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多地“竞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已有20多个城市准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升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后,各地热情更为高涨。
以“买全球”“卖全球”为鲜明特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底应该怎么建?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市长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有些准备挖掘自身优质产业资源,形成独特的商品和品牌供给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赵豪志称,青岛产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海洋经济等都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今后,青岛将依托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食品和农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同时依托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中日韩消费专区。
赵豪志表示,青岛还将继续办好国际帆船拉力赛、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系列展会、峰会等,以此为契机扩大对外交往,提升青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有些则计划依托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体验。
在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郑建新看来,国际消费中心除了要有大量人口集聚、服务业高度发达外,交通和城市管理也应当达到较高水平。
他表示,作为南北走向的京广高铁、东西走向的沪昆高铁交汇点,长沙交通区位优势发达,“甚至去往世界各地都非常方便”。此外,长沙的湖湘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以及书院等传统文化资源都相当丰富,这也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一大优势。长沙还是中国知名的“网红”城市,在年轻人群体中拥有旺盛人气。
“我们要把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做足,把湖南美食、独特风景、文化资源充分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的人来长沙消费。”郑建新说。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李明远也认为,当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千年古都、“古丝绸之路”起点等多重身份,赋予了西安发展国际消费中心“最有利的条件”。同时,西安交通区位优势也相当突出。咸阳机场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国际航班数量稳步提高;地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位置,因此西安不仅服务于本省,也服务于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从西安出发的中欧班列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李明远称,当地希望把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有效结合,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以此吸引全球消费者前来“买买买”。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管走哪条路,关键都要在“特色”上下功夫。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称,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根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形成独特消费环境,实现差异化消费体验,才能提高对全球消费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