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用手拨一下摆轮,观察它在做什么样的运动?”5月26日,一堂题目为《受迫振动与共振》的课程在北京科技大学实验楼内进行,来自北科大附中初三年级的学生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波尔共振仪。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科大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将科教仪器、科研教学设施、场所等资源向学生开放,通过科普基地架起高校与中学之间的桥梁,师资共用,资源共享。
为中学生设计两大类课程
“学生们对共振比较感兴趣,讲完之后再让他们去操作仪器,观察共振现象。”北科大物理实验中心教师裴艺丽说。裴艺丽平时主要负责大一大二的物理实验,以及个别大三物理专业的实验选修课。
(资料图)
对于中学生如何设置课程?她介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科学探究类课程,二是动手制作类课程。对于探究类课程,学生不仅能接触更多实验设备,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科学研究的思路,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动手制作类课程则是设有一个小主题,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把东西做出来,他们会比较有成就感,“比如说用电与磁的关系可以做一个扬声器,这个小制作学生可以带走。”
据悉,北科大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自然中心下设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力学、数学、化学分析共6个实验中心。 2016年至今,学校承担北京市教委项目,每学期向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初一、“1+3”项目班学生开放,开展科学实践特色课程教学。
“高校实验室承载着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发展的重要使命,拥有一流的教学与研究设施、雄厚的学科基础与优质的科普资源,以及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副主任赵珊珊表示,通过科普基地可以架起高校与中学之间的桥梁,实现师资共用,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向中小学教师、学生开放科研平台
今年4月,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未来将给青少年科学普及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记者了解到,北科大将围绕科技前沿、大工程、热点问题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邀学生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大学文化;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并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开设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拓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
另外,北科大有多个国际级、国家级,还有省部级科研平台,这些平台除了向校内校外科研人员开放,还向对科学感兴趣中小学老师、学生开放。北科大每年都有高中生进校园的研学活动,还有高中生利用暑假时间直接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和实验室参观学习。
记者了解到,北科大除了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外,计算机通信与工程学院和高等工程师学院也于近期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计算机通信与工程学院将科普与实践结合,开展助老、助农、助教等科普实践活动,学院举办网络空间国际大会、出版多部网络空间特色科普教材,开设在线科普课程,开设了科普专栏等。
高等工程师学院积累了丰富科普资源,建设了金工实习基地、电子实习基地、机器人工程实践基地、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实行“限流预约、免费开放”的开放制度。同时,学院还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