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3月,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这是第一次,中美达成了有意义的协议。
【资料图】
去年11月,拜登政府曾经与中国一起,对全球气候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但是,那一份联合声明是在中美两国没有什么矛盾的基础之下,所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
这一次,却是中美两国在金融议题上,经过几次的讨论、谈判,所达成的协议。
这算不上是什么里程碑,但在中美激烈博弈中,却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标志性事件。
8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监管问题,中美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有了解决方案。
这份协议是有关286家中国企业,总市值1.2万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前途。美国在2020年制定了《海外公司问责法》,同年12月由前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
这项法案被视为针对中国,为中概股量身定做的法案,也是被外界视为中美金融战的前哨战。
今年的时候,美方更是战鼓频吹,不断地把中概股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中。然后隔一阵子,又把一些中概股企业从预摘牌名单,转为确定名单,确定摘牌。
直到7月30日,有153家中国企业因为无法在限期之内,提出有效的证明,因而被转入确定摘牌名单中。确定被摘牌的名单,已经超过中概股总数的一半。
按照这个趋势,一两年之内,大部分的中概股都会从美国纽约退市。就在这节骨眼,中美咨商终于有了结果,双方达成了协议。
为什么美方之前来势汹汹,动作迅速、果断,把超过一半的中概股企业,放进了确定摘牌名单中。但最后,美方还是愿意与中国达成协议?
其中有什么曲折?中美双方在这份协议上,谁做了比较多的让步?对谁有利?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中美金融博弈,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次的协议内容有几个重点。
第一,这是双方监管机构,在遵守各自国内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对等互利原则,所形成的合作框架,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审计监管合作的通行做法。
这表示,中方并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过去20多年,美国总是把自己的国内法,搬到国际上来,凌驾于各国的法律,法规,甚至于也凌驾于国际法之上。
因此,中方过去与美方的谈判重点,就是在双方的法律基础之下,寻找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审计监督方法。而且是对等的。
中方尊重美方监管市场要稽查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而美方也尊重中国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双方因而达成了协议,今后可以进行跨境审计监管合作。
第二个重点,美方要稽查底稿数据的时候,必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之下,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访谈和问询。美方不能单独入境,对相关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调查,或是取证的活动。这方面,符合中国证券法相关规定。
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
现在我们来谈谈利与弊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中国是不是又吃亏了,又让步了?
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我们的推测是,当美方要进行稽查的时候,一些敏感的个人数据,会被抹掉,遮盖。比如说,参考美国的做法,美国一些企业、政府机构,在列出个人数据的时候,会把一些敏感信息拉黑,真的是拉黑。好比说下面的个人社会安全号码,会把前面的几个数字拉黑掉,不显示。
对于一些敏感的个人数据,例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生日等,都可以参考这样的做法。详细的情形得要查看双方的实质协议内容。
那么中国是不是让步了?
其实,这份协议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
对美方来说,尽管当初在制定《海外公司问责法》的时候,的确有一些国会议员,是刻意针对中国、敌视中国。但也不完全是如此,因为美国对自己国内的企业,以及其他的外国企业,也是这么要求的。
美国要求数据披露、信息检查,原来的立意也是好的。
2000年初,美国出现了安然能源公司(Enron)和世界通信公司(World Comm)的会计丑闻,当时闹得满城风雨,造成投资人巨大的损失。美国因此在2002年 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其中一个重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审计,都要接受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检查。
萨班斯法案,还催生了一些软件公司。这些软件公司开发出一些软件,将美国大企业,比如说银行,或是手上握有大量个人数据的企业。将其数据分类,建立数据库、索引、关键字等,然后取出来分析,也就是database building, indexing, keyword search, and retrieval.
这些数据在运送的过程中,好比说从银行把数据运送到软件公司的时候,还得要经过安全、保安措施,从放进保安车,安全人员随行等的防护措施。
另外,大企业的电子邮件(Email)数据,也要保存。多年前,有关微软垄断的诉讼案,美国联邦也检查了微软的Email数据库。
这方面,也催生了美国 对数据保护的软件行业,Data Protection。
可能有网友会问,为什么我们这么清楚呢?因为在我们的团队中,有人曾经从事软件开发与服务,杨风本人对科技与软件行业比较熟悉,是这方面的专业。
总结来说,美国制定《海外公司问责法》,一方面是美国对上市公司会计数据稽查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打击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算是对中国进行金融打压。理由就是之前,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不愿意美方的资金,流入中国,帮助中国企业发展。
特朗普曾经指示,美国公务员退休金不能投资中国股票。
所以,美国达到了目的,可以对中概股会计数据进行稽查,但是,不是任意地进行稽查,而是需要通过中方监管部门,在中方的参与和协助之下。
那么,中国是不是吃亏了?
也不是的。如果中概股就这么退市了,会让外界觉得,中概股企业的确存在数据不良,作假的情形。这对中国企业的形象是一个打击,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所以,中美双方达成协议,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美方必须要通过中方监管部门,在中方的参与和协助之下,对中概股企业进行稽查,这方面其实是中国的胜利。相较于其他国家,也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实力,可以跟美方谈判。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
另外,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走向国际,中国本身也想要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也希望上海与深圳的证券交易所,能够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因此,中国与美国在这方面达成协议是好的。在不违背自己国内的法规,不伤害国家安全,不损及自己的利益之下,与美国达成协议。
而美方最终也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之前我们说,美国纽约身为全球的金融中心,如果缺乏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企业,前来捧场,这个全球金融中心的体面,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完美,是一个缺憾。
所谓的世界金融中心,就是全球企业,全球知名的企业都来你这里上市,这才叫做世界的金融中心、金融之都。
除此之外,中概股1.2万亿美元的市值,虽然比不上美国,但对壮大美国的金融市场,也是有一些贡献的。如果中概股全部都从美国退市,对美国也是不利的,华街也不乐意看到这种情形,会少赚一点。
我们说得少赚一点,不仅仅是股票,或是期权的交易买卖,还包括了这些年,美国对冲基金公司对中概股上下其手,赚多,又赚跌,把中概股搞的是上上下下的。
画面上是阿里巴巴从2014年10月,在美国上市之后的股价走势图。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将近8年,这期间的营业额与净收入,都大幅增加。但是,股价几乎回到刚上市的时候。
如果比较同时期的美国大型科技股,或是网络股。比如说亚马逊,阿里巴巴的股价表现差多了。
上面是亚马逊的股价走势图,股价在五年之内,从$50美元涨到$130美元,涨了2.6倍。
如果比较了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走势图,把这两只股票五年的走势图放在一块儿,那更是人比人气死人。
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的股价五年来一路高升,阿里巴巴反而走下坡,跌成了负增长。画面上黄色的部分是亚马逊的曲线,蓝色是阿里巴巴的曲线。没办法,命运不同。一个是美国股票,另一个是中概股,虽然都是在美国挂牌,上市。
所以,美国华尔街赚中概股的交易费,更是大赚中概股股价的起起伏伏。多少投资中概股的投资者,吃了大亏?美国实在没有必要把中概股全部赶出去。
其实,美国在这方面是做足了样子,从去年2月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许多中概股的跌幅超过一半,等于是腰斩。腰斩是什么概念?原本中概股2万多亿美元的总市值,现在只有1.2万亿美元。市值蒸发了一半。
在这种情形之下,美国把中概股赶出去,没有什么意义。况且,中概股在美国上市筹资,当初筹集到的资金,都已经拿到手了,许多也已经花掉了,花在自己国内的市场,美国现在才想要把中概股赶出去,没有意义。
其实我们去年2,3月的时候,就已经对中概股提出过警告,认为这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番操作。一年半下来,美国那边又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说难听一点,美国那边大张旗鼓地说,为了防止中概股做假账,中概股需要透明,需要稽查会计底稿,搞了老半天,有人大赚一票。
所以,美国那边应该要见好就收,再搞下去,一番两瞪眼,对美国没有多大的好处。
话说回来,中美两国这一波的金融攻防,在金钱上,美国那边赚到了,但是在会计数据稽查的方面,以及数据安全方面,中国扳回一城。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斗不过人家,自己这方面也出过一些状况。
2年前,瑞幸咖啡爆发了会计丑闻,就落了把柄在人家手上。几个月后,美国国会就针对这方面立法,搞出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但是,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保护了中国的数据安全,这是中国想要的,也要到了。中美两国这次,算是一个平衡。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华尔街不是大赚特赚一番了吗?怎么能够算是平衡,算双赢呢?
这个算法是这样,美国是金融高手,全世界没有人可以玩得过华尔街。所以,不能跟华尔街玩,美国这一次是金融手段,加上法律手段,联合出击。这是公开正面地向中概股挑战,中概股去人家那边上市,没办法的。
但是,中国监管单位拒绝美方任意进入中国查账,拒绝美方无条件地稽查底稿,在这方面是中方的胜利。算是扯平。要知道,没有多少国家可以跟美国谈这样的条件。
中国如果要在这件事上,多赢得一些好处,得要在其他方面着手。比如说,借由这次的机会,建立好中国在会计审计上的信誉。然后,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中国。
那么,美方为什么愿意接受中国的条件,透过中方人员才能够对底稿数据稽查呢?
除了刚刚说的,美方再继续搞下去,意义不大。另外,前一阵子中方五家企业,要集体从美国纽约交易所退市,这也给了美方一个压力,表示了中国的决心,如果美方不答应,那就全部退市。
再加上,中国政府早已经出台了 关于信息安全和管理的法规,等于是给了中概股一个依据,有法律基础,跟美国据理力争。
本来美方是吃定了中国,是中国企业想要来美国上市。当五家企业要集体退市的时候,美方了解,再这么搞下去,那是两败俱伤。并且,以后也不会有任何中国企业再来美国上市,等于是断了华尔街一个财源。
所以,美方见好就收!
从中概股退市风波来看,中美两国在金融业上互斗,会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这显示出两个意义,非常重要。
第一,这方面验证了我们两年来的说法,美国不敢轻易对中国发动金融战。虽然说,俄乌战争后,美国带着盟国一起,对俄罗斯金融制裁。当时我们说,这是美国练手的机会,是为了将来对付中国做准备。
原因就是,虽然美方很想对中国金融制裁,但是,不敢轻易去做。一旦对中国发动金融制裁,成功也就罢了,不成功,美国的全球霸权就垮了。
第二,这也显示出了,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金融环境优于中国,中国企业才会跑来美国上市,然而中国市场潜力大,美国也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来到美国上市。
不过,美国可能听不进这些话。
这一次美方会妥协,还是因为中国的实力足够。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 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阅读,我们下期再会。
(作者:杨风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