康多机器人SR1000已于2022年6月获得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余四款产品则处于产品样机开发阶段。

这也导致其营收是由其他少数业务来贡献,并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按照招股书的数据,思哲睿在2019年至2022年6月的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527.52万元、66.31万元、103.89万元、3.28万元,净亏损则分别达到了3247.85万元、3228.89万元、6663.26万元、12690.52万元。

42个月的时间亏了2.58亿元,研发和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费用则占据大头。

在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共用去1.87亿元,员工股权激励则发生在2022年上半年,费用为4908.92万元。员工股权激励认缴价格均为1元/注册资本,该公司将6.1748万元注册资本授予创始人杜志江。

研发的大力投入,也让思哲睿具备了手术机器人创成技术、手术机械臂技术、主操作手技术、手术器械技术、主从遥操作技术、手术导航技术等多项技术,同时取得了包括42项发明专利在内的160项专利授权。该公司称,康多机器人是首个在单家医院开展手术达到100台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

按照思哲睿的说法,公司持有的资金,能够满足目前的日常需求。截至2022年6月,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5亿元。

只是在多款产品仍处于样机开发阶段的情况下,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大概率会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创新医疗器械从获批上市到销售放量,需要经过量产、宣传推广、医生培训、医院招标等一系列环节,一旦主要产品无法顺利商业化,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将进一步承压。

深创投重金支持,估值81个月涨超83倍

正式创业之前,杜志江便对机器人有着深入的研究。

在1991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杜志江开始学习汽车设计及制造专业,并在四年后成功获得了机器人研究所的研究生保送资格,从此投身于机器人研究。

当时间来到2001年,在获得了博士学位后,他直接留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从讲师一路晋升为教授,并于2008年开始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最终成长为中国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首批技术专家。

为了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杜志江和团队成员经过无数次计算、设计、讨论和修改,用了6年的时间最终突破了核心技术,通过了科技部的现场验收。2013年,随着第二代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成功研制,标志着该技术走到了国际前沿。

由于技术门槛过高,杜志江希望通过医疗器械厂商推广技术的尝试并不顺利,最终决定自筹资金开始产业转化之路。也正是在2013年,思睿哲由杜志江、王伟东、闫志远、董为等人成立。其中,王伟东、闫志远、董为均为杜志江团队的成员。

随着博实股份的入股,思睿哲也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5月,博实股份用2000万元拿到了该公司20%的股份。当时,博实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全资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在此后引进资本的过程中,深创投、晟汇投资、龙江基金、恒汇创富等也成为了思哲睿的股东。该公司的估值,也从2015年5月的1亿元,变为了2022年2月的83.6亿元,相当于81个月涨了83.6倍。

其中,晟汇投资出手2次,投入1亿元拿到了该公司上市前2.99%的股份,其唯一股东为国有全资企业哈尔滨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而恒汇创富用3000万元,获得了0.36%的股份,股东中也有哈尔滨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深创投则至少参与了其中3轮融资,并最终拿到了该公司上市前6.36%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7月股权转让完成后,思哲睿的估值近30亿元。到了2022年1月深创投的投资完成后,该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81亿元。这也意味着,在半年时间里,该公司估值涨超170%,一跃成为独角兽。

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以及多年的努力创业,除了让这些杜志江团队的成员尝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将让他们收获到财富的果实。

招股书显示,杜志江、闫志远、王伟东、董为等人分别持有公司上市前22.38%、3.28%、2.62%、2.19%的股份。一旦公司顺利上市,即便按照83.6亿元粗略计算,他们的身价也将分别达到18.71亿元、2.74亿元、2.19亿元、1.83亿元。

百亿市场,国产品牌待突围

手术机器人发展了数十年,不过商业化进程却相对缓慢。

早在1985年,机器人便开始应用于临床手术。9年后,美国Computer Motion公司研制出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AESOP,成为全球首个获得FDA注册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

到了2001年,美国直观外科公司研制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并获得FDA认证,最终成为了世界上非常成功的临床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手术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由此成为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产业的核心人才输出基地。

但是直到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才达到109.1亿美元,其中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仅为41.9亿元。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到了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到285.1亿美元,其中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88.8亿元。

而在这个领域,也早已存在一些强劲的对手,包括直观外科公司、Asensus Surgical、微创机器人、威高机器人、精锋医疗等。

目前,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仅达芬奇Si及Xi手术系统实现了商业化销售,思哲睿的康多机器人、威高的妙手S和微创的图迈三个产品获得了国家药监局批准。据财报显示,在2022年前9个月,直观外科公司的营收就达到了45.72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思哲睿的产品要想顺利商业化,除了要应对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带来压力,还得有好的办法快速搞定医院等客户。

按照该公司的说法,康多机器人SR1000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上实质性等同,甚至个别方面还优于对方。不过最终的销售情况如何,还有待该产品正式上市后进一步观察。

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以医保政策为例,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将机器人辅助手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如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无法纳入医保或报销比例较低,那就容易对此类公司的业绩造成冲击。未来,如果此类产品被纳入集采范围,那该公司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

在思哲睿的规划中,希望通过上市募到20.29亿元,并将10亿元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3.27亿元用于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1.02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剩余6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至于该公司未来能否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性地位,以及在一众国产品牌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决于其是否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参考资料:

1.《投身创业创新热潮全面振兴龙江》,黑龙江日报

关键词: 估值涨83倍 哈工大教授的项目要IPO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