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据悉,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不搞“大水漫灌” 兼顾内外平衡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激发市场活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准后央行有何综合考虑?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3月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内外环境复杂程度超预期,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内需复苏基础不够稳固;托底政策更积极有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央行降准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稳定负债,提升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
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等提供长期限信贷支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指出,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和总需求不足情况下,采取适时降准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
关注
降准之后是否会降息?
此次降准之后,本月20日出炉的LPR也会下调吗?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市场对近期是否降息存有不同观点。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降准后也可能进行降息,如4月20日一年期LPR利率可能会下调;若疫情持续冲击经济,二季度也可能再降MLF利率。
他同时提醒,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低迷、疫情对经济活力进行压制,在流动性宽松情况下,需要警惕资金空转和企业“借新还旧”,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削弱货币宽松对实体经济的实际拉动效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降准在本周落地,本月降息的概率会相应降低,但银行会持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本月也可能通过压降点差的方式降低LPR。
申万宏源认为,当前实施降准的主要目的仍是支持实体经济获得宽信用的生产端支持,并不代表着未来降息可能性的提升。预计年内MLF可转而实施净回笼,降息概率仍低。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央行此次小幅度降准,是为疫情之后留下降准空间,因为疫情之后复产复工需要流动性支持。
文/本报记者 程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