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图书消费用户的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成长方向。特别是在青年群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满足青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值得仔细研究。
目前,青年群体的阅读模式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数据显示,在阅读时间占比中,青年人花费在学习、考试类书籍上的阅读时间最多。同时,这一群体还爱读小说、青春文学等类型的书籍,并在外语学习、IT与互联网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从需求侧看,青年人的书单主要包括考试、婚恋、心理学和文学小说类书籍,消费金额增幅均明显大于平均值。但在管理、经济、法律、历史等方面仍需阅读和阅历的积淀。
从供给侧看,部分书商为了追求销量与业绩,经常会基于表面消费现象,以“年轻化”为噱头,为青年群体贴标签,并依照刻板化标签推出各类书籍。例如,将封面设计得时尚亮眼、取各种华而不实的书名,抑或是利用二次元、社交、段子等流行文化作为营销卖点。但是,这种表面功夫只是对消费现象的肤浅解读,对于青年人的真实需求,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理解。
事实上,这一届青年消费群体的文化素养较高,在思想上更加包容多元,兴趣更加广泛多样,自身具有更超前的想法与创新能力。表现在精神消费上,是青年群体更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共鸣与认同。如故宫IP的走红、文物综艺的大热等,都是通过与青年人在感情上共鸣,增加民族自豪感,在文化上赋予知识,增强文化自豪感。
对此,出版商在策划书籍时,可以更多地从知识、情感、精神层面着手,在内容上更加贴近青年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打造更多精品好书,这样才能得到更多青年人认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