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美跨境监管合作迈出重要一步。8月26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一些美国媒体等不及提前预报了消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应声大涨,为我们认知中美关系的底层逻辑,以及市场和舆论看待中美关系的真实心态,提供了一个有益的侧面。
中美在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2020年底特朗普签署生效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则直接引爆了“中概股或将面临集体退市”的讨论。近两年来,美方借助这部国内法,不断以“摘牌时间表”威吓中概股。特别是,美国一些“脱钩派”大搞资本市场监管政治化,甚至形成中美金融“脱钩”的冲动,时常污名化中方的各种举措。截至今年7月底,美国证监会根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已将159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中。
显而易见,如果不给这种趋势踩下刹车,必将带来双输的局面。过去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大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既拓宽了自身融资渠道,也给美国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中概股成为中美经济往来以及利益交融、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载体。截至今年3月,共有261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市值约为1.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约有2000亿美元。一旦中概股被迫退市,受损的绝不止是中方利益。中美能够坐下来谈判,找到一个理性、务实的方案,体现了双方监管部门的担当和智慧。
同时这也再次表明,中美有差异和分歧是正常的,这不应该成为走向全面对抗的借口,只要秉持客观务实、相互尊重的态度,中美是可以找到办法的,把该谈成的事谈成,该办好的地方办好,既符合规律,也顺应人心。
为了推动问题解决,中美双方在磋商过程中都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也在情理之中。中方从始至终都强调,尊重境外监管机构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加强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反对的是一些势力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错误做法。同时,中方主动作为,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夯实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责任,提前把一些本就不应该出现的风险排除掉,这就相当于在安装好防护栏之后再有节奏地打开窗,既照顾到了监管的需要,又不至于让中国企业“裸奔”危及国家安全,有效地统筹了开放与安全。
此外,中美双方能够就审计监管达成合作协议,也为当下的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只要坚持对等互利的原则,中美有能力就一些重要敏感议题达成符合彼此关切的解决方案。应该看到,在这次的合作中,美方有加强企业监管的需要,中方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难能可贵的是,双方的关切都得到了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并且通过富有智慧的安排让彼此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是一个有象征性意义的案例,也值得美国国内一些“国家安全”泛化、滥化重症患者好好体会。
保留中概股在美上市,对投资者有利,对上市公司有利,对中美双方都有利,是一种多赢的制度安排。中方对这一点的认知始终是清醒的,所付出的努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势的发展也证明了中方的判断。一些人此前别有用心地把中美摩擦的责任压到中国头上,是违反事实的,也是为人不齿的。中国用实际行动来回击这一切歪曲和抹黑,也对各类企业发出明确信号:中国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我们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努力也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关键词: 社评中概股审计 这是中美合作的象征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