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的中概股板块经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严重跌幅。普遍分析认为,这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迫使中国公司退出美国交易所的最新举措相关。对此,中国证监会上周五已有回应称,尊重境外监管机构,但反对证券监管政治化。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再次体现一个明确的长期趋势,即中概股的回归。一方面,我们需要甄别到底哪些才是有“回归价值”的中概股;另一方面,也需要清醒认识到,中概股回归将考验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2022年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真正“元年”。
首先从专业角度对中概股进行准确定义和细致分类。目前,在美国上市的所谓“中概股板块”,约有250只证券,其中包括很多以存托凭证、也就是ADR上市的公司,虽然其法律属性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普通股票”,但更容易符合美国的证券监管要求,也能从美国股市上融到资金。通俗地说,过去十几年很多跟中国市场有这样那样关系的企业,看准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潜力的机会,利用甚至是炒作“中国概念”到美国上市融资。
这种抱着“割韭菜”心态的企业数量颇多,更要命的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硬核”技术分享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多像P2P公司一样的假金融企业甚至都没有中国金融业的正规经营牌照。这些假中概股上市时间长了必然露馅,这也就是为什么前几年出现国际金融机构有意做空中概股的现象,冲击的主要是这些财务或业务造假的企业。针对这个问题,中美两国监管机构一直保持沟通和协调,毕竟中概股在美国上市,对中美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打击财务造假也符合中美监管机构的原则和利益。普通投资者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些假中概股经常把自己描绘成中美冲突的替罪羊,把由于财务造假造成的股价下跌,美化成中美的所谓“货币战争”。
如果刨除这些假中概股,再刨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赴美上市的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大型国企,网上热议的、有回归需求的、考验中国资本市场容量的中概股企业大概也就几十家。真中概股大致符合这几个标准:有合法合规的业务规模,具有相对成熟的业务模式和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业务与中国市场密切相关,相当比例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如果企业规模不大,则应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发展潜力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只有符合以上标准的中概股企业,才具有回归A股、或者回归港股融资的能力;反过来讲,只有假中概股才有诉求混淆视听、甚至不惜利用网络民粹的力量热炒中美金融“脱钩”,试图继续浑水摸鱼。
几十只真中概股“被迫”回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把政治与经济混为一谈,总想靠经济制裁达到政治目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民间资本长期积累,有更强的投资能力,地方政府有转型升级需求,这些都需要更多高科技含量的投资标的;“头部”中概股企业经历技术初创阶段和快速增长阶段,已进入平稳发展、甚至是“大公司病”阶段,需要引入国内多样化所有制的战略股东,以使股东结构更优化;信息服务日渐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等等。
因此,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如何能让这几十只真中概股顺利回归、上市,并在回归中得到相对公允的定价、引入有价值的战略投资者、实现中概股企业的内生性价值提升,不仅是未来几年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对中国资本中介机构的国际业务的挑战。香港的资本市场虽然监管体系更方便中概股回归,本地也拥有大量国际投资银行,但它的投资风格惯性不利于科创企业的合理估值,加上近几年“黑暴”和疫情的冲击,香港恐怕很难独自承担中概股回归的大格局。
更值得期待的显然是A股市场。中国政府拥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民间财富更是充盈,加上中国经济已经走出疫情阴霾,通货膨胀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可控,A股并不缺少资金和长期资本迎接中概股回归。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展开,中国大陆的证券公司越来越重视国际化发展战略,也越来越重视服务地方政府的转型升级需求,共同投资于境内外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二级市场上不乏市盈率超过100倍的科技类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则早就意识到科创型企业、上市公司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多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甚至愿意以市盈率50倍的水平投资非上市科技企业,这在全球也是具有竞争力的。
总之,中概股回归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且会带来很多中长期的投资机会。中国资本市场的真正国际化,恰恰需要这样一批“鱼龙混杂”的上市公司,去考验各大券商和基金的真正定价能力。普通投资者应该期盼,2022年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元年,成为中国资本中介机构培育针对跨国企业“投研一体化”竞争力的元年。放眼未来,一旦去伪存真之后,那些拥有硬核科技的中概股回归,又怎么不会被A股投资者追捧呢?(作者是甬兴证券副总裁)
关键词: 许维鸿中概股回归或考验中国资本市场 中概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