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2022年来了,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全国有1193万考生报名参考,比去年增加115万。在一组组连创纪录的数据下,大学生“井喷”,开启“本科遍地走,硕博多如狗”式自嘲。
从“年包几十万,什么水平”到“985毕业,期望工资3500”,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愈加复杂,如何挑中“金饭碗”,避免“天坑”专业?哪些专业是明日之星,正冉冉升起?
建筑师倒在沙滩上,码农横行天下
“考得好不如专业选得好”,多少人以过来人之姿痛诉一念之差选错专业,不仅学起来吃力而且毕业后混得不如当年考得比自己差的同学,悔不当初。
让我们来看看应届毕业生收入最高的专业。
数据显示,2021届毕业生月薪最高的本科专业前三名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高居前三,分别为7439元、7205元、6871元。
月薪最高的前15个专业里,几乎全部与信息技术相关,“如果你不知道选什么专业,无脑入码农就是了”、“学好计算机,走遍天下都不怕”。
真是这样吗?
查看10年间的数据,是“码农”逆袭“建筑师”,是房地产倒在沙滩上,互联网潮头搏浪!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1-2013届建筑学专业是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最高的本科专业,金融学都要往后靠,计算机类专业开始展露头角。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头扎进建筑学专业,毕业后进入设计院、房地产公司。
这也反应出当时的环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基本追平世界平均水平,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十年黄金时期,“弯下腰就是金灿灿”,建筑专业。
但从2014届开始,高薪专业发生变化,计算机类专业开始逐渐增多,信息安全专业反超建筑学专业成为薪资最高的本科专业,并在此后七年中稳居第一,10年间平均月收入由2011届的4357元飙升至2020届的7396元,起薪涨幅达69.7%。
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之后,产能过剩,开启了浩浩荡荡去库存之路,中央定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房住不炒”,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地产行业招人设立各种门槛,设计院、百强地产公司纷纷“冻编”“裁员”。
而建筑学毕业生要么彻底转行要么在设计行业腾挪,以“建筑老八校”之一的重庆大学为例,2014年本科毕业生去往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为29.62%,到了2021年已下降至16.64%。
房地产落寞,互联网行业风生水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简称“软件业”)2014年收入为37026亿元,增速高达21.1%,此后保持10%以上增速增长,截至2021年累计收入9499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
数据来源:工信部
这一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乌镇饭局”汇聚互联网大佬,初代互联网格局BAT开始改写,腾讯和阿里为中心,京东、美团、网易等摇旗呐喊,饭局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合纵连横。
饭局下攻城掠地、高薪抢人。这时的毕业生以进互联网大厂为荣,不再以月薪论,而是年薪20万起步,还有额外股权激励,例如,腾讯校招从2014年的18万左右涨至28万-34万,阿里2014年就传出了60万总包价。
因此,选专业不能孤立地看榜单,既要敏锐地判断该专业所属行业当前发展阶段,还需要根据榜单预测至少未来4年行业走向,如果跟风选收入高的专业,将会吃大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即失业”的原因。
举例,按照2011-2013年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最高的本科专业——建筑学,如果当年高考生填志愿时选了建筑学,即使按4年(大部分建筑学学制为5年)来算,他们将在2016年-2019年毕业,而那是就业市场早已天翻地覆天,地产行业强弩之末,互联网风生水起,吃到程序员最强红利时期,早早实现人生财富自由。
“天坑”F4,法学一马当先
如果把握不到未来趋势,对于普通人来说,祈祷别掉“坑”。“天坑专业”其实有一定争议,任何人都可以将事业发展不顺归结于此:学计算机是,一行代码路,秃了少年头;数学,专业选的好,年年是高考;统计学,人工干着Excel的活。
但若提起“天坑专业”,被吐槽得最多的当属生化环材F4:生物、化学、环境、材料。想当初,施一公老先生豪情万丈的一句,“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多少学子激情澎湃投身生物领域,准备大展拳脚,四年后步入社会时一脸懵。
由此“生化环材”诞生了无数地狱笑话,一不小心还成就了一批脱口秀演员,如在白宫调侃过拜登的生物化学博士黄西,脱口大会爆火的徐志胜学的是材料专业。
实际上,“天坑专业”更正式的说法是“红牌专业”,在历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就业率调查,对就业率低、失业量大、薪资低、满意度低的专业“亮红牌”,称之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2021年十大红牌专业,分别是:音乐表演、法学、美术学、应用心理学、化学、历史学、绘画、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类占了3个,看来,天坑生化环材名副其实的只有生物。
再把时间线拉长,近11年,最坑的专业是法学专业,被挂红牌10次。对法学的吐槽是“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你以为是罗翔,其实是张益达”。
想象中的法学生,西装革履出入检察院、法院、律所,堂上舌战群儒,但实际上,“在一线城市,3000元请不起助理、请不起司机、请不起保洁,但可以雇一个本科毕业的法学生,还是带证的。”某个省会城市的基层法院当了7年的法官助理,工资不到5000元,没有员额空缺,一辈子就是助理。
法学生的困境其实与专业扩招有关,2001年全国292所高校开设法律专业,仅仅四年后,数字翻了一倍,到如今,全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毕业生规模超过8万人。
法律服务行业,诉讼律师的薪资在2014年达到顶点近2万元,随即暴跌至1万元出头,2018年开始回升,但在2020年之后依然难掩颓势。
这是因为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变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除原先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法律类仲裁员也需要通过法考,这也让法学生在考公上多了一份竞争力。
职友集2021年1月22日统计全国469份样本调查,2020年诉讼律师平均月薪为13.7K,2020年工资不及2019年,较2019年下降了18%。
不过,虽然被称为“天坑”,但材料、化学专业可谓是撑起学术界论文产出半边天,根据5月27日自然网站发布的“2021中国自然指数”增刊,2020年,中国在化学领域贡献份额全球最高;根据自然指数统计,中国的化学研究贡献在2018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科技网的一份数据显示,1980年以来的40年间,中国大陆的材料科学论文产出量位居全球第一;化学、环境与生态学等7个学科论文产出位于全球第二。
看准国家发展方向,少走弯路
专业是否“天坑”,或许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但跟上国家大方向,总不会出错。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的出台,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只会日益增多。
其中,科技前沿领域明确了7大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
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
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前景已在数据中得以验证。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1-4月,高技术制造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达到了28.2%,远高于全行业的8.4%;具体职业方面,半导体/芯片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21960元/月,其次是人工智能,达到21146元/月,平均薪酬均超过2万元。
图片来源:智联招聘
在2021年新增职位量最多的新经济行业中,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居第二,新增职业量同比增长365%。从薪酬方面看,自动驾驶领域的平均年薪最高,达到39.05万/年,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41.92%。
相应地,培养具有多个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交叉型专业将是“明日之星”,如人工智能专业,在此趋势下,已经火爆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未来定位更倾向于基础工具。
人工智能专业由于高度跨学科,其岗位包括软件、算法等基础层,自然语言处理、脑科学研究等技术层,搜索引擎、智能交通等应用层,所对应的就业范围极其广阔,前景无限。
人工智能专业恰如初升的太阳,按照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从2020年起,人工智能位于热门专业第一,按此2017年规划,2024年陆续毕业的他们将吃到第一波红利。
站在行业角度,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口高达500万,有足够强的后劲。今年春招时已经上演了一场“人工智能抢人大战”,据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新兴技术,人工智能行业平均每个候选人会有5至10个工作机会,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是一个高薪且低竞争的行业。
职友集数据统计来自近一年4079份样本,人工智能专业平均月工资高达21.1K;智联招聘信息显示,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职位平均年薪达30万元至60万元,优秀者甚至80万元起步;而精英人才,给出百万以上年薪的名企也不在少数。此外,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有“13薪”、“15薪”等。
此外,新冠期间,医疗的重要性得到充分彰显,其实,临床医学作为医学的一级学科,下设18个二级学科,在高考填志愿时一直受到家长推崇,就业面广,不怕失业,越老越吃香。
以的核酸检测一项为例,从业人员就需要具备临床医学专业背景,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仅15.3万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倘若核酸检测常态化,相关人才缺口庞大。
而核酸检测仅仅是临床医学所应用的一个小小分支,背后折射出继IT之后的又一“阳光产业”——大健康/医疗行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20、2030年超过8万亿元和16万亿元。根据普华永道数据,2020年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且在过去8年中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尾声
所谓的热门专业、“天坑”专业,归根结底还是看个人,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邓红兵表示,“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
“我们都可以不学环境,但当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都会抱怨。我们不学化学和材料,我们的芯片被卡着脖子的时候,我们却误以为是电信、IT还不够发达,而不知道芯片不仅需要阳春白雪,还需要下里巴人,材料、化学同样缺一不可。”
我们仍需反思,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什么?
在悠长的传统文化中,读书人的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代屈辱史鞭策下,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前身处百年大变局中,高水平科技自强,担当起新时代青年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