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赛道上狂奔的传统车企,正将分拆上市视为“心头好”。
11月26日,上汽集团宣布,拟分拆捷氢科技至科创板上市,后者因主攻氢燃料电池而获得市场广泛关注。由此,这一交易成为传统车企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最新案例。与此同时,长城汽车、比亚迪等车企的分拆计划也在推进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出台的相关规则,为车企分拆上市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而当下市场对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迥异的估值方法,让车企有更大的动力将分拆尽早落地。“分拆能给独立出来的业务带来不小的资金补充,对现阶段发展新能源业务大有裨益。”受访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拆,把最有前景的业务拿出来
按照上汽集团的计划,其拟将捷氢科技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将其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分拆上市完成后,上汽集团仍将维持对捷氢科技的控制权。
对于本次分拆上市的目的,上汽集团表示,希望将捷氢科技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的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业务上市平台,通过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加大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业务核心技术的投入,实现该板块的做大做强。
资料显示,捷氢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目前已掌握从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完全正向开发能力,并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今年10月,捷氢科技推出了捷氢启源M4H燃料电池电堆。
事实上,分拆捷氢科技上市仅是上汽集团资本运作的一小步。据悉,上汽集团目前已培育形成捷氢科技、智己汽车、飞凡汽车、友道智途、零束软件、赛可智能(人工智能实验室)等20家“科创小巨人”,其中不少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除了上汽集团,其他传统车企也在积极筹划分拆上市。比亚迪10月26日公告称,其分拆比亚迪半导体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事项,已经获得港交所的批复及保证配额的豁免同意函。比亚迪表示,分拆上市后,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致力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
此前吉利汽车曾在回应市场关切问题时表示,不排除分拆纯电动业务的可能,并将对各种方案进行持续研究。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已完成多轮融资,其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长城汽车的发动机板块一定会分拆上市,未来蜂巢动力供应给长城汽车的比例会低到50%以内。
急,估值冰火两重天亟需融资
“传统车企纷纷选择将新业务分拆,与政策、市场都有密切的关系。”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相关政策出台,让车企有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可能;另一方面,现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估值冰火两重天,车企需要募资发展,只能把新业务独立出来。
2019年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为A股境内分拆上市明确了标准和流程。若干规定明确了分拆条件,例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净利润剔除拟分拆子公司的净利润后,累计不低于6亿元。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根据若干规定的要求,能够达到分拆子公司上市标准的公司并不多,标准既要求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又需要其产业链足够长,使上市公司与拟分拆公司相互独立。汽车产业原本就有产业链较长的特点,龙头车企的盈利能力较强,分拆出一个或者几个细分板块并不困难。
为何若干规定在2019年12月就发布了,车企们的分拆大计在今年才陆续宣布?
“造车新势力一个月卖个几千辆,估值就能有几千亿元;传统燃油车卖得再多,也被视为夕阳行业。既然市场这么极端,传统车企自然要把新能源业务独立融资。”沪上某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该私募人士认为,市场对燃油车、新能源车使用了两套完全不同的估值标准——燃油车看盈利,按照PE给估值;新能源车看销量,敢烧钱的反而估值更高。可从产业角度看,两者并不是完全隔绝的。由于电池、电动机的特性,以及上游产业链的迅速发展,传统车企切入新能源车赛道几乎没有太大的困难,而且很多传统车企已经做得不错了。
“现在新能源车方兴未艾,传统车企需要迅速扩大规模,将新能源车业务独立并分拆上市,是最有效的融资手段之一,何乐而不为?”该私募人士说。
变:对新能源车生态影响深远
传统车企纷纷启动分拆上市计划,对火热的新能源车赛道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产业角度来看,之前在传统车企中相对边缘的新能源车相关业务,通过分拆上市将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甚至有机会比肩造车新势力。
例如,捷氢科技2020年度净利润约为-0.93亿元,截至2020年末净资产约为4.32亿元。这样的资产、盈利规模在上汽集团的体系内未免有些“微不足道”,可一旦分拆上市,其有望迅速获得大笔融资,对加大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业务核心技术的投入很有帮助。
“传统车企过去一直相对封闭,即掌握整个产业链。现在将一些新业务分拆上市,变相地将新业务推向市场,在更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向整个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上述业内人士称。
产业变化也会导致资本市场变化。之前,造车新势力独享市场对新能源车的追捧,并因此获得了大量资金。如今,传统车企纷纷将新能源车相关业务分拆上市,这无疑将分流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关注,甚至让市场重新思考新能源车的估值问题。
“当大家都会造新能源车了,那就要比拼销量、成本、利润,就会回到现在燃油车的估值体系。这种变化不会很快,但车企分拆上市将加速这一变化的到来。”上述私募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