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抑郁症?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处理?4月9日,哈佛医学院精神科副教授杨世贤,斯坦福整合医学中心临床副教授童慧琦,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临床心理学家杨意等齐聚线上沟通会,聚焦青少年抑郁防治这一社会热点,给出各自建议。
青少年时期会遇到多方面困扰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
(资料图)
为什么青少年会遇到这么多的挑战和困扰?杨世贤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寻找自我认同的时期,他们在思考“我是什么人”“这辈子要做什么”。在自我认同的寻找中,青少年会从父母亲的生活习惯、价值观、人生观中取样学习,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认同。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孩子往往会产生很多情绪障碍和挑战。
“在中国,很多孩子觉得学习一定要好,同时承受社交压力,最近一二十年,孩子们还要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很酷,基于此,青少年们会在时间和精力方面面临很大负担,焦虑、抑郁等症状就显现出来了。”杨世贤建议家长要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投资,了解青少年的情绪需要,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对出了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早期治疗,对其未来的生活品质及能力、个人发展都会有帮助。”杨世贤表示。
斯坦福整合医学中心临床副教授童慧琦认为,很多家长存在的一个误区是“希望青少年时期尽快熬过去”,而青少年时期往往很重要,是他们慢慢离开家庭的准备,他们更愿意和同龄人在一起,参与社会性活动越来越多,为进入更加广阔的社会作准备,多巴胺导致他们对新鲜、刺激的东西的追求比较强烈,这段时期是对创造性事物进行探索的活跃期。这些特征既有积极的方面,也会带来危机,因此家长要学会专业的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童慧琦建议,家长要营造养育孩子的“土壤”,身为父母也要学习并通过专业的方法帮助自己安顿身心,自觉、自查和自我管理,并对孩子身心状态有更加敏锐的觉察。“为人父母是地球上最难的工作,但也要召唤人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养育自己。”童慧琦表示,养育关乎社会、民族,社会各界要创造好的文化氛围帮助每个青少年健康成长。
随时做好面对孩子指责的准备,才能收到信号
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执业案例,以及国际前沿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研究理论和成果、数据,杨意撰写了家庭自助书《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讲述了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和预防。她在书中回答了父母最为关心的五大问题: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了抑郁症?面对孩子患抑郁症,父母需要做哪些反思?如何去理解抑郁症的孩子?如何去帮助抑郁症的孩子?如何应对孩子的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图?以及从预防的角度,从良好的关系建立、稳定而正面的情绪引导、积极而务实的认知培养,改善问题的行为,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五个方面,教会父母通过积极的亲子关系和亲子互动,把一切可能诱发抑郁症的倾向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杨意介绍,她接触过很多出现问题的家庭,发现家长的共性反映是“孩子本来成绩好好的,突然在青少年时期发生了关房门、不想上学、常常哭,甚至用刀伤害自己的行为,‘像变了一个人’。”而关注孩子时却发现,孩子的激烈反应只是表象,他的问题其实已经从两三年前已经出现了,只是父母没有感觉到。
“难道孩子真的做保密工作了吗?其实是父母没有接收到这些信号,明明很爱孩子为什么没有接收到这些信号?”杨意希望父母在给予帮助之前必须先了解情况,“了解情况得去观察发现,但要能有所发现必须先得愿意发现”。
在交流中,杨意分享了自己内心感受。她有时会想,也许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一天会和心理咨询师说他的妈妈有多奇怪、对他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如果那天到来,我会很心疼他,我会请他耐心地告诉我给他带来困扰、伤害的地方,我听了之后,一定会很痛、很困惑、很委屈,甚至很生气,但是我想我会把这些情绪先放在一边,走回到他身边,去认真地道歉。然后请他展开来说,只要他愿意说,我一直听,直到他和我都确定我真的明白他。”杨意借此呼吁父母们,不是要做多好的父母,而是做随时准备面对指责、准备好说“我错了,我改”的父母。
接下来要以真的感兴趣的方式更多更细腻地了解孩子。杨意认为,家长们每天见到孩子,互相习以为常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打起精神、全神贯注,去好奇、去留意、去发现呢?这样才能接收得到孩子的信号。”
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多源于内心痛苦无法处理
关于青少年伤害自己的行为,童慧琦表示,在临床中也碰到相似的情况,孩子不理家长,有自割的现象。她强调,孩子在发生自割时,家长不要反映出非常的恐惧,自割并不一定等同于孩子想自杀,而是基于其发育问题,他实际在通过自割疼痛的方式转移情感的痛苦。
“孩子的前额叶没有能够把这个痛苦处理好,家长要寻求专业帮助,探寻其行为背后有什么诉求。”童慧琦曾经遇到一个长期遭遇校园霸凌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但他没有把经历告诉父母。“家长要学会倾听和沟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使孩子在外面被欺负的时候,回到家里有畅通的沟通渠道,遇到压力和痛苦时不去用自割的方式调节情绪。”
杨意补充道,父母和孩子出现沟通断层原因很多,比如父母太忙、长期顾不上孩子,有些则是孩子隐藏得深。在一线工作中,父母会说“孩子什么都不跟我说”,而孩子则表达“我说了你不听”;父母表达“我要帮你”,而孩子则觉得“你帮不了”。
“他们默默承受痛苦有一段时间,害怕父母不理解自己,骂自己‘懒’‘作’,而父母心痛着急,不知道从何下手。”杨意建议家长也要多阅读有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听到孩子的声音,了解专业的应对方法。
青少年冲动行为多基于发育制约
孩子表现的冲动行为是否与季节相关?童慧琦表示,有些研究表明季节变化会影响孩子情绪和行为,比如冬季的压抑和春季的兴奋感,但没有科学表明孩子发生冲动行为与季节相关,其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杨世贤补充认为,孩子发生的冲动行为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是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很早就出了问题,只是孩子用压抑的方式忍着、直到最后爆发,“冲动的行为要了解背后的原因。”杨世贤说道。
为何青少年会表现出冲动行为?杨意从生理角度给予了解答。她介绍,从行为上看,青春期的孩子们冲动、极端、片面,这是因为大脑发育现实制约导致的。“双系统模型”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受到大脑两个系统协同指导,这分别是“社会情绪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二者共同驱动情绪的产生,前者像给情绪升温,后者是控制温度。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两个系统的发育完全不在一个节拍上,负责“升温”的社会情绪系统在13岁至15岁达到顶峰,之后发展放缓,后者则到25岁才发展成熟,因此两个系统很难配合驱动孩子完成情绪管理。“15岁至25岁相差十年,因此作出很多冲动行为时,孩子也不想这样,但很难突破生理的制约。”杨意说道。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杨意建议家长不要倾向于在突发的事件、偶发的变量上找原因,比如找出“他失恋了”等原因,孩子出现抑郁症往往是长期形成的,比如家长的关系、老师的关系和同学群体中的处境。“抑郁的英文词根是‘往下压’,是对一个人日积月累往下压的力量,建议家长要重视长期稳定、反复、普遍的因素,去留意没有看到的层面。”杨意说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