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比亚迪抛出了一份近乎于“白送”的18亿元员工持股计划方案。而藏在这份方案的背后或许有比亚迪自己的“小心思”。一方面,刚在4月初宣布“all in”电动车的比亚迪需要给员工“定心丸”;另外,全力转型电动车的比亚迪接下来要面临的对手不再是传统燃油车,而是造车新势力,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它们基本奉行烧钱抢市场、抢人才的战略。比亚迪此时白送18亿元股权,司马昭留才之心可见。
“白送”员工18亿元股权,这是比亚迪给出的股权激励。
4月23日,比亚迪抛出了一份近乎于“白送”的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公司拟以18-18.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公告显示,预计此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人数不超过1.2万人,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竟为0元/股。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白送”了这1.2万人18亿元的股份,平均每个人将免费获得价值15万元的股票。而这份“白送”的大礼包背后,或许藏着比亚迪的“小心思”。
豪掷18亿留人才遭投资者质疑
2021年,在C端用户需求不断爆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景气度被推升至前所未有的高点。
据统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融资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同比增长159.4%。
这股新能源的热潮刮变了资本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跨界造车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人才作为企业之本,也遭到各大车企的疯抢。
在这股“全民造车”力量的推动下,各大造车势力间的抢人大战也愈演愈烈,即便是强如比亚迪也坐不住了,推出了一份“零元购”的员工持股计划只为留住人才。
对于零元持股计划,比亚迪表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推出的主要目的为进一步激活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保持行业竞争优势,推动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及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不过想要拿到这笔钱也不容易,具体来看,该员工持股计划的3个解锁期业绩考核指标分别为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营收的增长率不低于30%、20%、20%。
按照比亚迪2021年2161.42亿元的营收计算,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的营收分别达到2809.85亿元、3371.82亿元、4046.18亿元方能解锁该部分股权。
拿到股份的员工可谓是心里乐开了花,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样的“白送”行为引起了公司中小股东的强烈不满,更是质疑公司涉嫌“利益输送”。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表示,“比亚迪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全体股东的利益,拿全体股东的钱免费送”,并号召相关部门对公司进行严查该行为是否合规、存在激励过度的情况。
回溯历史后,老虎财经发现,此类“零元购”的员工持股计划在A股中并不少见,今年以来,就有东山精密、开润股份、福光股份三家公司推出的的员工持股计划亦为“零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福光股份、东山精密的员工持股计划并不设有考核机制,也因此福光股份受到了监管的问询。
而在受到监管层问询后,福光股份迅速修改员工持计划方案,将无需受让方出资调整为受让价格为10元/股,并且新增加了对公司层面整体业绩考核目标。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低成本的员工持计划本身较为敏感,这个时候股权解锁条件的设立则显得尤为重要,而比亚迪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机制设立的相对中肯,并不涉嫌网友口中的“利益输送””。
“all in”电动车
在“白送”股权给员工之前,比亚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all in”电动车。
4月3日,比亚迪方面宣布,据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汽车全年销量为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0.38万辆,占比81.58%;而燃油车销量为13.63万辆,占比18.4%。
这意味着,比亚迪或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大型车企。同时也意味着,未来比亚迪所面对来自于其他造车势力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比亚迪仍然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之中的当之无愧的老大哥,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2022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量排行显示,比亚迪三月累计销量10.31万辆,位列车企第一。
不过,比亚迪今天的成功并不代表明天依然成功,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除却特斯拉,其他车企尚缺少核心技术优势,整体上看还处于完全混战的状态。
不仅是耳熟能详的“蔚小理”,做电动车的小牛、甚至是苹果的超级代工厂立讯、富士康等都加入了这场混战。
而在混战过程中,肯定会有后来者加入并试图超越。传统车企转型需要一些时间,而新势力中的一些车企已经在后发持续跟进,加之技术路线上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未来发展如何,目前尚不能定论。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全面停产燃油车更像是一块加速燃油车行业全面转型的多米诺骨牌,大众、宝马等传统燃油车巨头均公布了自己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规划。
而这些在燃油车行业深耕几十载的行业巨头也将会成为挑战比亚迪地位的潜在威胁,可以说,比亚迪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白送”股权的背后
安抚“军心”抑或留住人才?
前有老牌燃油车加入战局,后有新势力虎视眈眈,比亚迪的处境可谓“四面楚歌”。而要想破局,稳定军心和抢夺人才自然必不可少。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两旺,行业景气度来到了空前的地步,使得汽车行业本就激烈的“抢人大战”更加激烈。
根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2021年期间,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招聘岗位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其中,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岗位需求上涨将近2倍。
与此同时,岗位薪资也大幅度上涨。数据显示,2021年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平均月薪为15367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1.6%。
除了诱人高薪外,股权激励也是这些造车新势力吸引人才的利器。
以小鹏汽车为例,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彼时仅已授予员工且未归属的相关股票为4321.85万股,归属价为0元,归属期为4年,合计共涉员工2733人。这也意味着,这部分员工人均可浮盈约405.39万元。
只不过以往车企间的人才竞争多为造车新势力挖角传统车企高管,目的主要是快速组建新团队,时至今日,这种抢人的趋势已经更加深入且细化,具有相关经验的从业人员均成为了这些车企眼中的“香饽饽”。
彼时的比亚迪也因此推出过一份员工持计划用来抵御人才流失的风险。
2015年6月17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王传福,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2565.8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4%。
比亚迪方面表示,减持股份的主要目的为配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所得资金全额无息借予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
根据彼时公司披露的员工持计划方案显示其员工持股价为55.71元/股,员工认购数量为3259.06万股,锁定期为一年,存续期不超过24个月。
就在员工持股计划买入后不久,公司股价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宽幅震荡,该持股计划一直在“套牢”与“微盈”两个状态中反复横跳,一直到2021年6月,该员工持股计划才减持完毕。
2021年6月16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届满终止,所持公司股票已全部出售完毕,减持数量为3259.06万股A股股票,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14%。
而彼时比亚迪的最新股价为232.32元/股,对照员工持股价格55.73元/股计算,该员工持计划的浮盈最高可达416.87%。
同样是为了绑定人才,抵御人才流失风险,从员工持股成本的角度出发,前后两次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却存有不小的分别。
为何会出现此番情况?市场有声音认为,“一方面是此番造车企业间抢夺人才的情况更为激烈,激励的幅度也相应的提高了;另一方面,比亚迪于此前不久刚刚宣布“all in”电动车,需要安抚军心。”
责任编辑 | 陈斌
关键词: 白送员工18亿元股权 比亚迪有何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