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特斯拉内部人士透露,该企业正在开发线上信息系统平台,以便车主自行查询车辆后台数据和车机交互数据。这一消息迅速被多家媒体报道。
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特斯拉美国官网上线了事件数据记录器EDR查询软件,可供车主查询车辆的行驶数据并形成相应的数据报告,以帮助车主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但根据官网显示的信息,这一服务目前仅在北美地区开放,国内特斯拉的用户暂时无法使用。
尊重消费者的“数据权”,也有利于特斯拉的长远发展
“不妥协”的特斯拉在太平洋两岸都做出了妥协的决定,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而促使特斯拉做出这一重大改善措施的,正是政府部门和社会舆论对热点争议事件的监督。
此前上海车展的维权事件引发了网友对“数据权”的关注。
巧合的是,就在这次维权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得州也因一起涉及特斯拉安全的事故争议,引发了当地警方和特斯拉之间的“数据争夺战”。
这可能与特斯拉最终决定数据平台上线的决策有直接的关系。
就引发争议的维权事件而言,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到底是不是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存在问题导致了事故发生,还有待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后才能拨云见日。
但是,政府部门和舆论监督已经发挥了正面作用。随着数据平台的上线,今后发生类似争议时,处理流程会更顺畅、更清晰,也更有公信力。
这无疑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对特斯拉也是有益的。
回顾这次维权事件,特斯拉向涉事车主移交了数据和数据报告后,数据的真实性依然遭到广泛质疑。
如果特斯拉此前已经完成了数据平台上线,完善了数据的采集、保管和分析机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尊重消费者的“数据权”,以公平合理、高效透明的机制取信于市场,其实也是保护了特斯拉的长远利益。
如果真如特斯拉所言,这一维权事件确实是“不合理的质量投诉”;或者单纯是涉事车主的误解导致了错误的投诉,没有一套合理的、具备公信力的机制还原事实真相,特斯拉也会因市场怀疑情绪的蔓延而遭受重大损失。
这次中美两国相继发生争议事件后,特斯拉股价大跌,就是市场疑虑情绪蔓延的结果。
特斯拉付出巨大的代价换了一个教训——罔顾社会舆论中的市场关切,资本市场就会惩罚企业。企业可以对舆论监督“硬扛”,但是资本市场可不是聋子。
特斯拉终于下定决心推出数据平台上线,也算是亡羊补牢。
女车主在车展上维权。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新能源车行业都该打上“补丁”
新进出炉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售排名显示,销量前五名的车型中,特斯拉占据了第一名和第三名两席。
而且,特斯拉 Model 3是双料的“销售王”——销量第一、同比销量增速第一。
但是第二季度是否能延续良好的势头,和争议事件的后续影响关系密切。
此时特斯拉宣布数据平台上线,对消除事件负面影响、提升企业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数据平台上线还不足以解决公众的“数据焦虑”,只有在数据平台上线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监督,才能最大程度地取信于民。
而且,这不只是特斯拉一家企业应该做的,而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都该打上的“补丁”。
从现实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已经有所准备。
据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五一”前发布了汽车数据可信存证区块链平台。
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有的数据防篡改、可溯源等特性,仅依靠上传数据哈希值(不需要上传任何原始数据)即可为企业提供数据可信存证服务。
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建设,即日起将可以免费为会员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协会的这一举措,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仅依靠上传数据哈希值”的平台设置,在技术层面上打消了企业担心原始数据泄露危及核心技术的顾虑。而会员通用的平台,能够有效覆盖国内新能源车产业。
协会的平台保存数据,可用于检验企业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是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避免争议事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扯皮。
总而言之,这次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引发的争议,促使企业完善相关机制、推动了行业协会发挥监督作用,是舆论监督推进社会进步的绝佳案例。让消费者“数据权”落地,让消费者权益真正得到保证,无疑应该是这次事件的正确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