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呗整改之后,花呗也启动了品牌隔离工作。昨天(24日),花呗发布公告显示,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花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类型的服务。对此有专家分析,通过品牌隔离,用户能更充分地了解服务提供方的信息,避免品牌混同,也更符合消费信贷的监管要求。
多数用户
花呗额度降至万元内
“花呗改名‘信用购’了?”近日,网友们陆续发现自己的花呗已经更新为“花呗”和“信用购”服务。在信用额度方面,用户可以在花呗信用购首页查询到总计额度,分别点开花呗和“信用购”页面,则能看到各自的额度情况。在支付环节,“信用购”和花呗也变成了独立支付渠道,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和调整付款顺序。
“品牌隔离后,花呗将主要满足用户日常的中小额消费需求。‘信用购’服务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独立审批授信的消费信贷服务类型,可以满足部分用户的更多额度需求。”对于这种变化,花呗方面回应称,未来这一工作将分批、逐步覆盖到更多用户。
记者获悉,品牌隔离后,大部分用户的花呗额度在1万元以内。与此同时,有部分花呗用户在社交平台留言称额度被降低。用户表示,有的原38000元的额度被降为1000元,还有10000多元的额度被降为1000元。“信用购”类服务的授信额度,则一般接近其原来的花呗额度。
花呗公告显示,为保障用户体验,品牌隔离后,花呗、“信用购”服务在免息期、查账、还款等核心体验上保持一致。此外,“信用购”服务和花呗的免息期保持一致,并且仅可用于消费,不可取现。“就单纯的品牌隔离、品牌升级动作而言,用户端的感知其实不大,因为消费、还款等一系列核心操作体验均保持不变。”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尽管大部分用户花呗额度有所下降,但此次品牌隔离对普通用户来说影响不大。“大多数花呗用户还是直接和蚂蚁消费信贷发生业务关系,花呗本身额度不高,覆盖业务量也有限,尽管部分用户从花呗转向‘信用购’,信用管理方面由金融机构接手,但使用层面依然力求可持续性。”
消费者
可一眼看出借钱出资方
“用花呗不就是找支付宝借钱吗?”花呗启动品牌隔离后,这一被大众普遍误解的观点将得到改变。此前大多数花呗用户并不会注意每一笔信用消费的出资方,而是当做跟信用卡差不多的产品使用。实际上,此前花呗服务一直是由蚂蚁集团旗下的小贷公司和其他合作金融机构共同提供,出资方并非完全来自蚂蚁集团。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银保监会非银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要求蚂蚁集团采取有效方式,保证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服务时能够充分了解信贷服务提供者的名称,避免引起品牌混同。
花呗本次变更也是为了落实消费信贷相关的监管要求,让消费额度提供方从幕后走到台前,更充分地保障消费者权益。记者测试发现,用户收到变更通知后,原有的花呗界面变成了花呗和“信用购”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消费额度提供方。换言之,服务机构没有变化,但用户一眼就能看明白自己究竟是从哪个金融机构借的钱。
“之前花呗等信贷产品在资金来源上比较复杂,有些是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有些是自有资金。当前要进行品牌隔离,对于资金来源要说清楚,自营信贷和助贷遵循不同的监管规则,分开管理是有必要的。”盘和林表示。
至于公众广为关注的接入征信问题,记者查看端内规则发现,花呗和“信用购”将由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分别上报征信信息。
“此前在品牌混同的状态下,用户难以了解背后实际提供服务的资金方身份及参与比例,花呗此次升级也是为了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更好地帮助用户进行判断和选择。”苏筱芮表示,用户也需要注意,以后使用此类信用支付产品,使用时间、额度等信息将会被纳入个人征信报告,建议用户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并及时还款,珍惜个人信用。
监管要求下
蚂蚁集团加速合规
今年年初,花呗、借呗下调额度,上线了年化利率展示;今年9月,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今年11月,借呗启动品牌隔离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在“信用贷”页面展示。不难发现,花呗、借呗不断尝试以新的方式适应监管规则,二者一系列调整,仍离不开合规二字。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花呗品牌隔离,也是在加强金融科技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平台垄断的背景下,蚂蚁集团金融业务整改过程的措施之一。
花呗、借呗是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据蚂蚁招股书显示,约5亿用户使用花呗、借呗,其业务规模也十分惊人。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花呗和借呗的整体规模在1.7万亿元。此前,花呗的服务商为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借呗的服务商为重庆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都是蚂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花呗品牌隔离后,初步隔离了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信贷产品的不当连接,减少蚂蚁集团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也有助于纠正蚂蚁集团借助支付宝的入口优势和流量数据进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董希淼称。
今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根据监管要求,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后,将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不过,这两家小贷公司如何实现平稳退出仍有待观察。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蚂蚁集团应按照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整改,坚持持牌经营,明确业务边界,让支付归支付、信贷归信贷、投资归投资。“特别是要按照《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要求,采集用户数据要获得用户授权并明确告知目的,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过度采集。同时要彻底断开支付宝与信贷业务的不当链接,通过支付宝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应由个人征信机构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提供给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