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线”,屡创新药与疫苗济世惠民,如今海量优质优价、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药品正从京南大兴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北京南部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一批具有原创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与全球巨头比肩竞争。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欣欣向荣,规上工业总产值已创下新高。记者6月22日从基地管委会获悉,截至5月66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19.5亿元,税收3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为本市经济发展贡献了医药产业力量。
今年新注册项目超300家
随着各项重点经济指标全部大幅增长实现“开门红”,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锻造出日益强大的生产能力。该基地目前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按此计算今年其每平方公里产值已冲向50亿元大关。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是“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聚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国家级药政检测与药物研发机构,吸引了世界五百强费森尤斯卡比,以及科兴中维、民海生物、热景生物等一批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国内外头部医药企业,形成了以研发检验为主导板块,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创新化药、医疗器械为主体板块,大健康、动物药为拓展板块的“1+4+2”产业格局,成为国家发展高端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头部企业相继落地于此。目前,科兴中维在基地总投资额已超30亿元。北京沃森创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将投资20亿元,在基地建设沃森生物产业园项目,满足9价HPV宫颈癌疫苗及其他创新疫苗的生产需求,项目计划2023年投产,年产值将不低于50亿元。
如今基地还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园区,实现面向全球的“中国药谷•健康新城”战略目标。截至5月基地新注册项目304家,投资千万以企业就有68家。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田德祥信心十足的表示,“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将落户基地,仅5月基地就储备了19个项目,目前累计储备项目已达225家。”
产业聚集助推“两区”建设
对于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田德祥如数家珍,“我们将做优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助推产业聚集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大兴区主导产业,“两区”建设成为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生物医药基地也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期。
“医药产业是我们最大的资源,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田德祥表示,基地将扎实推进“两区”建设,向“高端、创新、引领、跨越 ”的步伐坚实迈进,为“两区”建设做出贡献。
为了引进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园区,基地现已全面启动扩区。“在现有13.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我们将南扩3.6平方公里用于工业研发与生产;北扩5.5平方公里用于园区生活服务配套和首医大项目等。”田德祥称。
按照组团式发展思路,基地还将黄村镇东南工业区和京南物流基地纳入范围,最终会形成近3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空间,加强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开放实验室、中试生产线等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批专业服务水平高的产业孵化平台。
“管家式”服务高端制造区
近日国家药监局与市药监局均表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领跑全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市南部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的成型。市药监局还特别表示,大兴区积极在土地规划等领域引导企业集中布局,提升了高端生物医药制造业的聚集优势。
那么是什么吸引高精尖项目相继落户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促进了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的成型?营商环境的综合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审批部门主动靠前服务,试点“清单式”执法为企业减负,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收获“服务管家”之余少了后顾之忧。
落地后的生物医药企业能快速发展壮大,更得益于管委会在工商注册、土地挂牌、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管家式”服务模式,并协调相关部门并联审批、压缩时限。管委会还专门成立生物医药企业专班,专班人员每日下沉驻场进行调度,协调解决新项目落地问题。
“以科兴中维新冠疫苗产业化项目落地为例,基地专班为其解决物理专线、工程手续、用工短缺等各类问题,圆满完成了生产车间建设、认证、生产许可等工作。”田德祥介绍,“管委会仅用25天就协助科兴办完前期施工手续,100天完成产能1至3亿剂的新冠生产车间及其附属设施建设,146天完成五部委联合验收,书写出大兴的‘克冠速度’。”
眼下,基地已初步形成了“药物研发—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条,入驻企业已达5000余家。在“十四五”时期,本市南部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有望迎来更壮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