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湖南株洲中伟房产发布讣告,该集团董事长游某于当天8时病逝。4月12日,有媒体报道,此前游某诊断出心肌缺血,他签字“拒绝住院”,还称“老天爷不收”,结果5天后猝死,该消息引发热议。游某家属通过游某生前好友回应称,游某曾在另一家医院住了两天。导致他出现意外的原因是过于劳累。
诊断出心脏异常
拒绝住院还发朋友圈吐槽
据游某4月6日发布的朋友圈,4月6日凌晨,其就医时被查出心肌缺血,检查报告单显示“窦性心律、T波异常(可能是前侧壁心肌缺血)、“异常心电图”。医生警告称,不住院随时可能猝死,但游某签字拒绝住院。
图据游某朋友圈
游某当时在朋友圈写道:“钱还没花完,事还没做完,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老天爷不收的。”
然而,就在拒绝住院5天后,游某突然离世。
图据游某朋友圈
该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
游某家属通过游某生前好友吉静回应称,游某曾在另一家医院住了两天。导致他出现意外的原因是过于劳累。
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又叫缺血性心肌病,是指供给心脏的血氧减少,导致心肌发生纤维化退化,是所有心脏病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状是胸痛等胸部不适,少数情况也表现为头疼、视力减退、睁眼障碍、牙痛、背痛、腹痛、腿疼、脚疼等。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心肌缺血面积达到10%以上,并且反复发生不加以控制,患者很容易发生猝死。”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表示,突发胸部不适要先看心脏医生,突发全身的任何不适,也要先看心脏医生。
医生:有症状说明
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心肌缺血
“深夜就诊,说明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胸痛等明显症状,这本来就是一个高危提醒。”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但可惜的是,这位患者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拒绝住院,导致了一场本可以挽回的悲剧。
张健主任指出,大多数患者都是出现了症状才去医院就诊,如果检查报告也指向了心肌缺血,在“有症状、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说明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心肌缺血了,缺血面积可在10%以上,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发生心肌缺血后,通过早期诊疗是能将正在形成的心肌梗死、不稳定的斑块和血栓控制住的,阻断正在形成的病变,终止正在发生的缺血,医生要求住院的目的正是如此。
“心肌缺血发生后,下一步就是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室速室颤发生后,就相当于心脏停跳了,如果患者住院治疗,医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有95%~99%的概率可以生存下来。而这一切如果在家中发生,患者往往错失救治的最佳时机。”张健介绍,如果心脏发生骤停,在脑部不受损伤的情况下,黄金救治时间只有4分钟时间。因此一旦在家中发生,即使第一时间叫救护车也是来不及的。
如何预防心肌缺血?
那么,心肌缺血应该如何预防?
不吸烟
研究证实,烟草里的大量有害物质能导致血管痉挛,不管抽烟多少,都会直接损伤血管。建议有抽烟习惯的人,必须戒烟,这不仅是保护心脏的关键,也是重获健康的第一步;不吸烟的人尽量远离二手烟。
不超重
肥胖会加重心脏的负荷,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向心性肥胖”(俗称“梨形身材”)的人,更应将限腰围当作必修课。
不高脂饮食
适当的脂肪摄入能为人体提供必需能量,但有些“坏”脂肪会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要避而远之,比如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多存在于酥皮点心、炸薯条、奶茶等中。日常除了少吃这些零食外,还应适量少吃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鱿鱼、墨鱼等高胆固醇食物。
少吃盐
研究显示,盐是威胁心脏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所有人每天减少摄入半茶匙盐,冠心病将明显减少。专家建议,每天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多用蒸煮等烹调方式,少用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减少外出就餐次数,都是控盐的最好方法。
少吃糖
大量吃精制糖可能会导致人体摄入能量过高,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容易引发心脏病、中风。建议少喝甚至不喝碳酸饮料,少吃烘烤面包、快餐和加工食品,烹饪中少放糖等。
学会摆脱压力
压力会提高人体的应激激素水平,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生活中要学会自我放松,让自己快乐。假期不妨去近郊旅行,接触大自然来释放压力;此外,经常开怀大笑,能让人心情愉悦,弱化压力对身心的影响。
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提升心肌供血和供氧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最安全有效的运动就是步行,每天健步走1个小时,感觉微微出汗即可。
“在当前如此发达文明的社会里,医生说的话是值得相信的。患者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不要认为医生的建议是在吓唬人,更不要以生命为代价为自己的任性买单。”张健说。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广州日报、健康时报、BTV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