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家长关注的脊柱侧弯将纳入中小学健康监测;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等教学生活环境也将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中小学生健康监测技术要求》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布,这一新地方标准将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
按照这一即将实施的新标准要求,本市将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中小学生健康相关信息,动态掌握其健康状况和健康影响因素,并及时将监测信息报送或反馈给有关部门。
按照监测分类,中小学生健康监测应包括学生常规健康检查、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教学生活环境监测这三类。
健康检查和常见病监测,主要查什么?记者从标准中列出的检查项目及要求附录表中了解到,除了常规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龋齿、耳鼻喉等检查项目外,还要检查孩子的腰围、臀围、血压、血红蛋白等诸多指标。备受家长们关注的脊柱弯曲异常情况,以及孩子的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年龄也被纳入了健康监测项目中。此外,初一、高一还要额外进行色觉监测,而高一则额外增加了牙周监测。
监测将不光针对中小学生个体进行,还同时将针对孩子的教学生活环境展开。教学生活环境监测的频次为每两年一次,每所学校应选择不同楼层、不同朝向的2间普通教室开展监测。健康监测队伍将现场测量教室的人均面积,同时对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进行监测。在采暖季,还将开展教室微小气候和教室换气检测。
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的场地有着严格要求。标准提出,健康检查可设置在医疗机构或学校内,应有学生集合场地,并设有不小于20平方米的室内候诊区。内科检查宜配备诊疗床,口腔检查应配备简易诊疗椅,采血时应配备带有靠背的座椅,血压测量应配置单独房间且冬季温度不低于18℃。
记者注意到,健康监测过程中还特别提出了“隐私保护”的要求。在进行体重、内科、外科及发育情况等需男女生分开检查的项目时,检查室各不少于1 间,如房间不足应男女生分时段轮换检查;涉及敏感或隐私的项目,应提供屏风或遮挡物。需要男女学生分开检查的项目,应安排与学生同性别的检查人员进行。所有涉及学生隐私的问题及监测操作,均应提前告知并获得家长及受测学生的知情同意。监测人员不应在监测现场公开讨论学生监测结果和学生隐私信息。学生健康监测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应泄露个人标识性信息。信息管理系统应加密,离机锁屏或退出。
关键词: